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185篇
测绘学   87篇
大气科学   190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473篇
海洋学   139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1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有机酸溶液与矿源岩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2.
53.
一、工程概况 台州电厂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位于浙江省中部沿海的椒江北岸入海口处,厂区三面环山,南濒椒江,为少占耕地,厂址一部分系开山辟地,一部分为围海造地。海涂地层自第四纪以来由河湖相及海相沉积的淤泥质所组成,其含水量大、灵敏度高、抗剪强度低,沉积物以下的基岩受构造及海蚀影响,起伏很大,致使上。郭沉积物的软土层厚度变化幅度达4到60米不等。  相似文献   
54.
由美国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Carnegie Institution of Washington)的一些学者倡导而开辟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领域,经过较长时间的开创性研究与探索现已处于领先地位,其中许多研究课题是由该所地球物理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承担的。为了满足地质学家及生物科学在内的专门领域和专家们的需要,他们研制出了许多新的仪器和研究方法。生物地球化学这门学科即将列入大学课程。 地质学和生物学的结合,产生了生物地球化学学科,科学家们在此领域对生物组织与有机  相似文献   
55.
宁光武 《山西地质》1990,5(3):281-287
  相似文献   
56.
霍林河矿区17号煤层夹矸的电子显微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慧  贾希荣 《中国煤田地质》1991,3(1):27-29,T002
本文用透射电了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内蒙霍林河矿区17号煤层夹矸做了系统的观察,在 0.l~10μm的数量级上分析研究了夹矸的矿物形成、结构及演化,总结了一组能说明夹矸成因、指导夹矸用途的电子显微学特征。以此为依据,推测该夹矸的物质来源主要为火山灰,可定名为“tonstcin”。  相似文献   
57.
金牙微细浸染型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58.
HUMICAP湿度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的是环境计量仪器的世界性制造厂芬兰VAISALA公司开发的电容式高分子薄膜HUMICAP湿度计。一、传感器结构及测量原理如图1所示,传感器由玻璃基板、下部电极、高分子薄膜、上部电极、导线构成。下部  相似文献   
59.
福建龙岩马坑铁矿床成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坑铁矿是福建最大的铁矿床。近年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所、南京地矿所、长春地质学院、南京大学、福州大学、南京地质学校等单位对该矿床分别进行了工作,对其成因则有接触交代成矿说、复合叠生层状矿床说、陆源沉积热液叠加改造成矿说与海相火山沉积热液改造成矿说。  相似文献   
60.
张之立  方兴  阎虹 《地震学报》1987,9(1):28-36
山西地堑系又名汾渭地堑系,是新生代发育的小型大陆裂谷带,它有着大陆裂谷带的主要特征.本文根据裂谷和地堑是断裂带发展和控制结果的观测事实,应用断裂力学方法研究了山西地堑形成的力学机制.本文提出一个三维力学模式,分析了由断裂带扩展形成地堑的力学过程,并计算了山西地堑的 Z 形图案中的剪切段与拉伸段之间的夹角,该角度的大小与区域应力场方向、原始断裂带深度和长度的比值,以及断裂带周围介质的力学性质等因素有关,同时还发现,拉张区的总体方向总是指向区域主压应力作用方向.因此,可以根据拉张区的总体方向来确定区域主压应力方向;反之,也可以根据区域主压应力方向来判断拉张段的取向.本文同时分析了由地震资料得到的结果并进行了比较.此外,我们还应用本文提出的方法研究了国际上一些有名的地堑,如莱茵地堑、贝加尔湖地堑和北美洲西部的利奥格兰特裂谷等,这些地堑系的拉张区和剪切区的空间分布特征,也能得到较好地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