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1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地下流体中强震源兆、场兆和强震远兆特征及其物理成因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初步分析了乌鲁木齐9、10号泉地下流体中强震源兆、场兆及强震远兆特征。结果表明,中强震源兆具体表现为震前1~ 2年观测点的绝大多数主测项出现同步性高值异常,临震前可能出现转折或反向,震后恢复正常;绝大多数中强震场兆则表现为观测点仅有部分测项出现短期异常变化;而强震场兆则表现为观测点少数映震性能较好的几个测项出现同步性较好的中期前兆异常;强震(群)远兆则主要表现为个别映震较好的测项出现前兆异常。并对震兆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乌鲁木齐10号泉流体综合观测及映震灵敏性初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从1980年至1999年10月底,距10号泉300km范围内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4次,其中在13次地震前,该泉水化学项目有前光异常反应,随着近年来对资料的进一步观测和分析,该泉的部分水化学参数也具有较好的强震远场效应,在15项测项中,有10项分虽在不同的地震前出现过前兆异常。分析该泉的映震灵敏性,初步认为原因有以下方向:(1)泉点处于活断裂带上;(2)干扰因素少;(3)处于多层含水层混合的不稳定带;(4)综合观测为寻找地震异常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从甲烷、氩气的来源及其化学特性入手,结合19年震例资料,分析总结了10号泉水中CH4/Ar(甲烷/氩气)比值的映震特征,结果认为:中强震近场前兆异常特征以中期趋势性变化为主;中强震远场前兆异常特征以临震脉冲式高值异常突跳或短期异常变化为主。文章最后,初步阐述了CH4/Ar比CH4具有更好映震能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朱成英  陈玲  崔勇 《内陆地震》2006,20(4):342-352
选取距卡帕尔-阿拉善4号井300 km范围内的3次5级地震,400 km内的3次6级地震,约600 km内1次7级地震、1次6级强震群作为震例资料,分析了这些地震前卡帕尔-阿拉善4号井前兆异常特征。结果表明:①对于5级地震,50.0%测项出现前兆异常,水化学、水动态异常各占50.0%。这些异常的58.3%表现为中期异常,41.7%表现为短期异常,无单独临震异常,也无叠加临震异常。异常变化幅度大而明显,且以趋势性上升或下降为主。硅酸和硫酸根在同一地震前异常时间与异常形态相似。②对于6级地震,33.3%测项出现前兆异常,其中水化学异常占38.9%,水动态异常占16.7%。出现的异常57.1%为中期异常,28.6%为短期异常,14.3%为临震异常。异常形态多为脉冲突跳,而仅有少数为趋势性高值异常。各异常项目之间有一定的同步性。③对于7级地震或6级强震群,37.5%测项出现前兆异常。出现的异常83.3%为中期异常,16.7%为短期异常。异常幅度大而明显,异常形态以单值突跳或趋势性为主。  相似文献   
15.
哈萨克斯坦扎尔干特-阿拉善30号井前兆异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哈萨克斯坦扎尔干特阿拉善30号井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对其15年来的交换资料进行了初步的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在震中距为300 km、400 km范围内,5级、6级地震的异常项目比例分别可达55.6%、61.1%,而7级大震(或6级震群)远兆的异常比例仅为16.7%。且在异常时间、异常形态上,5级、6级和7级地震(或6级震群)各有其特点和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朱成英  崔勇  张涛 《内陆地震》2011,25(3):239-246
运用mapsis软件前兆异常分析中的差分、从属函数等计算方法对新10号泉硫化物测值进行异常识别。结果表明:(1)差分和从属函数异常以高值异常为主;(2)差分异常对应近场MS≥5地震对应率为100%(6/6),对远场MS≥7地震对应率为66.7%(4/6);(3)差分和从属函数异常最大量对近场MS≥5地震的震级和震中距相关性不明显;(4)差分和从属函数异常有一定同步性。  相似文献   
17.
鲆鲽网箱结构在海中受到水流的冲击作用会发生运动与变形,针对鲆鲽鱼特有的栖底习性,为确保网底结构的稳定有必要对其进行动力分析。为此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流场中网箱受力和变形的数学计算模型,运用该数学模型对底框中加有支撑管结构并装配方形网目网衣的鲆鲽网箱整体位移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网箱的网衣部分在水流作用下形态变化比较大,网底的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大,而网箱的底框架在不同流速条件下均能保持在水平位置,且未发生明显的倾斜。由此可见,此类鲆鲽网箱具有较好的耐流性能。  相似文献   
18.
CD-L1型流气式固体氡源替换RN-150型氡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CD-L1型流气式固体氡源氡产生率稳定性、同一闪烁室用不同氡源标定K值的对比实验研究,表明用CD-L1型流气式固体氡源与用RN-150型氡源标定的K值之间相差远小于5%,完全能够替代目前地震台使用的RN-150型氡源,同时具有操作简便、体积小、易携带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乌鲁木齐10号泉流量的映震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监测泉点的水地质概况入手,结合近16年来的震例,分析并总结了10号泉流量的映震特征:流量的地震前兆异常基本上都是正异常,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即流量测值遵循背景值一趋势性上升(或突升)-最高值一趋势性下降(或突降)一恢复到背景值。而地震常常发生在流量测值由高变低的过程中,最后,初步认定了泉点较好地地震构造环境是造成该泉流量具有映震灵敏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新疆轮台两次地震前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9月23日与2000年10月3日在新疆轮台东北相继发生了M5.1、4.7级地震,两次地震前,北天山地区地下流体都相断出现了不少前兆异常,但两次前兆异常也存在着明显差异。本文对异常形成的机制、异常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