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75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92.
1 区域放射性环境调查中物探的应用 近年来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都开展了全国性或大区性的放射性环境调查,其中放射性物探方法是采用的主要方法,下面以俄罗斯为例作一概括介绍。 前苏联和俄罗斯的放射性环境调查工作是由前全苏地质联合企业(现称“地质勘探”企业)于1979年开始的,当时是用汽车γ能谱测量追踪莫斯科市和州的放射性废料运输路线并发现了40个污染地段。  相似文献   
93.
1 区域地球物理场与矿产分布关系的研究 近年来关于区域地球物理场与矿产分布关系的研究结果时有报道,这类研究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区域物探数据从宏观上指导找矿,从而降低勘查成本,提高勘查效果。 近几年美国地质调查局的T.G.Hildenbrand等人利用美国西部的数据库研究物探在了解矿床区域分布方面的作用。在世界其它对矿床地质和成因了解较少的  相似文献   
94.
作者于1991年野外考察中,在浙江松阳县北园八都群中首次发现榴辉岩。 1.产状北园榴辉岩出露于浙江松阳县北园的八都群高级变质岩带。八都群是浙江西南变质岩区最古老的地层单元,属古元古代,年龄2199±95Ma(Sm-Nd等时线年龄)。八都群主要由一套变粒岩、黑云母片岩和斜长角闪岩组成。北园榴辉岩在剖面上呈似层状产出,与围岩呈突变接触。  相似文献   
95.
96.
崔霖沛 《地质论评》1994,40(2):157-164
氡气灾害是一种广泛分布的地质灾害。室内氡气浓度偏高会使居民患肺癌的几率增高,而室内氡气主要来自房屋地基所在的地质单元。笔者在美国犹他大学研究所工作期是,研究了瑞丁普朗花岗片麻岩带近地表氡的浓度与铀含量的关系以及铀的分布与居民癌症死亡率之间的相关关系。铀的区域性分布是利用航空伽马能谱测量资料求得的,说明利用航空伽马能谱测量资料开展氡气灾害区域评价的可能性。文中还举例说明氡气调查在制定建设规划方面的作  相似文献   
97.
98.
目前国內外普遍采用的砂岩分类乃是按物貭成分的分类。这些分类由于主要只考虑了砂岩的碎屑矿物成分,因而对其成因条件的反映有一定局限性。此种缺点在研究陆相沉积和构造活动較剧烈地区的沉积时表現得尤其突出。近年来,国外的一些学者已认識到这种缺点,开始探討更为合理的砂岩成因分类,但因所提方案存在有缺点,仍未受到人們的重視。作者在工作中深感已有分类的上述缺点,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材料并参考已有分类的优点,試提了一个砂岩分类草案。  相似文献   
99.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康苏红层崩塌为例, 基于DAN-W运动学模型进行了红层崩塌碎屑流空间预测评价, 同时根据无人机航拍图和野外地质现场调查, 结合崩塌研究区的工程地质要素, 分析该崩塌的形成特征和失稳模式。结果表明:该崩塌为拉裂式崩塌, 主要受危岩体岩性组合和坡体结构面组合控制, 其孕灾模式为差异风化阶段→岩体结构变形破坏阶段→悬挑危岩阶段→崩塌失稳落下阶段, 具有典型的碎屑流运动特征。同时利用动力学模型软件DAN-W对该崩塌碎屑流的运动过程进行计算, 得到崩塌碎屑流的运动时长约为50 s, 堆积体平均厚度达到2 m, 最大速度为11.5 m·s-1, 冲击最远距离达到315 m, 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DAN-W模型可以用来分析红层崩塌碎屑流的动力学灾害效应, 为红层地区类似的潜在崩塌碎屑流灾害的形成特征和运动效应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