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8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256篇
测绘学   134篇
大气科学   180篇
地球物理   180篇
地质学   784篇
海洋学   134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13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浅层高氟地下水元素的组分存在形式与地方性氟病之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邢台山前平原浅层高氟地下水中F,Ca,Mg的组分存在形式与地方性氟病患病率之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F,Ca,Mg元素对地方性氟病之影响不仅取决于F,Ca,Mg的总浓度,而且与各种元素在地下水中的组分存在形式密切相关。元素的给分存在形式不同,对地方性氟病的影响不也不。根据患病率与aMgF^+成正相关,与aF^-/aMgF^+成负相关,以及浅层高氟地下水中MgF^+活度高的异常情况可以说明MgF^+对  相似文献   
103.
通过航磁资料反演地壳磁性结构和深断裂构造,进而结合岩浆活动及地质资料,论述了秦岭东段的地壳动力过程及构造变迁规律  相似文献   
104.
首次采用高精度、全自动、数字化、含有电磁场5个分量的 MT 测量系统,在中国西北祁连山中段进行剖面式 MT 监测中,获得了较为真实的青海共和7.0级地震(1990年4月)的临震电磁幅射前兆信息.使用全定量化的频谱分析新方法,并且综合剖面多次复测资料,在时间-空间的双度坐标上跟踪分析.结果指出,大震临震电磁幅射前兆谱的特征主要有:(1)呈传导电流为主的同步电场干扰型;(2)频谱分布的窄带性(0.5—20s);(3)振幅的奇异性(电场干扰脉冲幅值为正常值的10~2数量级);(4)一定程度上显示孕震源的方向性;(5)幅射的间发性(临震3天中出现3个高峰时段).更为有意义的是:在高峰期至发震时刻之间约有48小时的相对平静间歇,此间观测者就能够在现场迅速响应,作出临震预报的判据.MT 监测所获得的临震电磁幅射信息主要是传导电流,而地下较为普遍存在的壳内高导层可能为该传导电流回路提供了良好的通道,便于被较远的 MT 监测点所接收.  相似文献   
105.
106.
力馬河区域地質概述本文所述的地区位于康滇地盾的中部东側。区內出露的主要是前震旦紀变質岩系和部分中生代的陸相沉積岩層,而古生代及震旦紀海相地層僅分布于区域外圍。无論是中酸性、基性或超基性的火成岩均广泛出露于古生代以前的地層中,加上多次的構造作用,使这里的大部分岩石都遭受深度的变質。(如圖1)  相似文献   
107.
塔里木盆地塘古坳陷历经20余年勘探而成效甚微,在新的地震与钻井资料基础上,通过地层沉积对比、构造解析重新认识塘古坳陷的形成与演化,及其对勘探方向的指示研究,结果表明:1)塘古地区存在基底古隆起,寒武系自塔中向南逐渐减薄;2)本区钻揭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地层连续,不存在寒武系—中奥陶统的台槽;3)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沉积期在东西两侧发育巨厚的台地边缘相带,而坳陷区相变为盆地泥岩相;4)北东向冲断构造具有分层变形特点,断裂活动始于晚奥陶世早期,冲断推覆作用主要形成于奥陶纪末。结果揭示塘古坳陷经历4期构造关键演化期:1)寒武—中奥陶世与塔中连为一体的碳酸盐岩台地发育期;2)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沉积期受控东南板缘俯冲与碰撞作用的台盆形成期;3)奥陶纪末强烈沉降的挤压挠曲盆地定型期;4)志留纪—泥盆纪的构造改造期。该结果为盆地构造古地理研究与深层油气评价提供了基础,并提出了勘探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8.
摘 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风廓线雷达及ECMWF 0.25°×0.25°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2018年3月年3月17~18日(简称“0317”过程)和同年4月11~12日(简称“0411”过程)中天山北坡两场强降雪天气成因。结果表明,两者有共性也有差异,其相同点:500hPa均为两脊一槽的经向环流形势,影响系统为西西伯利亚至中亚的低槽向南加深,低空西北气流与中高层西南气流叠加使迎风坡维持强垂直上升运动和对应的垂直螺旋度呈高层负、低层正的分布是强降雪产生的动力机制;均由低层西北、中层偏西和西南路径的水汽输送;风廓线雷达细致反应了强降雪时低层西北风与中高层西南风明显增强及突增并维持。不同点:“0411”过程500hPa低槽前西南气流、低空西北气流、锋区、地面冷高压、垂直速度及螺旋度等均强于“0317”过程;水汽追踪表明,“0411”过程有一支明显西北路径远距离水汽接力输送,而“0317”过程有一支低层弱偏东路径水汽输送。  相似文献   
109.
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含水层沉积学初探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含水层沉积学”是沉积学、水文地质学、油气储层地质学、地球化学等相互交叉综合的产物,是以沉积学、水文地质学理论为基础,以沉积含水层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查明地下水赋存和循环条件、地下水系统结构特征、地下水水质成因与分布以及地下水富集规律为主要研究内容,最终服务于地下水资源勘查评价的一门边缘分支学科。含水层沉积学及水文地质综合研究表明,受到沉积相类型及其空间展布的明显控制,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地下水赋存、循环、富集条件以及地下水水质分布总体具有北好南差、盆地南部具有下好上差的宏观规律。  相似文献   
110.
介绍了云南天文台1.2米地平式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和图像采集处理的方法,建立了新的、独特的全天指向模型,大大提高了该望远镜的指向精度,达到1″,并在多年的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