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95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介绍了美、英、日、俄等国外航海资料信息保障情况,分析了当前我国航海资料信息军地协作保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体系建设、保障内容、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论述了对军地航海资料信息一体化保障的建议及对策,对建立军地航海资料信息保障一体化体系,提高其保障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2.
一、评地理课应该评什么? 评价一堂地理课,首先要明确评课的内容,也就是评课要评什么的问题。是评价教师的基本功,还是评价课堂的结构、教学方法、教材内容处理、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内容众多。对于地理评课,要区分“可以评价哪些方面?”和“应该评价哪些方面”。也就是说,有哪些“可评价内容”?有哪些“应评价内容”?  相似文献   
103.
周尚意  戴俊骋 《地理学报》2014,69(10):1521-1532
梳理近年中国大陆文化地理学进展,需要说明近年代表性的研究课题或著述与文化地理学学科体系之间的关系。1990-2005年中国大陆文化地理学主要从五个文化地理学主题开展研究。然而这五个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十分清晰,也没有说清主要概念和理论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首先搭建文化地理学的“学科树”。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地方和区域”,文化地理学的目标是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地方”的形成机制。本文将这个研究目标作为文化地理学“学科树”的主干,此外建立了“层间关系”和“尺度转换”两个分支,它们是探究地方性的两类方法。本文其次将文化地理学涉及的主要概念和理论分别挂在主干和两个分支上,并努力呈现出主要概念和理论出现的先后顺序,揭示文化地理学的发展进程。本文最后用“学科树”,分析了中国大陆主要文化地理学研究者自己提出的代表性著述。分析的结果是:第一,关于地方形成机制的案例类型多样,多是基于结构主义认识论的分析。第二,关于层间关系的研究已经突破了自然与文化两层关系的分析,延展到文化各层之间的关系。第三,在不同尺度文化区转换的领域研究较薄弱。  相似文献   
104.
根据《河南省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公布的数据资料,对河南省15个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出其主要城市的空气污染特征及其成因,提出了空气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5.
1956—2017年河西内流区冰川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基于修订后的河西内流区第一、 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及2016—2017年Landsat OLI遥感影像, 对河西内流区1956—2017年冰川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①河西内流区现有冰川1 769条, 面积976.59 km2, 冰储量约49.82 km3。冰川面积以介于0.1 ~ 10 km2的冰川为主, 数量以<0.5 km2的冰川为主。祁连山是该区域冰川集中分布区, 其冰川数量、 面积和冰储量分别占该区域冰川相应总量的98.47%、 97.52%和97.53%。②疏勒河流域(5Y44)冰川数量、 面积及冰储量最多(最大), 冰川平均面积为0.81 km2, 石羊河流域(5Y41)最少(最小)。从四级流域来看, 宁掌等流域(5Y445)冰川最为发育, 冰川数量、 面积及储量均最大, 宰尔莫合流域(5Y446)冰川平均面积最大(1.80 km2), 夹道沟-潘家河流域(5Y422)最小, 仅有0.05 km2。③近60年河西内流区冰川数量减少556条, 面积减少417.85 km2, 冰储量损失20.16 km3。面积介于0.1 ~ 0.5 km2之间的冰川数量与面积减少最多(457条和 -117.49 km2), 海拔4 400 ~ 5 400 m区间是冰川面积集中退缩的区域(98.55%), 北朝向冰川面积减少最多(-219.92 km2)且冰川退缩速率最快(-3.61 km2·a-1)。④1956—2017年河西内流区各流域冰川面积均呈退缩态势, 区内冰川变化呈自西向东逐渐加快的趋势, 但有3条冰川在1986—2017年出现不同程度的前进, 气温升高是该区域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6.
为研究系泊状态下动力定位船舶与码头及缆绳间的耦合作用,采取凝集质量法计算系泊缆索有效张力,设置弹簧阻尼单元用以计算码头碰垫间的非线性反力,应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系统(PID)进行推力控制。在系泊状态下,以动力定位船舶和无动力定位船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耦合系统中侧推器对消除因一阶波浪载荷而引起的船舶运动影响的作用;针对动力定位船舶,讨论了码头-缆绳及目标位置两个因素对动力定位船舶的定位能力及侧推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选取合理目标位置的情况下,耦合系统中的侧推器性能及动力定位船舶的定位能力均得到了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07.
焦家断裂带、三山岛断裂带是胶西北区著名的金矿成矿带,控矿成因类型属典型的"焦家式"蚀变岩型金矿。近年来,该两大成矿带在勘查研究及深部找矿探索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其埋藏深、规模大,充分显示出其深部找矿的巨大潜力,浅部的常规物探方法模型已经建立,但常规物探在深部找矿中的难度越来越大,至今仍没有总结出一套适合深部蚀变岩型金矿地质—地球物理模型的有效物探方法,鉴于此,该文通过在深部找矿中应用较好的新技术新方法的一致性探讨,并结合成矿地质特征及钻孔资料,分析建立"焦家式"蚀变岩型深部金矿地质—地球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108.
光谱、形状特征结合的多精度图像分割算法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的数据量和计算复杂性骤增,影像噪声、光谱混淆现象更为突出,这对传统主要依据于像元光谱特征的图像处理与分析方法提出了极大挑战。为此,特征更为丰富、在噪声处理和知识融合上,更具优势的面向对象的图像分析方法,逐步成为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应用的研究热点。面向对象图像分析的第一步,以及关键一步是图像分割。本文设计了多精度图像分割算法:(1)采用降水分水岭变换进行初步分割获取图像次一级斑块,即分割亚基元;(2)设计一种可重复合并的快速图斑合并方法,进行亚基元的层次归并获得最后分割斑块,完成图像分割。在合并过程中,斑块之间的差异指标是其光谱合并代价、形状合并代价的加权和,合并结束的标志是斑块间两两合并代价超过尺度参数的平方。设置不同的尺度参数,则可实现多精度图像分割过程。实验证明,方法分割效果较好,并在算法效率上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可以开展后续图像分类、专题信息提取等工作。  相似文献   
109.
提出在采用浸入物体法(IOM)对膜结构和空气流体建模时,可以采用带有预定条件的无矩阵Newton-Krylov迭代算法求解浸入物体法,并引入了预定条件矩阵。将提出的无矩阵迭代方法应用于一双坡型膜结构的风振耦合分析中,得出了结构的风压和风速分布,并对带有预定条件和不带预定条件的无矩阵迭代算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将带有预定条件的无矩阵迭代算法应用于膜结构风振的耦合分析中,可以得到准确结果,并使计算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0.
以声发射估计岩石试样先存应力的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声发射话动的凯塞(Kaiser)效应测定岩石先存最大应力已成为声发射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目前,判断岩石凯塞效应对应应力的方法仍被重视。作者在研究岩石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声发射话动时发现:除了通过凯塞效应可测定岩石的先存最大应力之外,还可根据重复加载时声发射话动的某些特点推断出加载前的先存最大应力,从而进一步验证和提高了利用凯塞效应测定先存最大应力的可靠性。重复加载时声发射话动在一定技术条件下会出现这样的特点:在应力达到第一次加载的最大应力值时出现凯塞效应;而在此之前,当应力达到加载前岩石的先存最大应力值时,声发射话动相对其前后有所特殊。作者认为,这种现象可能反映了材料对先前经历过的损伤的记忆能力。本文初步探讨了这一现象的物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