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112篇
海洋学   4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81.
汇水盆地数字模型是水系沉积物测量、自然重砂测量等矿产资源调查手段的重要依据。利用ArcGIS软件工作平台可以实现汇水盆地数字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282.
珠江口海域环境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人类活动影响, 珠江口海域环境已受到较严重污染, 对该海域环境污染规律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对珠江口海域富营养化特征和持久性毒害污染物为主的污染规律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 过量的氮磷输入已导致水体高度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是诱发该海域赤潮发生的重要因素, 水体层化和富营养化耦合导致局部海域出现底层季节性缺氧, 持久性毒害污染物主要在沉积物和生物体中富集, 柱状沉积物的记录反映出沉积物中污染物积累与近30年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密切相关。最后指出, 当前和今后该海域环境污染急需加强研究的重要方向主要包括: 持久性毒害污染物在生物体组织中的传递过程和在食物链中累积规律、富营养化条件下的复合污染效应、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机制、污染控制策略等。  相似文献   
283.
2007年11月在粤西海域采集鱼、虾和螺类等生物样品及表层沉积物样品, 探讨生物体和沉积物中滴滴涕(DDTs)和六六六(HCHs)累积水平和各组分的组成规律.调查发现, 沉积物中HCHs和DDTs的总含量分别是4.77ng·g-1和9.06ng·g-1, 沉积物中γ-HCH未检出, 且δ-HCH和β-HCH所占比例较大, 表明粤西沿岸海区近期无新的HCHs输入.沉积物中(DDE+DDD)/T-DDT=0.97≈1, 表明粤西沿岸海区基本上没有新的DDT的输入.生物体内HCHs和DDTs的含量分别为0.84-14.90ng·g-1和0.60-18.40ng·g-1, 其中天竺鲷Apogon cyanosoma和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中累积的HCHs主要以α-HCH的形式存在, 分别占73.96%和100%, 而纵带箬鳎Brachirus swinhonis、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和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中HCHs的主要存在形式分别是γ-HCH(66.10%)、β-HCH(57.14%)和δ-HCH(61.48%), 这说明不同生物体对HCHs的累积方式存在很大差异;疣荔枝螺、天竺鲷、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和纵带箬鳎中的(DDE+DDD)占DDTs总量的百分比分别是100%、100%、91.5%、91.4%和60.5%, 表明这些生物体具有较强的降解DDT能力.各种生物体内DDTs和HCHs的含量都未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所规定的食用安全标准, 但是其复合毒性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值得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84.
下击暴流是雷暴天气中沿地面传播的一种极具突发性和破坏性的一种强风,对建筑结构的破坏性极强,因此建立准确可靠的下击暴流风速模型对于研究建筑结构在下击暴流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并减少灾害发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采用随时间变化的向量自回归模型(简称TVAR模型)建立下击暴流的风速模型。采用基函数方法识别TVAR模型参数,即将TVAR模型参数表示为加权时间函数的线性组合。联合使用正向估计和后向估计器估计TVAR模型中的随时间变化参数,计算得到下击暴流随时间变化功率谱密度。模拟得到了下击暴流风速、功率谱密度、相干函数等重要参数。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TVAR模型可以准确模拟下击暴流风速场,且计算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本文提出的TVAR模型为准确进行下击暴流模拟或建立经验模型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85.
为分析软弱黄土隧道的变形规律,以西宁过境高速大有山黄土隧道为依托,采用精密水准仪和收敛计对隧道地表下沉、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进行了系统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软弱黄土隧道拱顶下沉远大于水平收敛,变形时间长,变形量大,累计拱顶下沉值最大为950.6 mm。在临界埋深范围,围岩变形比深埋、浅埋时都大,且变形量离散性高;围岩变形速率在二衬施作时较大,软弱黄土隧道中作为围岩-支护系统稳定性判据的变形速率宜适当提高;围岩变形随时间变化符合指数函数规律,可利用指数函数预测围岩的最终变形;软弱黄土隧道变形分为急剧变形、持续增长和缓慢增长3个阶段,最终趋于稳定。隧道断面的初次开挖对地表变形影响显著,隧道轴线沉降最大,并沿横向逐渐减小。软弱黄土隧道预留变形量在不同位置处不宜统一设置,西宁地区软弱黄土Ⅴ级围岩建议拱顶预留700~800 mm,边墙预留300~350 mm,拱顶与边墙之间以曲线过渡。  相似文献   
286.
导言: 与热闹非凡精彩纷呈的火星探测相比,对内行星水星的探测可谓乏善可陈。直至2008年,在人类探测水星的大事记上,只有Mariner10(水手10号)和MES-SENGER(MErcury Surface,Space ENvironment,GEochemistry,and Ranging,信使号)两次。MESSENGER于20(18年1月14日飞临水星,将对水星进行更加深入的观测。  相似文献   
287.
来弘鹏  包卫星  刘苗 《冰川冻土》2012,34(3):632-637
为更全面了解寒区隧道防水材料长期性能, 以赛里木湖隧道为依托, 选取EVA防水板分别在0次、 25次、 50次冻融循环条件下开展了室内拉伸、 低温及顶破试验, 研究了其作为寒区隧道防水材料的工作性能. 结果表明: 冻融循环对EVA防水材料的纵横向拉伸强度、 纵横断裂延伸率、 顶破强力和顶破延伸率有着较明显的影响, 即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 这些指标均降低, 且有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降低幅度有增大的趋势, 这说明冻融循环对材料性能的负面影响很大; 冻融循环对EVA的低温抗裂性能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88.
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白垩系层序地层特征及沉积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全凹陷范围内的地震、钻井、测井、岩心以及古生物等资料的综合研究,建立了呼和湖凹陷白垩系层序地层格架。将呼和湖凹陷白垩系划分为3个一级层序(TSq1-TSq3)、5个二级层序(Ⅰ-Ⅴ)、8个三级层序(Sq1-Sq8);并在层序格架内进行沉积相划分和沉积体系研究,确定该区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底扇和湖泊沉积等沉积体系。其中冲积扇沉积体系主要分布在早期Sq1层序中;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分布在Sq2层序的南部和Sq5层序的北部;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在Sq3、Sq4层序中尤其发育,并在Sq2层序的北部也有所发育;湖底扇沉积体系主要发育在Sq2、Sq3和Sq4层序的洼陷带;湖泊沉积体系主要发育在各层序的洼陷带。沉积体系在平面与纵向上的演化受古构造与古地貌的控制,呼和湖凹陷南部沉积砂体为较有利的勘探区域。  相似文献   
289.
采矿权有偿取得是矿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制度。济南市结合该市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和矿业经济发展实际,对实现采矿权有偿取得和有偿使用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的采矿权价款征收、资源有偿使用及管理办法,为进一步提高济南市矿产资源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90.
随机介质热弹性平面轴对称问题的解析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康健  赵阳升  赵峥嵘  张大海 《岩土力学》2006,27(10):1689-1692
针对随机介质热弹性平面轴对称问题,在随机韦泊分布和指数分布两随机分布下提出了一种解决随机概率分布用连续函数表示的方法,得到了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轴对称问题的解析解。通过算例,讨论了热应力随分布参数m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非均质热应力与均质热应力之间的差别很大,而在指数分布下这些差异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