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93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49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206篇
海洋学   11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1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江西萍乐坳陷晚三叠世安源组沉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晚三叠世安源组煤储量丰富,产量占全省的一半,近期完成的煤田预测认为很有前景.在多年普查勘探的基础上,通过近2年多的研究,对安源组的地层划分和对比、剖面沉积类型和特征、盆地性质和海泛来源、构造和古地理背景等总结下.  相似文献   
72.
73.
74.
75.
致力于俯冲带研究的首次大洋钻探探险(ODP185航次)将在马里亚纳海沟和伊豆-博宁岛弧完成。大洋板块的俯冲可以引起地震、海啸等灾害事件,也可以带来许多有益的产物,如矿床沉积。俯冲带是一种动力过程,即俯冲的海底和上覆地幔的原始物质进行再循环,并在最上部...  相似文献   
76.
为了实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工作的电子化,推进科技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进程,我刊现已入网"万方数据(China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所以,向本刊投稿并录用的稿件文章,将一律由编辑部统一纳入万方数据(ChinaInfo)系统,进入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凡有不同意者,请另投它刊.本刊所付稿酬包含刊物内容上网服务报酬,不再另付.  相似文献   
77.
中国蒙新高原湖区水环境主要问题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对于平衡中国各区域间的发展位差以及提高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决定了西部大开发中要以生态保护优先的环境保护政策为切入点和立足点,坚持经济大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本文系统地阐述了中国蒙新湖区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水环境的主要问题及控制对策,并以...  相似文献   
78.
79.
机载高光谱遥感是悬沙浓度反演的重要方法。针对高光谱悬沙浓度反演中敏感波段和反演方法的确定,以机载高光谱影像为数据源,采用相关性分析法确定单波段模型和双波段组合模型的敏感波段,并基于敏感波段构建单变量回归模型,确定最佳反演模型并获取长江口北港区域的悬沙浓度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发现,基于归一化差值指数(NDWI)构建的二次多项式模型为最佳反演模型,精度上优于其他5种常用的反演模型;且长江口北港区域的悬沙浓度与水下地形基本上呈倒数关系。相较于基于多光谱卫星影像进行遥感反演,本文的结果表明高光谱影像的精细化光谱能够更为准确地表达含沙水体的光谱信息变化,在复杂的水环境反演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0.
贵州省沿河县耕地土壤酸化现状及改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瑞  谢东明  张与伦 《贵州地质》2020,37(3):409-415
土壤酸化是耕地退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酸性、强酸性土壤中,多数农作物的生长会受到影响,会明显降低作物的生产能力。本文通过对比沿河县1980—1981年第二次土壤普查和2017—2019年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成果数据,分析全县土壤酸化现状和规律。结果表明,全县耕地土壤pH值分布于399880之间,平均为610。与1980—1981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相比,全县主要耕地土壤类型pH平均值均有下降,其中黄壤pH值降幅为591%;石灰土降幅为759%,从中性下降为酸性;紫色土降幅为2209%,从碱性降为酸性;全县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酸化范围变大,主要从中性转化为酸性,酸性转化为强酸性,耕地土壤酸化程度加深,水田酸化程度高于旱地。建议通过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合理调整化肥施用比例,大力提高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积极推广使用石灰、白云石、粉煤灰、碱渣、生物质碳等生物改良剂,因地制宜建立土壤改良示范点等多项对策来缓解和治理耕地土壤酸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