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71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92.
论糜棱岩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糜棱岩是一种具有丰富地质信息的载体,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从显微超微构造,岩石固态流变,动力变质成矿,成岩模拟实验,构造地球化学,造山带运行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等七个方面,较全面的阐述了近20年来糜棱岩岩石学的研究进展情况。并简单列举了一些新成果,诸如浅层次糜棱岩的发现,人工糜棱岩的成岩实验和同位素测年新数据等。同时还指出糜棱岩的微观研究可进一步拓展到壳幔流变学,构造年代学和造成带比较学等这些新的学科研讨上。  相似文献   
93.
破裂压性面力学性质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岩 《地质科学》1978,13(3):265-274
破裂压性面力学性质之转化这一课题,由于在生产实践和理论研究上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广大的地质工作者所重视。本文试图根据野外观察的资料,对这一题课,阐述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4.
柴达木盆地跃进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藻丘灰岩储层特征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柴达木盆地跃进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 (E3 2 )为一套碳酸盐岩与泥岩互层或夹层的地层。研究揭示这套碳酸盐岩形成于滨浅湖环境,岩石类型有陆屑泥晶灰岩、藻团块灰岩、藻泥晶灰岩、颗粒灰岩、藻纹层灰岩及藻叠层灰岩。其中,藻纹层灰岩及藻叠层灰岩 (藻丘 )储集物性极佳并含油,混合水白云化及大气淡水淋溶是该套储层形成的主要原因。特大孔 +(微 )细喉组合、大孔 +(微 )细喉组合是主要的孔喉组合类型。自然电位高负值、视电阻率极高值、过井地震剖面强反射特征是追踪这套含油藻丘灰岩时空展布的重要依据。上述研究成果对跃进地区的油气勘探和开发均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
新疆塔里木北部地区压,扭,张破裂面分维数D值测算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孙岩  勾佛仪 《地质论评》1997,43(2):162-166
本文精测了新疆塔里木北部地区压、张、扭三类不同性质断层断面的起伏高度和长度,利用谢和平及Parisean(1994)的公式,测算了断面分维数D,又由D值测算了粗糙度JRC值,发现压、张、扭三类断层的D和JRC值有明显差别,所取得D值与美国的San Andrees断层的D值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96.
新疆塔里木北部地区压,扭,张破裂面分维数D值测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岩  勾佛仪 《地质论评》1997,43(2):162-166
本文精测了新疆塔里木北部地区压、张、扭三类不同性质断层断面的起伏高度和长度。利用谢和平及Parisean(1994)的公式,测算了断面分维数D,又由D值测算了粗糙度JRC值,发现压,张,扭三类断层的D和JRC值有明显差别,所取得D值与美国的San Andrees断层的D值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97.
论构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构造地球化学是一门介于构造地质学和地球化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的创建是和当代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就国际而言,构造地球化学研究从19世纪索尔贝(H.C.Sorby)提出构造地球化学的萌芽思想,到20世纪60年代范菲(W.S.Fyfe)开拓构造地球化学的基本理论,直到80年代佐勒金(Л.П.зорькин)展开构造地球化学的实践应用,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研究历史阶段。其研究的内容和步骤则包括相关解释、实验模拟、实践应用和基础理论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8.
粤北南雄陆相红色盆地及其紧邻的诸广山高耸花岗岩构成了南岭地区一处独特的盆山地貌景观. 研究表明, 诸广山花岗岩是一个发育在特提斯-古亚洲构造域变质基底之上的多期复式岩体, 具中浅层次热隆伸展构造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 可认为是印支期碰撞造山、燕山期俯冲消减以及大陆内部玄武岩浆底侵和地壳深熔等联合作用的产物; 南雄盆地是一个晚白垩世-古近纪的不对称伸展断陷盆地, 具“北断南超”特征, 其沉降中心由南向北逐渐迁移. 盆山交接带构造运动学研究表明, 其韧性流变层和脆性变形层的运动学指向完全一致, 经历了中深部位韧性伸展变形(局部伴有左旋走滑变形)和浅层部位脆性拉张变形的联合作用, 韧性和脆性变形演化规律揭示该花岗质热隆伸展构造从中深部到浅部是一连续变形的结果, 花岗岩山体和山前的南雄断陷盆地共同构成了一个半地堑式的构造体系. 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诸广山晚三叠世到侏罗纪末的花岗岩体具有相似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SiO2, Al2O3和K2O含量高, 碱质指数>2.8, ANKC值>1.1, 轻稀土富集、稀土总量高, 具明显Eu负异常, 富集Rb和Th, 贫Ba和Nb, 属富钾过铝的钙碱系列S型花岗岩, 指示诸广山花岗岩浆经历了从晚三叠世到侏罗纪末的连续演化过程. 南雄盆地的形成与盆山演化受诸广岩体热隆作用和区域伸展构造的双重制约, 盆地岩层中多处发育的橄榄玄武岩层表明当时拉伸强度颇大. 玄武岩中自形锆石的SHRIMP测年数据(96±1 Ma)为该期构造热事件和盆山演化提供了可靠的年代学制约.  相似文献   
99.
在对碎屑岩、侵入岩中的浅层糜棱岩研究基础上, 拓展到目前很少涉猎的碳酸盐岩碎裂流变的探讨. 以中国东部地区为例, 从韧脆性断裂带、岩石组织结构、碎斑糜棱岩层、浅色应力矿物和摩擦动力变质的角度予以阐述. 以碎斑糜棱岩结构为标志的碎裂流变构造, 是在半还原的构造地球化学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具有特征岩矿组成的冷变质、冷糜棱岩和冷应力矿物的冷型流变组合, 并同区域性构造的发育和中低温矿床的成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0.
本文从大构造演化角度探讨了胶东地区构造演化的四个阶段(单独演化,碰撞对接,盆地形成及后期改造),并从地层建造,构造变劝,岩浆活动及生成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四个演化阶段与古砂金成矿关系;指出了白垩系菜阳组,王氏组和第三系黄县组,尧山组四个构造层为区内主要找矿层位,预测了莱阳盆地东北部和黄县盆地南部边缘地区为今后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