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是一个颇令人感兴趣的问题。关于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这样几种传说:一说大禹是第一个吃蟹的人。传说大禹治水之时,洪水蔓延,人民饥寒交迫。大禹四处奔走,寻找食源,偶见洪水退却之处,爬行着众多类似蜘蛛之物。大禹忽然想到此物能否用来充饥,于是仿效神农氏,吃将起来,顿觉口生甘津,竟是人间美食。如此消息传开,人们奔走相告,蟹便成了大众美食。另一种传说更加有声有色,说第一个吃蟹的人是大禹手下的一名小官。在大禹治水之时,有一  相似文献   
52.
2010年3月20日至3月28日,利用大气细粒子谱分析仪对合肥地区大气细粒子谱进行连续在线观测.观测过程涵盖整个沙尘暴降尘期、间歇性降雨期及晴好天气粒子浓度增长期.颗粒物数浓度分析表明,沙尘暴降尘期内核模态(Nucleation mode,5~20 nm)、爱根核模态(Aitken mode,20~100 nm)和积聚...  相似文献   
53.
新疆沙冬青(Ammopiptanthus nanus(M.Pop.)Cheng f.)是中国温带荒漠仅有的2种常绿阔叶灌木之一.主要对新疆沙冬青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的季节变化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可溶性糖与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曲线拟合为三次曲线(R2=0.958 2,p<0.01),在-3.8~23.8℃之间,可溶性糖对新疆沙冬青的低温适应性起渗透调节作用;(2)可溶性糖与光照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曲线拟合为三次曲线(R2=0.877 6,p<0.01),在90.2~322.5μmol·m-2·s-1之间,随光照强度的降低而不断积累;(3)可溶性糖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曲线拟合为二次曲线(R2=0.650 5,p<0.05),随空气相对湿度的升高而不断积累;(4)可溶性蛋白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曲线拟合为三次曲线(R2=0.677 7,p<0.05),在18.7~51.7%之间,随空气相对湿度的升高而不断积累;(5)游离脯氨酸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曲线拟合为双曲线(R2=0.565,p<0.01),随空气相对湿度的升高而不断积累.以上结果表明,新疆沙冬青叶片内的渗透性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受环境因子的影响呈波动性.  相似文献   
54.
北山柳园地区分布有大量的早中古生代花岗岩类岩石.柳园双峰山岩体具有高硅、高碱(AR=3.99~5.05,NK/A>0.85)、高FeOT/MgO比值和10 000×Ga/Al值、低Al2O3、贫CaO和MgO的特征,显示出准铝质、碱质花岗岩的特点;∑REE较高,LREE略富集,轻重稀土元素分馏不十分明显,Eu负异常明显;相对富集Rb、K、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强烈亏损Ba、Sr、P、Eu、Ti,弱亏损Ta、Nb等元素;同时具有较高的Rb/Nb和Y/Nb比值,显示了A2型铝质花岗岩的特征.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获得双峰山岩体的206Pb/238U年龄为415±3 Ma(MSWD=1.5),代表该岩体的形成年龄,即双峰山岩体形成于早泥盆世.地球化学及Nd同位素特征综合分析显示,该岩体可能由幔源岩浆底侵导致上覆地壳物质(可能由洋壳和岛弧建造组成)部分熔融形成的花岗闪长质岩浆经进一步结晶分异作用形成,为该区较早的钙碱性花岗岩演化到后期的产物.岩体特征、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地质背景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岩体形成于后造山或造山作用演化晚期阶段.双峰山早泥盆世A型花岗岩为目前北山地区发现的最老的A型花岗岩,这对探讨古生代花岗岩成因类型及岩浆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5.
广东省文光岭矿床是云开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铅锌铜多金属矿.以文光岭花岗闪长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获得其锆石206Pb/238U同位素加权平均年龄为165.7±1.9 Ma(n=18,MSWD=3.1).花岗闪长岩属于准铝质Ⅰ型花岗岩,SiO2含量在64.11%~66.64%之间,Al2O3含量为14.9%~15.57%,MgO含量在1.39%~1.61%之间,K2O+Na2O含量介于6.5%~7.21%,K2O/Na2O=1.25~2.74,铝饱和指数A/CNK=0.93~1.11.轻、重稀土元素分馏作用明显,(La/Yb)N=13.03~17.83,具有弱的负铕异常(δEu为0.70~0.88),HFSE和LILE分异明显,富集Rb、Th、U、K等元素,亏损Nb、Ta、P和Ti等元素.结合区内已有资料,认为文光岭铅锌铜多金属矿床的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6.
广东碳酸盐溶洞发育的控制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碳酸盐溶洞主要分布在粤北的韶关、清远两市。基岩岩性、地貌位置、水文条件、地质构造和气候条件是该地区溶洞发育的主要控制因子。广泛分布于华南岩溶山区、多级台地、山间盆地的晚古生代厚层碳酸盐岩是溶洞发育的物质基础 ;充沛的降水和活动频繁的地下水是溶洞发育的动力因子 ;褶皱核部、近翼部以及深大断裂的两侧是溶洞发育的有利构造部位  相似文献   
57.
西金家湾金矿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8.
59.
以琼东南盆地最新钻井和地震资料解释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背景,从岩相、地震相、平面展布及垂向演化等几个方面入手,提出了陆架边缘三角洲这一重要深水储层类型,并与正常陆架三角洲、浅海砂坝的差异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琼东南盆地北部三亚组一段沉积时期发育陆架边缘三角洲;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于相对海平面下降期,岩性由浅灰色细砂岩-灰白色钙质细砂岩组成了多个反旋回序列,地震剖面上表现为明显前积特征,整体位于陆架边缘附近,明显区别于浅海砂坝和陆架三角洲;通过壁心储层物性分析,陆架边缘三角洲河口坝砂岩以细砂岩为主,单储厚度大、砂岩粒度粗,储层物性较好,鉴于陆架边缘三角洲具有良好的储层特征,有望成为我国深水油气勘探的又一主要靶区,并对其他深水盆地油气勘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0.
广东旗鼓岭铜钨钼多金属矿是近年来在云开地区新发现且具有重要找矿远景的矿床之一。矿体形态不规则,主要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产出在矽卡岩中。本文在详细了解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技术首次对旗鼓岭矿床进行了成矿时代的厘定。5件辉钼矿样品的模式年龄为163.6~165.3Ma,加权平均年龄为164.54±0.94 Ma,表明旗鼓岭铜钨钼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发生于中侏罗世晚期。该矿床辉钼矿样品的Re含量变化于76.86~86.22μg/g之间,表明其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黄铁矿的δ~(34)S组成范围比较窄,变化范围为1.4‰~2.5‰,显示来自于岩浆热液。旗鼓岭铜钨钼多金属矿床成矿年龄的厘定为下一步在区内开展150~170 Ma左右的斑岩-矽卡岩多金属矿床找矿勘探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也标志着著名的钦杭成矿带进一步向南延伸,同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钦杭成矿带成岩成矿作用提供了新的资料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