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96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针对常规压汞实验不能区别孔隙和喉道的弊端,应用恒速压汞技术对低渗透储层孔喉进行了定量评价,并深入分析了影响低渗透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渗透率越小,喉道半径分布范围越窄,其峰值也越小;反之,渗透率越大,喉道半径分布范围就越宽,其峰值也越大;不同物性的样品其孔隙分布特征不显著,主要体现为喉道分布特征不同。可动流体由孔隙和大喉道中的流体共同组成,与所处空间位置无关,只与孔隙和喉道半径有关。核磁共振可动流体的有效孔隙体积和有效喉道体积的共同下限半径也就是T2弛豫时间所对应的半径。  相似文献   
102.
北祁连西段志留纪残留海盆地形成于加里东构造旋回主造山阶段晚期。早志留—晚志留世沉积充填构成一完整的Ⅰ型沉积层序,盆地充填具典型的双向演化趋势,发育4段式层序结构。沉积盆地充填特征反映了北祁连微洋盆闭合后残留海盆地向前陆盆地演化变迁的过程。本文应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成果,结合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分析了残留海盆地沉积充填序列类型、地层格架。并依据上述内容对盆地充填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3.
水环境研究已从微观尺度向宏观尺度逐渐拓展,研究所包括的层次更多,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本文分析了中国西北水资源的现状,提出了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西北缺水区进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4.
大兴安岭中南段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和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兴安岭中南段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的分析,阐明了该区铜多金属矿床的空间分布、容矿围岩、与成矿有关岩体和成矿时代,运用区域成矿学研究方法将该区铜多金属成矿初步划分为燕山期斑岩热液、印支—燕山期动力热液和晚华力西—燕山期热水喷流沉积叠加后期热液3个成矿系统。研究表明,本区应重视在侏罗世—白垩世火山岩区寻找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加强在已知矽卡岩型或热液脉型矿床的深部和外围寻找斑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105.
跨界含水层地下水资源同跨界河流水资源一样都是世界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也日益重视对跨界含水层地下水资源的研究。国际跨边界含水层资源管理(ISARM)计划中跨界含水层主要研究内容可分为自然科学、法律、社会经济、制度和环境五个方面。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跨界含水层的划分、跨界含水层法律协议的制定、跨国合作和管理及跨界含水层评估指标体系。针对我国具体情况从跨界含水层的研究、跨界含水层条款法案的制定及跨国合作三个方面对以后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6.
基于Mapstore平台,对1∶50 000基础地理信息已建库数据进行符号化制图试验,研究该软件在实际生产中的生产流程、技术方案、要素表示方法。试验表明,基于该软件能按照成果的要求进行生产并达到制图要求,解决制图与建库相分离而产生的数据更新和质量管理难题。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利用已有JX4加密成果在像素工厂进行快速DOM生产的试验,研究使用像素工厂快速生产DOM的生产流程和技术方案,测试其精度及效率。  相似文献   
108.
针对常规压汞实验不能区别孔隙和喉道的弊端,应用恒速压汞技术对低渗透储层孔喉进行了定量评价,并深入分析了
影响低渗透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渗透率越小,喉道半径分布范围越窄,其峰值也越小;反之,渗透率越大,
喉道半径分布范围就越宽,其峰值也越大;不同物性的样品其孔隙分布特征不显著,主要体现为喉道分布特征不同。可动流体由
孔隙和大喉道中的流体共同组成,与所处空间位置无关,只与孔隙和喉道半径有关。核磁共振可动流体的有效孔隙体积和有效喉
道体积的共同下限半径也就是T2 弛豫时间所对应的半径。   相似文献   
109.
目的:通过描述增强CTC评价结直肠癌临床分期T、N分期的准确性,并与病理分期对照,明确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共入选诊断为非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病人40例,肠道准备后进行增强CTC扫描,管电压120kV,管电流300mA。评价临床分期并与病理分期对照,分别计算T、N分期符合率并进行一致性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临床分期T分期符合率77.5%,一致性较好(k=0.665,P=0.000),N分期符合率82.5%,一致性好(k=0.734,P=0.000),总符合率67.5%。结论:增强CTC可以有效地应用于结直肠癌术前评估,尤其是准确的临床分期,具有指导制定治疗方案、评估预后的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0.
冻融循环作用对黄土微结构和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倪万魁  师华强 《冰川冻土》2014,36(4):922-927
通过对洛川黄土在反复冻融作用下的电镜扫描观测、单轴压缩试验和三轴剪切试验,研究了冻融循环作用对黄土微结构和强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黄土的原始胶结结构逐渐被破坏,颗粒重新排列,土的结构越来越疏松,同级压力下土体的孔隙比不断增大;冻融循环50次后土样的原始胶结已完全破坏,当压力超过自重应力时会产生很大的附加变形. 反复冻融作用使黄土颗粒之间原始固有胶结逐渐减弱,造成黏聚力不断降低. 同时,较大的团粒破碎,颗粒均一化,颗粒与颗粒之间的接触点增多,表现为内摩擦角不断增大. 多次冻融循环后,原状黄土的抗剪强度与重塑黄土的强度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