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25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象山港水交换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验证良好的三维斜压潮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以溶 解态的保守性物质为示踪剂,建立对流-扩散型的海湾水交换数值模型,计算了象山港水体半交换时间和平均滞留时间,并研究了斜压动力对湾内外水交换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象山港水交换速度的区域性变化较大,水体半交换时间和平均滞留时间由象山港口门向湾顶逐渐增加,口门附近半交换时间在5d以内,平均滞留时间为5~10 d;湾顶水交换速度缓慢,水体半交换时间为30~35 d,平均滞留时间为35~40d。斜压动力对狭湾外段水交换影响较弱,对狭湾内段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以舟山螺头水道海域为重点研究区域的平面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模型对螺头水道海域2005年1月的悬沙场进行了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进行比较,二者吻合较好,模拟结果分析表明:螺头水道内含沙量由西至东逐渐减小,涨落潮主流流路的差异使得水道内存在两股相反的悬沙净输运趋势,但总体净输沙方向为落潮流方向;含沙量与涨落潮流过程密切相关,水道内以平流输沙作用为主,沉降及再悬浮作用小,是长江口及杭州湾向外海输沙的主要通道而非主要沉积区域.  相似文献   
13.
港湾海洋环境监测站位布设方法研究——以象山港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在水质污染物扩散模拟的基础上结合港湾生物、水质、水团、水动力等分区特征,确定港湾监测代表单元,结合质心点计算方法,建立港湾海洋环境监测站位优化布局方法,并在象山港进行示范。结果表明:(1)象山港作为典型半封闭港湾,水交换能力较差,水团分布相对均匀,根据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水质模拟结果及港湾生态分布特征,象山港分成9个区,各区内主要水质指标及生物生态特征基本一致。(2)采用质心点计算方法,在象山港9个区及区间(分界线)共设置16个代表性站位,各站位可作为象山港落潮时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温、盐、生物等指标的监测站位;(3)站位优化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前后2组数据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优化后的16个监测站位能较好地代表象山港海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其所表征的监测信息量与现有监测站位的信息量等效。  相似文献   
14.
长江口冲积岛岸滩剖面形态和冲淤规律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根据海岸带和海岛两次调查的实测资料和水下地形图,用动力地貌学方法对长江口三岛岸滩剖面的形态和冲淤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汊河口冲积岛岸滩有“江岸型”、“洲头型”和“潮滩型”三种基本类型;河槽变迁导致“岸滩发生数年周期的变化,岸滩的季节性变化受风、海面、潮差和含沙量等多种因子影响,台风和寒潮则引周期更短的“风暴旋回”,受植被保护的沼泽滩面的冲淤过程与光滩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5.
舟山群岛峡道潮滩动力沉积特性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潮滩研究是现代河口海岸学研究中一直受到重视的重要方面,自德国学者Hantzschel[1].  相似文献   
16.
象山港分区水交换数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姚炎明  彭辉  杜雅杰  刘莲 《海洋学报》2014,36(1):126-130
在验证良好的三维斜压潮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将象山港划分成7个海区,以7种不同的溶解态保守性物质为示踪剂,建立对流-扩散型的海湾水交换数值模型,采用关联矩阵法来描述各区之间以及各区与外海之间的水交换特性。通过不同示踪剂的浓度分布,计算了15、30、45、60和80d的水交换矩阵。由各时刻水交换矩阵可知,在象山港的7个子区中与湾外水的水交换速度最快的为Ⅰ区,最慢的为Ⅶ区。Ⅲ区(西沪港)、Ⅵ区(黄墩港)和Ⅶ区(铁港)内水体与湾外海水之间的水交换速度缓慢,但与区域外水体之间的交换速度要明显快于其他几个海区。从水交换矩阵可以看出西沪港、黄墩港和3个内港之间相互交换的海水量很小。  相似文献   
17.
乐清湾悬沙输移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乐清湾海区特征测站实测资料为据,运用机制分解法将悬沙净输移通量分解成多个动力项并讨论不同区域悬沙输移的时空分布特征,认为潮泵输沙在湾内贡献均较大,在浅滩附近占明显优势,垂向净环流输沙在小潮期中,内湾作用显著,平流输沙在开阔水域及中湾深槽起主要作用.从余流分布、流速与含沙量的相位关系、垂向余流结构与悬沙浓度垂向梯度变化...  相似文献   
18.
乐清湾北港区溢油轨迹的分形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恩慧  姚炎明 《海洋通报》2013,32(4):460-466
在验证良好的区域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采用“油粒子”方法的溢油模型,包含油膜的拓展、漂移和扩 散等过程。模型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求解粒子的平流过程,采用分数布朗运动产生non-Fickian 扩散来模拟油膜拓延。在 此基础上,对乐清湾北港区溢油风险进行预测模拟,分析在潮流和风不同作用情况下油膜的漂移轨迹和对周围敏感区的影 响。  相似文献   
19.
深水港港址选择涉及自然、经济、技术、社会与区域、环境保护、供应、军事、国家安全和政治等多因素,为使深水港港址选择更具科学性,需进行定量综合评价。由于深水港港址选择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界限的模糊性,本文主要推荐模糊综合评判法,并以舟山市30~35万吨级深水港址的选择为例。  相似文献   
20.
金塘水道南岸西口建有中石化镇海炼化公司算山码头区和北仑港电厂两大工程,其中镇海炼化公司共建有25万t、5万t级及其它码头5个,最东侧为25万t级原油码头,与北仑港电厂取排水口毗邻。此码头东侧距电厂取水口130m,而电厂排水口位于该码头侧后方约860m。电厂采用明渠排水方式,排水通道会在低潮位时直冲码头工作平台。1998年曾发生25万t级船舶系泊作用时断缆使船舶产生漂移的险情。研究断缆导致船舶产生漂移的原因的同时,并提出了对策措施以确保船舶安全系泊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