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166篇
测绘学   98篇
大气科学   152篇
地球物理   99篇
地质学   343篇
海洋学   83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7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861.
一次中亚低涡造成的新疆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实况观测资料、EC/T639数值模式预报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2月一次由中亚低涡造成的冬季新疆西部地区典型暴雪天气过程的环流特征和物理量场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雪天气过程属欧洲脊发展、中亚低涡东移造成的新疆西部及天山北坡的降雪过程。200 hPa西南急流使高层辐散,起到"抽气机"作用;500 hPa偏南气流与700 hPa东风急流为暴雪提供了水汽和热量的输送,同时加强了抬升运动;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以及较强的上升运动是暴雪发生的动力条件,上升运动的强盛发展阶段对应降雪强度最大时段;水汽的垂直输送导致局地比湿显著增大,深厚的湿层和强烈的水汽辐合为暴雪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云图上"干侵入"出现的时间与位置可以大致判断强降雪出现的时间和位置。  相似文献   
862.
利用逐步回归分析红山地磁台观测数据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利用红山地磁台2009年观测数据的基线值数据,计算台站地磁观测系统的温度系数与滑动系数以及年剩余均方差,通过这3个指标的结果,给出观测系统受这3个参数影响的程度,为控制红山台地磁观测数据的质量提供依据.同时,对台站合理的选用基线值提供有力帮助.  相似文献   
863.
杨争光  汤军  张云鹏 《江苏地质》2012,36(4):373-378
在相控约束条件下,利用熵权方法,考虑了砂层厚度、有效厚度、砂岩系数、有效厚度系数、分层系数、夹层频数、夹层分布密度、孔隙度、渗透率、渗透率变异系数、突进系数、级差、含油饱和度共13种反映储层非均质性的参数,定量计算储层非均质综合指数。该方法包括确定对象集合、指标因素集合、指标矩阵、归一化指标值、指标权重和计算综合指数等。熵权非均质综合指数算法可将数值有差异的属性参数对非均质指数的贡献进行弱化和强化,即去同存异;熵权非均质综合指数的大小能定量表征储层的非均质性。利用该方法在下寺湾油田柳洛峪区长8储层进行了应用,定量地刻画了储层的平面非均质性,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64.
针对天津滨海新区进行的周期性抽水与回灌试验,根据抽水试验计算了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和抽水的影响范围,并据此分析了抽水与回灌试验的叠加效应;根据实测数据分析了抽水回灌周期、流量、不同采灌方式等因素对地下水位埋深的影响。不论是连续式还是间歇式的周期性抽水与回灌方式,产生的地面沉降量都很小,并且间歇式周期性抽水回灌方式优于连续式周期性抽水回灌方式。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周期性抽水与回灌的方法建立人工渗流场可有效减小地源热泵工程中的地面沉降。  相似文献   
865.
依据数据库建库标准、建库流程、数据质量控制措施等方法和流程,构建了大洋洲地区铁、锰、铜、铝、金、镍、铀、稀土元素矿产地数据库。通过对矿产地数据特征与地学多源信息的综合分析,总结区域成矿规律,提供了矿产资源预测的基础数据。形成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对资料管理、查询、利用更方便,表达更直观,分析和总结更有效。  相似文献   
866.
滇东南锡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锡多金属成矿带,滇西锡成矿带向南与东南亚锡矿带相连,两成矿带锡矿资源潜力大,对比滇东南、滇西区域地质背景和锡成矿作用特征,有助于进一步明确两成矿带锡矿的找矿方向。对比分析表明,两成矿带在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作用特征方面具有共同的成矿有利条件:如大地构造同属板块边缘、地体锡的初始富集、花岗岩浆高分异演化、长时间跨度的岩浆热液活动等,使得两成矿带大量富集锡。但是两成矿带的差异性:如幔源成分的加入、多金属元素的富集矿化、多期次地质作用的叠加、围岩性质的差异、构造发育程度等因素,又使得两成矿带具鲜明的矿化差异特征。据此指出,在滇东南应寻找晚白垩世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的矽卡岩型锡矿及其他多金属矿;在滇西地区除注重云英岩型锡矿床的勘探外,也要重视对中小矽卡岩型锡矿床深部矿体的寻找。  相似文献   
867.
巴布亚新几内亚地质构造格架复杂,包括地台、碰撞造山带、外来地体、俯冲带、岛弧和海底扩张中心。巴布亚新几内亚铜金矿床类型主要为斑岩型铜金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和夕卡岩型铜金矿床(三者之间具有密切的时间、空间和成因关系),其次为海底块状硫化物矿床。铜金矿床分布比较集中,主要产出于碰撞造山带和岛弧上,其次产出于现代海底扩张中心。铜金矿床大多规模巨大或较大,埋藏较浅,易于勘探和适合露天开采。与铜金矿床有关的岩浆岩大多为钙碱性火山岩和浅成侵入岩,少数与富钾碱性火山岩(橄榄玄粗岩)或侵入岩伴生。铜金矿床蚀变带发育且分带性明显,大多与斑岩体系和/或火山机构有关。虽然许多铜金矿床的矿物成分比较复杂,但是其矿石较易处理和利用。  相似文献   
868.
按照目标导向教育(OBE)理念,本文设计了线上线下混合的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框架与方法。在教学目标和内容上,以学为本,立德树人,以空间数据为主线设计了教学内容体系;在教学资源上,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互补,多样丰富,除了以课程网站和教材为核心之外,还包括云资源、虚拟仿真项目、参考精品课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上机实验任务书等;在教学策略上,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形式多样,时空灵活,包括探究式设计课程和扩展式制作兴趣慕课;在学习效果反馈和考评体系上,师生多元交互,学生学习成效多维度评价,包括过程式反馈和全程考评。  相似文献   
869.
利用遥感数据反演土壤湿度对农作物干旱、生态系统保护及能量循环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文中以天山新疆 段为研究区,利用MODIS地表温度(Ts)数据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构建Ts-NDVI特征空间,并建立温度 植被干旱指数(TVDI)模型,探究天山新疆段土壤湿度的时空分布格局,进一步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和高程对TVDI的 影响。结果表明,构建的Ts-NDVI特征空间,其散点符合三角形关系,TVDI与土壤相对湿度数据呈负相关关系,该 地区,除了水体外,永久性冰川雪地土壤湿度最高,沙地最低;高程越高TVDI越小,土壤湿度越高。总体而言,TVDI 应用在天山新疆段可以较好地反映该区域的土壤湿度状况,研究结果可为天山新疆段土壤湿度动态监测和水资源 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70.
矿山安全是制约矿区经济发展及其转型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实景三维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平台需求,基于全景激光移动测量系统,阐述了三维空间数据获取、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数据表达(虚拟现实技术)等关键技术,探讨了数字矿山、智慧矿山的建设方案,可供有关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