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75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112.
一次雷暴单体相互作用与中气旋的演变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陶岚  戴建华  孙敏 《气象》2016,42(1):14-25
2013年8月1日,上海位于副热带高压边缘弱垂直风切变的不稳定层结下,午后开始,不断有雷暴新生。在此次强雷暴过程中,生成了三个中气旋;特别是在第二个中气旋生成过程中,雷暴合并后呈现出钩状回波、回波悬垂、中气旋等超级单体的雷达回波特征,还具有标志大冰雹的三体散射长钉特征回波。本文通过分析常规天气观测、双多普勒天气雷达、自动气象站和风廓线雷达等资料发现,前两个中气旋的生成机制为:(1)前期雷暴出流的交汇形成了气旋性环流,加强了低层水平辐合,阵风锋类似锋面的作用促使低层的暖湿空气抬升;(2)在弱垂直风切变的天气背景下,由出流阵风锋导致环境垂直风切变有所增大,改变了雷暴发展的环境,形成了经典中气旋生成的有利环境。此外,超级单体中气旋(第二个)形成过程中,雷暴的合并使得上升运动加强,对流不断发展,增强了雷暴内的旋转程度,从而有利于中气旋的形成。在第三个中气旋形成过程中,由于雷暴中的弱出流被相邻雷暴爆发的下沉气流抬升,在中低层形成出流和人流间的旋转,因而被雷达探测为中气旋。  相似文献   
113.
以健康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为攻毒对象,检测了5株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菌株的毒力特性。结果显示,菌株NUF849、NUF812、NUF701、NUF693和NUF633对牙鲆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3.0×105、1.1×106、4.2×107、1.2×107和2.4×107 CFU/mL。以平板玻璃纸法分别制备5株海豚链球菌的胞外产物,SDS-PAGE分析其蛋白组成。结果显示,5株海豚链球菌胞外产物均存在14、20、27、30、38、46、57和68kDa等主要蛋白条带,而36kDa蛋白条带仅存在于毒力较强的NUF849、NUF812和NUF693菌株。以强毒株NUF849的胞外产物免疫健康牙鲆,并在免疫后28d进行攻毒,取攻毒后存活牙鲆的血清对5株海豚链球菌的胞外产物进行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制备的抗血清可与5株菌共有的46、50、62及88kDa蛋白条带发生阳性反应。以制备的强毒株NUF849和弱毒株NUF701胞外产物分别免疫牙鲆,在免疫后42d以菌株NUF812对免疫牙鲆进行攻毒。结果显示,菌株NUF849和NUF701胞外产物对牙鲆感染的相对免疫保护率分别为32.4%和16.2%。研究结果为揭示海豚链球菌胞外产物的毒力特性和亚单位疫苗候选蛋白的筛选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14.
通过对不同同位素体系测年方法的分析,并结合闽北顺昌镁铁-超镁铁杂岩的系统同位素年代测定结果,提出造山带中变质镁铁-超镁铁岩的年代测定应以颗粒锆石U-Pb法和全岩Sm-Nd等时线法为主,对Rb-Sr、40Ar-39Ar和K-Ar同位素测年结果的应用应持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115.
主 编:涂光炽 副主编:李献华 彭平安 赵振华 裘愉卓 常务编委:沈承德 夏斌 徐义刚 朱炳泉 肖贤明 杨秋剑(专职) 编 委:傅家谟 高山 耿安松 洪业汤 蒋志 李献华 林杨挺 刘丛强 刘东生 卢焕章 欧阳自远 彭平安 裘愉卓 沈承德 沈其韩 孙敏 孙世华 孙晓明 涂光炽 王京彬 吴福元 夏斌 肖贤明 徐义刚 杨秋剑 曾贻善 赵振华 郑永飞 周新民 朱炳泉  相似文献   
116.
