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65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131篇
海洋学   174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wind,ocean currents,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and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altimeter data,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ossible causes of sea level anomalies in the Xisha sea area are investigated.The main results are shown as follows:(1) Since 1993,the sea level in the Xisha sea area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normal in 1998,2001,2008,2010 and 2013.Especially,the sea level in 1998 and 2010 was abnormally high,and the sea level in 2010 was 13.2 cm higher than the muti-year mean,which was the highest in the history.In 2010,the sea level in the Xisha sea area had risen 43 cm from June to August,with the strength twice the annual variation range.(2) The sea level in the Xisha sea area was not only affected by the tidal force of the celestial bodies,but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quasi 2 a periodic oscillation of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monsoon and ENSO events.(3)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ea level in the Xisha sea area and ENSO events.The high sea level anomaly all happened during the developing phase of La Ni?a.They also show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s with Ni?o 4 and Ni?o 3.4 indices,and the lag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for 2 months and 3 months are–0.46 and –0.45,respectively.(4) During the early La Ni?a event form June to November in 2010,the anomalous wind field was cyclonic.A strong clockwise vortex was formed for the current in 25 m layer in the Xisha sea area,and the velocity of the current is close to the speed of the Kuroshio near the Luzon Strait.In normal years,there is a "cool eddy".While in 2010,from July to August,the SST in the area was 2–3°C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ame period in the history.  相似文献   
92.
为探讨北大巴山紫阳地区正长斑岩岩墙群的侵入年龄及其地质意义,对正长斑岩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年龄、主量元素及微量元素测定。结果显示,正长斑岩岩墙(脉)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432±5.8)Ma,为早志留世。正长斑岩的Si O2含量为59.62%~64.30%,岩石全碱含量为10.13%~12.11%,里特曼指数σ为5.10~8.64,为碱性系列;铝饱和指数(A/CNK)为0.88~1.08,具有准铝质特征。稀土元素总量为120.71×10-6~421.00×10-6,(La/Yb)N为17.50~34.36,显示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型稀土配分模式;δEu为0.94~1.15,平均1.05,轻微的Eu正异常。微量元素具有既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Cs、Ba,又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Zr、Hf的特点,Sr强烈亏损。研究结果表明,正长斑岩属于A型岩套中Al型亚类,其形成于大陆板内伸展构造背景下的裂谷环境中,具有地幔来源并受下地壳物质混染的特征。  相似文献   
93.
用强诱变剂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G)处理条斑紫菜和坛紫菜的幼嫩叶状体,进行色素突变体诱导。结果表明:(1)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两种紫菜的对照材料都未发现突变现象,而各诱变组都容易观察到突变的细胞或细胞块,表明在实验中发生的突变是诱变的结果。(2)突变率随诱变剂量和诱变时间的增加而上升。在实验范围内,随着诱变强度的增加,条斑紫菜的突变率从最低的11.2%上升到28.7%。坛紫菜从10.1%上升到20.2%。(3)在同等面积的叶片上,诱变产生的突变型细胞数量,并不随诱变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实验使用定量视野检试,两种紫菜在各诱变组中出现的突变细胞数量基本相似,略高的突变值都发生在诱变实验的最低剂量组中。突变率表示突变细胞在存活细胞中所占的比例,而单位面积中的突变细胞数量,反映了诱变的效果。根据这一分析,可以认为NG浓度25μg/mL、诱变时间为30min是合适的诱变条件。  相似文献   
94.
