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55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71篇
地球物理   90篇
地质学   395篇
海洋学   7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10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91.
新疆克拉美里超基性岩带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阿尔泰地槽褶皱带阿尔齐斯地向斜的西南侧,受克拉美里大断裂控制,呈北西西向(295°)展布(图1)。岩带长150千米,宽5—15千米,共有80多个岩体组成,总面积70多平方千米。六十年代中期,地质部曾在这里组织过“铬矿会战”,七十年代,又断续做过一些工作,取得了丰富的地质资料,发现了一大批矿点,探明了一定的铬矿储量。关于岩带的成矿机理问题,前人众说纷云,但结论大多为“岩体分异不好,成矿条件不利”。笔者当时曾参与了该项工作,现以南明水∑_(61)号岩体(总号为29)为例,结合岩带的东西向变化,对岩带的成矿机理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92.
本文用混合多项式方法展开1957年7月—1967年6月北半球40°—85°N纬带臭氧总量场.通过对展开系数的分析,揭示了各月多年平均臭氧场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这些特征随季节的变化;用同样方法完成了相应时期20°—65°N纬带10、30、50:100、300、500毫巴等压面高度场的信息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应用天气统计学方法研究了臭氧总量分布的李节变化及其与平流层-对流层环流季节变化的时、空联系。  相似文献   
793.
在不久以前關於大地電流場的研究曾受到了一番鼓舞。C.和M.斯郎波澤曾指出大地電流是一個新的地球物理勘探法的基礎,因此人們已經注意研究這些電流的本質和它們與地磁及天電的關係。闕於這一方面的基本文獻是M.斯郎波澤和G.孔湼茲的論文,在此論文里也包含着關於大地電流的振盪的研究。這篇論文是根據在  相似文献   
794.
一、引言地槽学说(J.Hall,1859)诞生一百多年来,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不断得以完善,形成了一套经典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大地构造学(尤其是大陆区)的发展及指导找矿实践,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至今仍不失去其生命力。正如陈国达教授(1979)所指出:“地槽学说的诞生,是地质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的功绩在于把当时人们所掌握的无数地质资料从纷乱状态归纳为条理,从零星状态归纳为系统。……是系统阐明地壳构造发展史的尝  相似文献   
795.
1.序言反射法的弹性波勘探,是利用地面或地面附近产生的弹性波,在地层分界面上发生折射的性质。也就是,通过设置在地表的检波器来接受地面附近发生的弹性波在地中传  相似文献   
796.
根据甘肃地震台网测定,1982年6月8日17点40分49.6秒在北纬37°40'',东经102°34'',即武威县上坊寺一带发生一次4.0级(Ms)地震。震中区听到地声,有感强烈,人们惊逃户外,个别干垒土坯墙摇倒,上坊寺林扬路连陡坡塌方。  相似文献   
797.
由于空间和时间都是大尺度的,所以有可能揭示出太阳活动与500毫巴天气图型存在的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象1963年1月那样,当在太平洋沿岸有明显的长波脊向北伸展时,在太平洋沿岸东西向伸展很广的负偏差区域里出现的低指数型的气压场,多数往往是在太阳黑子极小的时候,而少数在极大时候的趋向。因为这样的天气图型和超长波有关,所以天气图型至少是受太阳活动以及超长波的发生和发展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8.
“瓦拉亚窟”洞穴系统地处怒江峡谷,岩溶发育动力条件优越,在滇西北及青藏高原南延区域约4 km2的狭小范围发育了垂向分布超过五、六百米,洞系总长达27 km以上,洞体巨大,岩溶发育演化地史形迹丰富,是滇西北及青藏高原南延区域规模巨大的迷宫式溶洞系统。具有空间上分层、分支及形变复杂多样,溶蚀、沉淀、侵蚀、搬运、沉积形态和物质丰富多彩的景源特征,对“三江并流”区喜山运动以来的地质演化、岩溶作用与水文地质研究等皆有重要的价值。笔者根据前人探洞考察资料,结合新的区域地质、环境地质和旅游地质调查等资料,以及现状考察了解获得的信息,以地质学、自然资源学和美学理论为指导,对“瓦拉亚窟”洞穴系统的形成条件、结构体系和景观、形成及演化历史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论述,评价了地质旅游资源价值,提出了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799.
察尔汗盐湖北侧沙丘沉积物颗粒微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扫描电镜对比分析了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北侧线形沙丘和新月形沙丘沉积物颗粒的表面显微特征。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北侧线形沙丘和新月形沙丘沉积物石英颗粒表面具有明显的风成特征。颗粒以次棱角状为主,普遍发育典型的碟形撞击坑、麻坑和新月形撞击坑;察尔汗盐湖北侧沙丘沉积物以物理分解和机械搬运作用为主,化学风化作用较低,反映了当时干旱炎热的沉积环境;贝壳状断口、平行擦痕及V形坑的存在表明柴达木盆地沙丘沉积物前期曾受到冰川或流水的作用,推断出柴达木盆地周围高山的剥蚀产物或察尔汗盐湖的湖相沉积物可能是察尔汗盐湖北侧沙丘沉积物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800.
康新宇 《地图》2014,(6):68-75
湖州,古称“菰城”、“乌程”、“吴兴”,地处江浙皖三省交界处,北濒太湖,西依天目山,是太湖南岸一座有着2200多年建城史的江南古城,也是太湖流域唯一以湖命名的城市,囊有“吴越古邑、东南望郡”的美誉。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年)置湖州,因滨太湖而得名,“湖州”之名由此始,以后的1000多年,虽经多次政区变化,“湖州”之名沿用至今。千年未移的古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项梁、项习习起兵,在东莒溪和西莒溪交汇处的江渚汇东北处,即现湖州市区中心广场、人民公园附近,建项王城,史称“项王故城”,是为湖州筑城之始。后因外筑罗城,故称子城,现人民路附近有湖州子城城墙遗址。此后历代,如唐、宋的州治,元之路治,明清的府治,一直都在子城,城址未变,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