早元古代宽甸杂岩的成因: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孙敏  张立飞 《地质学报》1996,70(3):207-222
宽甸杂岩形成于2.3—2.4Ga,是目前较少保留的早元古代火山岩系之一,主要由斜长角闪岩和各类片麻岩、浅粒岩、变粒岩及花岗质岩石组成。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原岩建造相当于一套双峰式火山岩和非造山花岗岩石组合,原始岩浆来源于混染了的亏损地幔源(DMM)或者是DMM和Ⅱ型富集地幔(EM2)的混合地幔源,并具有Dupal异常特征。成因过程的理论模拟计算表明,该杂岩中片麻岩和花岗岩来源于角闪质岩石的母岩浆,经强烈的分离结晶作用形成。其原岩建造形成陆壳拉开向洋壳转化的过渡环境。宽甸杂岩所在的中朝克拉通构造演化与北美地盾、欧洲地台和澳洲大陆不同,曾发生强烈的火山喷溢活动而使其增生。宽甸杂岩形成之前(2.3—2.4Ga)就曾经存在过类似现代板块规模的壳幔对流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117.
长江口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研究: REE和Nd同位素制约*   总被引:14,自引:19,他引:14  
长江三角洲地区第四纪以来堆积了200多米厚的碎屑沉积物,主要由河湖相和滨浅海相组成,构成了多个沉积旋回。选择长江口地区一个320m深的PD钻孔,运用多通道等离子体质谱MC ICP-MS方法,开展沉积物中的REE和Nd同位素组成分析,研究了上新世以来三角洲地区沉积物物源的变化。沉积物中REE和Nd同位素组成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Ce呈弱的负异常,介于0.83~0.99之间,而Eu呈现中等亏损,在0.53~0.73之间变化。岩芯中上新统沉积物中Ce异常变化大,而Eu亏损相对第四系沉积物更显著。143 Nd/144 Nd比值在钻孔中变化较小,介于0.511975~0.5122367之间,平均值为0.512062。相关分析揭示粒度和化学风化对Nd同位素组成影响小。REE和Nd同位素判别图解揭示河口地区上新统沉积物主要来自长江流域中、下游的近源物源区,而第四系沉积物的物源虽然存在一定的变化,但是总体上与上新统沉积物来源明显不同,主要来自更广泛的流域物源区,尤其是长江上游的风化物质被大量输运到河口三角洲地区。在第四纪构造和气候因素控制下,古长江水系具有不同的演化阶段,流域源岩经历的风化作用强度也不同,因此河流沉积物的源汇过程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18.
前寒武纪变质岩区和(或)造山带核部的中深变质岩岩石的结构域常可分为变斑晶域、基质域和后成合晶域三类。利用原位分析技术直接测定岩石薄片中与这三类结构域关系清楚的锆石和独居石不同成因域的年龄的原地原位定年方法,可以有效地确定变质峰期和变质反应的地质时间,因而是建立精细变质年代学格架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19.
原特提斯的消减极性:西昆仑128公里岩体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128公里岩体是西昆仑造山带中一个早古生代的花岗闪长岩体,长期以来一直是研究西昆仑构造演化的重要参考依据。然而由于区域地质资料的不足和研究手段的不同,对该岩体的形成年代、源区性质以及构造背景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本文试图通过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明确128公里岩体的成岩时代和构造背景,进而制约西昆仑的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单颗粒锆石的U-Pb定年结果表明128公里岩体形成于471±5 Ma并含有可能形成于早期岩浆房或继承自源区的490 Ma左右的锆石。128公里岩体富Al_2O_3(15.7%~18.4%),Sr(470~864μg/g)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但相对亏损 高场强元素,相对富集轻稀土且具有低到中等的负铕异常(δEu=~0.7),显示出典型的Ⅰ型弧花岗岩特征。尽管其富集Al_2O_3、Sr、相对低的MgO含量和Y/Yb比值使其非常类似于埃达克岩,但其相对高的Yb(1.92~2.88μg/g)、Y(19.4~34.0μg/g)含量,低的Sr/Y(24.2~37.0)和Zr/Sm(7.3~21)比值以及相对高的初始Sr同位素组成(0.7075~0.7091)排除了消减板块在石榴石稳定区发生部分熔融的可能性。低的氧同位素组成(+5.7‰~+7.4‰)以及Sr-O同位素关系表明该岩体并非形成于地幔来源的岩浆与变质围岩间的同化混染。高的稀土含量、明显的稀土分馏以及相对高的Sr同  相似文献   
120.
建立了同位素稀释技术与ICP-MS相结合的ID-ICP-MS分析方法,成功测量了取自南海北部的滨珊瑚样品中的微量铀,获得0.5%左右的精度。并以此建立南海北部近岸海域的珊瑚U/Ca温度计,其温度精度可达±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