三种抑制剂对眼点拟微球藻的生长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 DCMU、氟哒酮及亚油酸对眼点拟微球藻的生长、总脂含量及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1)当 DCMU的浓度在 0 .8μmol/ L以上时 ,眼点拟微球藻的生长抑制率达80 % ,其总脂占干重的百分含量减少了近 30 % ;在 1.0 μmol/ L 时 ,EPA占其总脂肪酸的相对百分含量增加了 10 8.6 1%。 (2 )当氟哒酮的浓度在 8.0μmol/ L以上时 ,眼点拟微球藻的生长抑制率为82 .9% ,其总脂占干重的百分含量下降了 2 1% ,而 EPA占其总脂肪酸的相对百分含量增加了6 0 %。(3)当亚油酸的最终浓度在 4 0 0 μmol/ L 以上时 ,眼点拟微球藻的抑制率达 6 4 %以上 ;大于30 0 μmol/ L、4 0 0 μmol/ L 时 ,EPA占其总脂的相对百分含量在 4 .77%以下 ;在 5 0 μmol/ L 以下时 ,EPA占其总脂肪酸的相对百分含量从对照组的 2 0 .96 %下降到 19.4 9%以下。结果表明 ,眼点拟微球藻在养殖中 ,当生物量增加到一定的程度时 ,可以用加入一定浓度的 DCMU或氟哒酮的方法来大幅度提高 EPA的含量。  相似文献   
95.
利用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1992年10月到1998年12月连续75个月,230个重复周期的有效波高资料对南北大西洋的波高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频数密度峰值对应的波高成分因子在夏季为1.4左右。冬季为1.2左右,其他季节为1.3左右。7,8,9月份大西洋含涌浪的波高成分占频数密度累积率的比例约为90%左右,其中涌浪成分占优约为65%左右;其余各月占85%左右,其中涌浪成分占优约为60%左右,表明大西洋海域常年有涌浪场存在。  相似文献   
96.
1980年,美国西伊里诺大学生物系马德修教授将美国紫露草(Tradescantia paludosa)及紫露草微核技术(Trad-MCN)引入我国。这个方法简便易行,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可用来进行大气和水域的污染监测。  相似文献   
97.
评价转牙鲆生长因子基因集胞藻作为鱼类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将摄食转基因集胞藻的牙鲆肌肉以10.0 g/kg.BW.d剂量给小鼠连续灌喂8周,对试验鼠的摄食量、体重、血液常规和血生化指标、脏体系数以及生殖机能进行了检测,对组织器官进行了病理学检查。研究结果显示,灌喂摄食转基因藻牙鲆的小鼠,其摄食量、体重、血液常规、血生化指标及脏体系数与对照小鼠无显著差异(P>0.05),其生殖机能和肝、肾等组织器官未受损害。表明转基因集胞藻作为牙鲆饲料添加剂不能通过食物链对食鱼生物造成不良影响,是安全无毒的。  相似文献   
98.
温度、盐度及光照强度对海链藻(Thalassiosira sp.)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报道了温度、盐度、光照对海洋硅藻海链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海链藻的适应温度范围比较广 ,从9~27℃都可维持正常生长 ,15~21℃为其适温范围 ;在盐度15~35范围内 ,盐度对海链藻的影响不大 ,在盐度为20时 ,海链藻获得最大的生长率;此外 ,海链藻具有广泛的光适应性 ,在7.5~90μmol/(m2·s)的光照范围内均可正常生长,并随着光强的增加生长率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9.
高度计资料监测日本以南黑潮主轴特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1993年至2001年TOPEX/Poseidon(以下简写为T/P)卫星高度计3条下行轨道的沿轨资料,计算分析了日本以南黑潮主轴的摆动特性,发现在1993年和2000—2001年010轨道上有2次空间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弯曲。黑潮处于平直路径时流速比较大;呈稳定弯曲状态时流速与多年平均值相差不大;而黑潮在两种稳态之间转换时,伴随着流速负距平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0.
节旋藻(螺旋藻)高分子量DNA的两种制备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DNA的简便高效制备方法是研究基因结构、功能及开展其它各项研究的基础。首次报道了针对节旋藻的结构和组成特性而建立的制备节旋藻高分子量DNA的两种方法。其中第一个方法是常规方法,可大量提取纯度较高、分子量达50kb的节旋藻DNA,可用于构建节旋藻质粒库、Southern杂交和PCR操作等;第2种方法是用脉冲电场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制备的DNA片段达数百kb,可用于构建节旋藻噬菌体库、粘粒库、BAC库等,从而为构建节旋藻物理图谱,定位克隆基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