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数据是岩石圈结构研究的重要资料,然而由于地学数据本身的多来源、多学科、海量等特点阻碍了数据的共享,而GIS技术恰好以强大的多学科交叉和空间数据处理功能为数据发布提供了新的途径。在GIS中信息的显示和分析方法都取决于地理信息数据模型,因此在利用GIS技术建立数据共享平台时,建立一个符合数据体查询和分析要求的数据模型尤为重要。笔者对几种空间数据存储方式和主流的空间数据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结合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数据的特点,以Geodatabase为基础建立了一个数据模型,为数据发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2.
腾冲火山地热构造带空气钻探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烨 《地质与勘探》2013,49(3):528-533
腾冲火山地热构造带地层破碎、漏失、缺水严重,传统的钻井液循环体系建立需要大量工程用水。为此,钻探成本和效率将是突出问题。针对项目区地层和环境条件,结合"云南腾冲火山地热构造带科学钻探工程"项目,在上部由气孔状玄武岩、火山灰、致密玄武安山岩交替互层的复杂地层中进行了空气钻探试验。当无法建立循环体系时,采用"空气顶漏"钻进工艺,可以实现空气正循环取心钻探和大口径空气潜孔锤扩孔钻进,并且岩心采取率和质量得以保证。与其它方法相比可以解决无水地区的钻探问题,同时,具有效率高、成本低、钻孔质量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43.
校园是师生活动的主要场所,为研究不同下垫面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在广东海洋大学湖光校区选取三种不同性质的下垫面,开展夏季小气候观测与数值模拟。利用 Origin、SPSS 和 ENVI met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研究结果表明:(1)在校园现有的绿化和建筑布局下,风对小气候的影响较大;夏季无降水时,通风条件差的少遮荫草地温度高、湿度低,舒适感较差。(2)合理密植高大的绿化林,可以有效降低夏季地面温度。(3)ENVI met 模型在热带稳定变化的天气条件下模拟效果较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校园内区域小气候特征,其模拟结果可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化和师生出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4.
本文采用1981~2010年夏季5~10月逐日的(10°S~50°N,40°E~160°E)范围内向外长波辐射OLR(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资料和850 hPa层纬向风速资料(简称U850)作经验EOF(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分解,重新计算北半球夏季大气低频振荡BSISO(Boreal Summer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指数,并分析了其演变特征及其对华北夏季降水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在北半球夏季印度洋—西北太平洋地区存在两种明显的低频信号,一种是BSISO1,空间分布呈西北—东南倾斜状,从热带印度洋向东北方向传播,振荡周期约为45 d;另一种是BSISO2,空间分布呈西南—东北倾斜状,从西北太平洋向西北方向传播,振荡周期约为20 d。(2)BSISO主要是通过影响大气环流和水汽输送来影响华北夏季降水过程。在500 hPa层,BSISO信号会造成华北地区东部副热带高压位置南北移动和强度发生变化来影响华北夏季降水;在850 hPa层,BSISO信号会通过伴随的气旋性或反气旋性异常环流影响向华北的水汽输送来影响华北夏季降水。(3)虽然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MJO(Madden-Julian Oscillation)信号在全年都存在,但其变化在冬半年尤其冬季振幅最大,在夏季最小。BSISO信号变化在夏半年尤其夏季振幅最大。因此,利用热带大气低频信号开展延伸期降水过程预测,冬半年可以重点考虑MJO的影响,夏半年重点考虑BSISO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高锐 《中国科学D辑》2001,31(Z1):66-71
3种深地震探测方法的调查结果, 揭示了青藏高原北缘碰撞变形的深部过程.发现沿青藏高原北缘, 正在发生大陆岩石圈的会聚碰撞作用. 大陆岩石圈板块正向碰撞变形的深部过程不同于斜向碰撞变形的深部过程. 研究还发现, 青藏高原南、北两缘碰撞变形的深部过程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6.
介绍了海底表层底质探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该系统在沿岸测量中的应用。该系统实现了水深测量和底质探测的一体化,特别在底质探测方面由人工采样判断跨越到走航式自动化判断,提高了外业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7.
在对低熟烃源岩萜类标志物的研究中,监测到一些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其分布型式可分为4类:A型——具有高丰度的五环三萜烯;B型——具有高度的C~*藿烷;C型——以具有相对高度的重排藿烷和30-降新藿烷(C~*Ts)为特征;D型——则以C~*-未知三萜烷UCT2和相对较高含量的C~*藿烷为特征。这些五环三萜类的分布型式受生源、成岩环境和成熟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差异较大,因而可以提供有关烃源岩的地球化学信息。结合源岩的其他地球和化学特征推测,A型表明源岩处于成熟度极低的演化阶段;B型、C型表明源岩形成于弱氧化至弱还原条件下;D型则表明源岩与半咸水—咸水的强  相似文献   
48.
华北农牧交错带冬季降雪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冀  何丽烨  张雪梅 《地理学报》2015,70(9):1363-1374
基于华北农牧交错带冬季227个台站(1961-2012年)逐日降雪资料,采用多种统计诊断方法分析了冬季降雪的时空特征以及与环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初冬降雪高值中心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在冬春之交时,降雪高值区移至华北南部。1960s和1970s为不同等级降雪的偏多时段,降雪的高值中心由内蒙西部(1960s)东移至河北、山西大部(1970s)。2000s以来大雪在山西、河北的北部地区最为显著,其次是呼伦贝尔地区。降雪频次的变化上可以发现,各区的大雪频次均呈减少趋势,其中Ⅵ区减少的趋势最为显著。在降雪偏少的时段(1980s、1990s)水汽输送较弱,呈西北—东南向;而在其他年代水汽输送较强,近10年水汽输送呈东南—西北向。在年代际上降雪总量与气温、AO指数呈反相关,而中等以上降雪量与气温和AO指数在内蒙古东北部大兴安岭、太行山脉等高海拔地区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9.
在滇中易门-罗茨断裂带以西前人划分的昆阳群美党组中发现了大量的中酸性凝灰岩。采用锆石激光剥蚀法(LAICP-MS)对易门县铜厂一带的英安质凝灰岩、石英晶屑凝灰岩进行了年龄测定,获得锆石U-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842±26Ma(MSWD=7.6,n=29)和1860±25Ma(MSWD=2.5,n=11)。2件样品的锆石Th/U值为0.2~1.0,且均具清晰的振荡环带结构,为岩浆成因锆石。该套凝灰岩产于一套厚度超过1000m的火山-细碎屑岩组合中,其下发育厚约800m的黑色板岩-碳酸盐岩组合,表明滇中易门地区存在厚度超过2000m的古元古界。此年龄值与全球性的Columbia超大陆事件一致,所以,在进行Columbia超大陆重建时需要充分考虑扬子陆块的位置及意义。  相似文献   
50.
姜烨 《地理教学》2014,(10):19-21
正"台湾省"是人教版地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地位很重要,既是学习香港澳门的延伸,又为学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提供方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典型的案例,体现地理学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强化区域学习的一般方法,为高中学习打好基础。初二学生从思维发展特点上看,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明显增强了,但形象思维并未减弱,能够通过分析资料,进行想象、推理、阐述观点。本校学生地理学科能力一般,但求知欲强,乐于接触有挑战性的问题,乐于展示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