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62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兰州“930505”特大尘暴沉积物特征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本文首次从沉积学角度对兰州现代特大尘暴沉积物进行了粒度组成、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的分析研究,并同兰州黄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沉积物属粉质重亚粘土,分选差,平均粒径仅为0.016mm。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云母为主,富含碳酸盐和粘土矿物。与马兰黄土相比,尘暴沉积物粒度偏细;石膏和白云石含量较高;常量元素中镁含量较高,而硅、钠含量较低。微量元素镍、铜、锌、铅、锶含量较高,可能受物源区或降尘区的矿山、工业及交通污染等因素影响所致。总之,特大尘暴指示为大气动力条件很不稳定的快速气下堆积;物质主要源自河西走廊东部干旱地区。现代尘暴事件是地质历史时期黄土沉积的继续,而黄土堆积中心已由马兰期的陇西盆地退向北西。  相似文献   
103.
兰洲“930505”特大尘暴沉积物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从沉积学角度对兰州现代特大尘暴沉积物进行了粒度组成、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的分析研究,并同兰州黄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沉积物属粉质重亚粘土,分选差,平均粒径仅为0.016mm。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云母为主,富仿碳酸盐和粘土矿物。与马兰黄土相比,尘暴沉积物粒度偏细;石膏和白云石含量较高;常量元素中镁含量较高,而硅、钠含量较低。微量元素镍、铜、锌、铅、锶含量较高,可能受物源区或降尘区的矿山、工  相似文献   
104.
唐王陵昭陵组砾岩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王陵砾岩的时代归属及其沉积物源环境一直是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新元古界-下古生界沉积地层学研究和油气地质勘探备受关注且长期存有争议的问题。采用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方法,定量分析探讨了唐王陵昭陵组砾岩的时代归属和物质来源。结果表明:昭陵组砾岩的碎屑锆石U-Pb测年数据主要分布在744~943 Ma(n=6)、1 005~1 412 Ma (n=15)、1 449~2 209 Ma(n=255)和2 274~2 696 Ma (n=49)四个年龄区间,相应的峰值年龄集中在815 Ma、1 182 Ma、1 811 Ma、2 454 Ma,最年轻的单颗粒锆石年龄为744 Ma。它与盆地西缘贺兰山地区震旦纪正目观组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非常相似,但明显有别于盆地南缘晚奥陶世平凉组,尤其是缺少平凉组碎屑锆石主要集中在454 Ma的峰值年龄,由此限定昭陵组砾岩的沉积时代主要发生在晚前寒武纪或震旦纪。锆石U-Pb年龄谱的区域对比揭示,昭陵组砾岩的沉积物源主要来自于华北(鄂尔多斯)地块的古元古代变质基底岩系和其南缘北秦岭构造带的晚前寒武纪岩浆岩-变质杂岩,呈现稳定地块与活动带双向混合物源特征。  相似文献   
105.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音诺日公地区前寒武系的厘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巴音诺日公地区4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为基础,将该区1:20万区调阿拉坦敖包幅、庆格勒幅前寒武纪14个组级地层单位重新厘定为7个(构造)一岩石地层单位,经区域对比,结合同位素测年资料,将其分别归属于中太古界乌拉山岩群,新太古界色尔腾山岩群柳树沟岩组、点力素泰岩组,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书记沟组、增隆昌组和阿古鲁沟组,中元古界白云鄂博群哈拉霍疙特组。  相似文献   
106.
一、引言利用传统的船测方法监测海洋环境,有二个明显的缺点,一是视野狭窄.在监测船上观测海面漂油或水色异常,仅局限于监测船附近海面,几十米以外便水天一色无法识别.也就是说信息收集速率很低.二是速度慢.不仅船舶航行速度慢,取样分析速度也慢.完全靠船测资料勾画某一海区的污染状况至少需要数十天甚至数月时间.对违章排  相似文献   
107.
本文总结了1979-1982年期间在海面油溢波谱特性和航空遥感监测方法的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果.遥感实验中,使用多光谱航空像机、闭路电视系统、红外扫描仪和成像微波辐射计等传感器,对海面油膜的实时发现、成像记录、面积计算、污染源的判断和油膜扩散过程的观测等课题进行了研究,获得初步成果.航空遥感资料还被用于评价局部海区海面漂油状况,亦获得较好效果.文中还提出在此领域内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8.
介绍了ArcGIS ModelBuilder操作方法及其在处理数据方面的优点,通过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中的实例应用表明:ArcGIS ModelBuilder的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地重用,以减少重复性劳动,在实际处理复杂数据过程中具有比较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9.
根据钻孔中沉积物性状的详细描述、样品粒度分析资料,结合已有黄河下游历史变迁及沉积物测年成果,分析了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1年黄河下游冲积平原的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的变化。发现可以利用沉积物颜色、组成、粒度组成变化比较准确地确定研究区公元前602年的古地面,砂粘比Kd值是确定界线的很好指标。公元前602年以后的黄河冲积平原沉积物以浅黄色、黄色、棕色砂质亚沙土和粉质亚粘土为主,少量粉质亚沙土,平均粒度范围为331~612Φ,分选较差,偏度多为正偏或极正偏,峰态为窄峰、很窄和中等峰态。总体上由上游到下游平均粒径逐渐变细,标准离差增大,峰度减小,即水动力减弱,分选程度降低。对比分析发现,古黄河冲积平原沉积与现代黄河河漫滩沉积样品相比粒径明显偏细。钻孔Kd值随深度的变化揭示,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1年,黄河下游冲积平原沉积环境的水动力条件发生了两次明显的强弱变化。  相似文献   
110.
黄河内蒙河段河床冲淤演变特征及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黄河内蒙段1962-2000年间4期大断面观测资料,计算了各期河床冲淤和河槽形态指标。发现从1962-2000年间前20年、中间9年及后9年,内蒙河段河槽500m2过水面积下河底高程发生了降低-升高-再升高的过程;河槽漫滩过水面积经历了升高-降低-再降低的过程,2000年只有1982年的大约一半;滩地经历了持续淤积过程,平均抬升0.25m;河槽宽深比值经历了变化不显著-增加-减小的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引水、水库拦沙和重点产沙支流来沙变化在河床冲淤和河床形态调整中作用较大;水库对径流的年内调节对1982年后河槽淤积贡献较大;来水来沙变化下河流多要素自动调整是造成河槽形态变化过程复杂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