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42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淡水贝类观察——生物阐释水污染和毒理的创新手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淡水渔业是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在产量和产值均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水域生态环境污染形势.与此相适应,自2003年系统性提出以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为专用指示生物的创新性“淡水贝类观察”研究体系(Freshwater Mussel Watch)以来,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国内外的江河、湖泊和池塘等渔业生态环境无机(特别是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胁迫的监测、评价和预警,以及毒理学、污染物积累动力学和水质净化等方面研究.本文梳理了“淡水贝类观察”在被动监测、主动监测及渔业环境研究用模式动物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渔业以及水域生态环境污染的有效监测、评价、保护以及阐释污染毒性机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2.
为分析永久位移型地震动对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文中对单层单跨结构有限元隔震模型分别输入永久位移型及非永久位移型地震动,以探究隔震结构在2种类型地震动输入下的地震响应差别。单层单跨隔震结构有限元模型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相比较非永久位移型地震动,永久位移型地震动作用下隔震层加速度以及位移响应较大。当峰值加速度输入一致时,永久位移型地震动作用下隔震层峰值加速度相较于非永久位移型地震动增大约10%~30%;永久位移型地震动作用下隔震支座最大相对位移相较于非永久位移型地震动增大约10%~40%;随着2种类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增加,隔震结构同一隔震支座的最大相对位移差值呈现出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83.
东营凹陷盐-泥构造的样式和成因机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地震剖面的精细解释为基础,借鉴典型盐或泥构造的研究成果,文中确立了东营凹陷盐-泥构造样式:盐-泥枕构造、盐-泥滚—滑脱断层簇—滚动背斜构造、盐-泥核背斜—拱顶断层簇构造。区域伸展作用下的重力滑动作用是东营凹陷盐-泥构造的主导成因机制。重力滑动作用表现为触发盐-泥层的聚集—隆升和引起薄皮滑脱作用。由此文中将盐-泥构造演化历程划分为盐-泥枕发育期和滑脱断层—盐-泥滚—盐-泥核背斜发育期。最终建立了东营凹陷盐-泥构造的成因-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84.
为了深化对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沉积体系的认识,基于琼东南盆地深水区2D和3D地震资料,发现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发育大量的块体流沉积.通过对块体流沉积进行精细刻画,识别出一些典型的块体流沉积特征:滑移体、陆坡陡崖、搬运块体、残余块体、挤压脊、逆冲断层以及块体流顶部的滞留沉积等.陡倾陆坡上块体流以杂乱反射为特征,地层变形剧烈,而宽...  相似文献   
85.
Over the past several years, a number of hydrocarbon reservoir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the deepwater area of Qiongdongnan Basin, northwestern South China Sea. These oil/gas fields demonstrate that the...  相似文献   
86.
87.
本文以华北五省为研究区,基于1960—2014年小时降水数据建立1、2、3、6、12和24 h极端降水序列,对比分析稳态和非稳态假设下极端降水重现期估计的差异。研究表明:1960―2014年华北不同时间极端降水的变化趋势略有不同,时间越短呈上升趋势的站点越多,1~3 h的极端降水呈上升趋势的站点较多,稳态和非稳态假设下的20~100 a一遇重现期平均差异较大,其中,1 h极端降水的显著上升站点中,二者的平均相对误差达30%~43%;而6~24 h极端降水中,呈下降趋势的站点增多,其中,24 h极端降水显著下降站点中,二者的平均相对误差达-43%~-32%;无显著趋势站点,二者的平均相对误差大部分介于-10%~10%。随着重现期增大,二者差异的不确定性区间增大,不同变化趋势站点表现一致。研究发现,华北地区短历时极端降水强度增加,稳态假设下极端降水的重现期会严重低估。因此,选用非稳态假设估计极端降水的重现期,将降低极端降水的灾害风险。  相似文献   
88.
姜涛 《地震工程学报》1986,8(2):107-108
1.前言地震前兆是非常复杂和多种多样的,但从中仍可找到有规律的部分。人们通常所说的灵敏点,常常能显示较强的前兆信息。这种灵敏点可能对某一地区的地壳应力变化反映较灵敏,利用这种灵敏点所出现的异常可以对未来地震发生的范围、时间和震级作出预报。本文以马17井为例来说明目前用单井进行地震的短临预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9.
河北省任邱县鄚_1井出油与地震的关系越来越引起地震工作者的重视。本文收集了鄚_1井自唐山大震以来的出油资料,经过分析研究,认为鄚_1井出油与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0.
近年来用高温自流井动水位异常预报地震的工作有了不少进展。高温自流井动水位震前短临异常明显,异常幅度较大,其在地震预报中的作用已被很多地震地下水工作者所重视。但动水位观测井装置比较复杂,管路有腐蚀、结垢等问题,目前尚没有找到较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