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131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华北中、新生代玄武质火山岩和基性脉岩携带的地幔橄榄岩捕虏体中橄榄石和/或橄榄石捕虏晶系统的组成填图显示华北东部中、新生代岩石圈地幔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和不均一性。这与通过岩石圈地幔源基性岩石的地球化学反演获得的华北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时空不均一性及其块体特征完全一致。太行山和鲁皖地区新生代岩石圈地幔的差异演化主要反映古老地幔橄榄岩与熔体相互作用时熔体性质和来源的不同。同时,橄榄石 Fo 填图还揭示了郯庐断裂对华北东部中、新生代基性岩浆活动及其岩石圈地幔演化的重要制约作用。而且,华北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减薄后尚存古老岩石圈地幔残留。因此,华北东部岩石圈减薄的整体拆沉模式很难成立。  相似文献   
262.
我国东北及其邻区如蒙古国南部、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朝鲜半岛等地区分布有大量的中生代火山岩.作为产生在古生代古亚洲洋构造域和中生代古太平洋构造域两大构造转换区域内的地球深部样品,这些火山岩为该区的构造演化研究以及导致这些大规模火山作用的地球动力学背景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条件和机会.  相似文献   
263.
1.引言在自然条件下,用冰核气溶胶对过冷云的催化,并不常常得到明确的结果。这似乎不仅是由于被播撒云的物理条件的差别,也是由于所用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引起的。按Gorbunov等(1976年)对很多试  相似文献   
264.
预报部预报科收集雷达的数字化回波资料,用于预报分析等方面。这种资料量相当大。为了在有限的磁盘容量中保存尽可能多的图象,开发出了一种压缩资料的有效方法。利用实际的雷达回波来调查资料压缩特性,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可将原有的资料压缩到二分之一至数十分之一。  相似文献   
265.
铷是重要的"关键金属"矿产资源,是未来各国资源争夺的焦点。虽然我国铷矿资源总量丰富,但主要为低品位难以加工利用的花岗岩型铷矿床,而以铁锂云母、锂云母和铯沸石等作为矿石矿物的高品位易加工花岗伟晶岩型铷矿床非常有限。因此,富铷花岗岩及相关铷矿床的形成过程、元素分异机制以及铷在不同矿物相中的赋存状态和控制因素是铷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和找矿工作的关键。本文在对花岗(伟晶)岩铷矿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简介中亚造山带东、西段典型天河石花岗岩及相关铷等稀有金属矿床的主要特征和时空分布,并对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本文认为,中亚造山带是全球最重要的天河石花岗岩和相关稀有金属矿床成矿域,其西段大量发育三叠纪天河石花岗岩,而东段大量发育晚侏罗至早白垩世天河石花岗岩。两者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分别与古亚洲洋向古特提斯洋构造域,以及古亚洲洋向古太平洋构造域的巨大转折相对应,铷等稀有金属成矿潜力巨大,值得开展深入的年代学、岩石学和矿床成因研究。  相似文献   
266.
大菱鲆精子运动特征与精液pH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精液质量与pH的关系及甘油对大菱鲆精子激活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分析检测了威海和烟台4家大菱鲆育苗场(A、B、C、D)的精子质量。研究发现,不同育苗场的大菱鲆精子活力存在显著的差异,A2A1DCB,精子预测寿命分别为11.7、7.1、6.8、4.6、3.3 min,所取精子的质量的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大菱鲆精子运动特性与精子活化率相关性显著,其中精子活化率与平均曲线运动速度、平均直线运动速度、平均路径速度、精子头侧摆幅度、精子平均鞭打频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运动直线性、运动摆动性、运动前向性等参数无显著相关性;大菱鲆精子运动特性受pH影响显著,精液pH与平均曲线运动速度、平均直线运动速度、平均路径速度、精子头侧摆幅度、精子平均鞭打频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运动直线性、运动摆动性、运动前向性等参数无显著相关性。同时还发现,精子活化率高、寿命长的大菱鲆精液pH偏弱碱性(pH=8.0),即大菱鲆精子适宜在弱碱性环境中活动。除此之外,向激活海水中加入梯度甘油(0.1、1、10、100、500、1 000 mmol/L),发现可以显著提高大菱鲆精子寿命,其中甘油浓度为100 mmol/L时,精子寿命延长至15.17 min±0.29 min,推测甘油在精子激活后可能被精子吸收并氧化分解提供能量。  相似文献   
267.
位错理论是现代地震学中计算地球内部位错源引起的地表变形的重要理论模型。诸多学者对准静态位错理论模型进行了研究,其中大量工作是在前人给出的基本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回顾了位错理论模型的基本物理方程,包括平衡方程、本构关系和泊松方程,并分别推导了无自重、不可压缩、自重可压缩的地球模型下的通解。给出的基本解可以用于进一步理解和计算一维径向分层的地震变形问题。  相似文献   
268.
中、新生代火山岩年龄测定中的几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近20年的工作积累, 本文了介绍中、新生代火山岩年代学研究中 不同测年方法的适用性及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还特别介绍了近年来在年轻火山岩年龄测定方面的一些最 新尝试,并利用一些成功的实例加以说明。指出各个测年方法都有其长处,也有其局限性。随着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引用,在中、新生代火山岩研究中已经有可能采用多种方法的综合对比研究,以求得到真实可靠的年龄结果。  相似文献   
269.
采矿、水库蓄水等人类活动可能伴随地震的发生,其突发性和破坏性会对公共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威胁。本文围绕国内外矿震、水库地震等非天然地震事件的公共服务需求和相关部门的应急处置措施进行调研分析,发现对于不同类型的地震,公共服务需求存在差异,归纳得到以下针对地震部门和相关单位的应急处置对策建议:震前,完善和落实应急预案,提升建(构)筑物抗震设防等级,规范相关企业行为;震时,判别地震类型并核准地震信息,多部门联动开展应急响应,完善灾情收集渠道;震后,注重科普宣传和舆论疏导。平震结合,多方协调,可有效应对非天然地震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