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126篇
测绘学   120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球物理   87篇
地质学   416篇
海洋学   71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6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黄涛  方祥位  张伟  申春妮  雷宇龙 《岩土力学》2020,41(10):3300-3306
以活性氧化镁和微生物共同作用固化的黄土试样为研究对象,通过含水率、无侧限抗压强度、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等试验,研究了活性氧化镁掺量、养护龄期和初始含水率对固化试样含水率、无侧限抗压强度、固化产物和微观结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化试样含水率随氧化镁掺量增加和养护龄期增长而降低;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活性氧化镁掺量(5%~20%)增加而增大,随龄期发展总体上不断增大,但当氧化镁掺量为10%和15%时,后期强度稍有降低;当氧化镁掺量为5%和10%时,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初始含水率增加而减小,而当氧化镁掺量为15%和20%时,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初始含水率增加先增大后减小。XRD和SEM结果显示,随着氧化镁掺量增加,水化后未进一步反应的氢氧化镁越多;反应生成的水合碳酸镁具有膨胀性和胶结性,对土颗粒间缝隙进行填充,并将土颗粒胶结在一起。  相似文献   
872.
苍绎铁矿带会宝岭铁矿床为大型隐伏沉积变质岩型铁矿床,矿山涌水量大、排水成本高,且对矿山安全生产构成了威胁。治水前,矿山正常涌水量约530m3/h,其中已探明的封闭不良钻孔涌水量163.5m3/h,占矿山涌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封闭不良钻孔的涌水量、水压、充水水源等特征进行分析,首次在深隐伏铁矿床中提出了孔底点注浆、分段泄压注浆、截水墙注浆止水3种井下注浆止水技术,建立了隐伏铁矿床封闭不良钻孔井下注浆止水体系,并取得了较好的止水效果,对类似矿山的封闭不良钻孔的止水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73.
煤层气开发过程中储层应力的变化对束缚水饱和度有重要影响。通过对不同煤阶煤储层的煤样进行覆压低场核磁共振系列实验,采用谱图形态经验判定法对核磁T2截止值进行标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煤阶储层束缚水饱和度随应力的变化规律,并对保德和韩城区块的束缚水饱和度开展了动态计算。实验结果表明:束缚水饱和度具有较强的应力敏感性,并且在有效应力增加初期变化最为强烈;由于孔隙结构的差异,这种应力敏感性在保德区块表现得更为强烈。动态预测结果表明:由于保德区块储层埋深变化范围较小,其初始束缚水饱和度受埋深影响的总变化量小于韩城区块;埋深较浅的储层束缚水饱和度在开发过程中的应力敏感性更强,但开发过程进行到末期后,束缚水饱和度总的增加幅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74.
随着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城市的提出和快速发展,传统二维规划系统已无法满足当前城市规划审批管理的工作需求。本文从三维空间角度出发,利用GIS、三维可视化、数据库等技术,基于Super Map软件平台,搭建三维规划审批管理系统,实现三维展示、三维控制盒管理、三维规划审批管理和三维规划分析管理等功能,极大提高了规划审批效率,弥补了传统二维审批手段的不足,对完善城市发展布局、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75.
堆龙德庆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水系发育,新构造抬升强烈,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程度较低.为摸清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和孕灾背景,通过1:50000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发现区内地质灾害种类齐全,现有地质灾害143处,主要为泥石流、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和河岸坍塌.研究发现地质灾害的发育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系、岩土体...  相似文献   
876.
底栖生物生物量空间插值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采用反距离加权(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IDW)、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s,RBF)、普通克里格(Ordinary Kriging,OK)3种插值方法对2007年4月获得的大亚湾人工鱼礁区及附近海域底栖生物生物量数据进行空间插值方法研究,并对插值精确度进行交叉验证。结果显示,经对数转化后的数据呈正态分布,而且3种插值方法对其进行插值,所得的等值面图效果比原始数据所得等值面图效果好。交叉验证显示,对数转化数据插值精确度OK﹥RBF﹥IDW。观察插值结果等值面图,发现3种方法均能较客观地模拟出底栖生物生物量的总体分布趋势,在对局部趋势的模拟上,OK的表现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77.
高效稳定的深度学习分类器有助于提升高光谱遥感影像的分类精度。针对卷积神经网络标量式神经元特征表达能力有限、无法有效建模特征之间空间层次结构关系的不足,设计了一种考虑数据图谱合一特性的端到端高光谱胶囊网络(H-CapsNet)。H-CapsNet主体由编码器(卷积层、PrimaryCaps层及DigitCats层)和解码器(全连接层)组成,通过在网络输入端嵌入通道和空间注意力模块,以此增强模型对空谱特征的抓取和识别,进而提升网络对特征的聚焦和表达能力。以资源一号02D卫星获取的张家港高光谱影像及公共数据集University of Pavia和University of Houston影像为例进行试验,将H-CapsNet网络与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和多个深度学习网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3景不同分辨率的高光谱影像上,H-CapsNet分类网络均取得了最优的分类效果,总体精度相较于其他方法分别提升了2.36%~7.67%、0.16%~11.8%和1.75%~15.58%。H-CapsNet网络对小像素邻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当图像块尺寸有限时,仍可以取得相对理想的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878.
基于国土资源基础数据的含义,分析多源国土资源基础数据的类型和特点。从数据的表现形式与存在方式两个方面分析多源国土资源基础数据的类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多源国土资源基础数据的特点进行概括,并提出了多源数据的阶段性特点,阐述了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多源性特征的内涵,为实现国土资源基础数据集成与共享的研究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879.
880.
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演进,地图学的内容不断丰富和演化。《地图学》是很多地学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思索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