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69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3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王艳姣  高蓓  周兵  姜彤  龚志强  司东 《气象》2014,40(6):759-768
2013年,全球气温持续偏高,与2007年并列为第六个最暖年份,其中气温异常偏高的地区主要位于澳大利亚、北美洲北部、南美洲东北部、非洲北部以及欧亚大陆的大部地区。年内,赤道中东太平洋基本维持弱冷水状态,北极海冰范围仍处于记录中最低水平之一,而南极海冰范围则创历史新高。受大气环流异常以及海洋和海冰等外强迫因子的共同影响,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显著的气候异常和极端事件,年初寒流和暴风雪袭卷亚洲、欧洲部分地区和北美洲,澳大利亚出现了极端高温天气;6—9月中欧、亚洲和北美洲部分地区遭受暴雨洪涝的袭击,期间北半球大部地区则发生了极端高温天气;6月以来多个强台风袭击东亚、东南亚和北美洲东海岸。分析指出,大气环流异常是上述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的直接原因,而太平洋海温异常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对大气环流异常产生重要影响。此外,在全球升温的过程中,伴随着气温平均值和变幅增大,致使发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概率增加,这为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异常天气提供了有利的气候背景条件。  相似文献   
82.
在地球物理参数反演中,观测的物理场量,例如波场中的位移或电流场中的电位,对于介质参数的偏导数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采用自伴随算子和格林函数的方法给出了弹性波场和稳恒电流场问题的Frechet导数解析式。该式表明,Frechet导数可由格林函数G及其梯度△G求得。把任意场源正演问题的解和Feechet导数的计算统一起来,并提出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任意背景场下的格林函数,从而得到Frechet导数的数值解。文中以稳恒电流场问题为例,给出了直流电法视电阻率偏导数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83.
云迹风资料同化对暴雨预报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文中运用MM5对 1998年 6月 13~ 14日长江中下游一次暴雨强降水进行了数值模拟及云迹风资料同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云迹风资料同化能有效地改善高空风场质量 ,修正控制试验中模式高空风场对中纬度高空西风急流前沿西风强度的描述 ,使得模拟的暴雨强度与实际降水分布更加接近。分析认为在暴雨预报业务和科研中 ,云迹风资料的使用可有效地改善高空风场分布 ,对提高降水预报质量是一个有效途径 ,值得进一步尝试  相似文献   
84.
北京降水概率预报业务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周兵  雷振发 《大气科学》1998,22(3):336-342
在数值模式输出产品和实时天气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北京地区两个降水级别(分别为≥0.1 mm和≥10.0 mm)的客观降水概率预报方程,并制作主观降水概率预报。同时分析概率预报的经济价值,最后对主客观预报结果进行比较及质量评估,给出预报概率值与实际观测相对频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5.
顾连兴  周兵  张文兰 《矿床地质》1998,17(Z4):675-678
矿石结构和电子探针成分研究表明,福建梅仙铅锌矿区闪锌矿中的黄铜矿产生体,除了形成高度分散的乳滴外,还呈棒条状、蠕虫状和叶片状沿闪锌矿的解理和双晶界面分布。这种交生体除了部分可能是出溶产物外,主要应是黄铜矿交代闪锌矿的产物。交代过程中由溶液带入的不仅有铜,而且还有铁。当交代热液前锋在硫化物矿床中不断向前推进时,锌和铅不断深解而铜不断沉淀,于是先存的硫化物矿体便不断受到带状提炼。因带状提炼而发生再活化转移的锌和铅,在环境物理化学条件发生改变时便重新沉淀,从而在梅仙矿区上方形成了贫铜的锌-铅矿体。  相似文献   
86.
报道利用盐化工废弃物高低温盐制取无机阻燃剂氢氧化镁和具有广泛用途的氟硅酸钠的几种新方法。本文采用沉淀法,使高低温盐中的Mg2+、Na+得以有效的利用,其利用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87.
长江梅雨的长期变率与海洋的关系及其可预报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最新发布的梅雨国家标准资料,以长江区域梅雨为代表,在分析区域梅雨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的基础上,从海洋外强迫影响因子角度探讨了梅雨的可预报性来源,进一步综合海洋背景变率和预测模型回报试验讨论梅雨异常的可预报性。结果表明:(1)长江梅雨呈现周期为3-4、6-8、12-16、32、64 a的多时间尺度变化分量和长期减少趋势。其中,3-4 a准周期变化是梅雨异常变化的主要分量。梅雨的干湿位相转变受12-16 a的准周期变化调制,极端涝年易出现在12-16 a准周期变化湿位相和3-4 a变化分量峰值位相叠加的情况。(2)长江梅雨的各准周期变化分量有不同的海洋外强迫背景,是梅雨可预报性的重要来源。与时间尺度较短的年际变化分量相关联的海温关键区主要分布于热带,而与时间尺度较长的年代际或多年代际变化分量相联系的海温关键区则来自中高纬度。3-4 a准周期变化分量的海洋外强迫强信号随季节变化由前冬的ENSO(厄尔尼诺-南方涛动)转为春末夏初的印度洋偶极子(IOD)。6-8和12-16 a年准周期变化分量的海洋强迫关键区主要位于太平洋。准32和准64 a周期振荡则受北太平洋多年代际变化(PDO)和北大西洋多年代际变化(AMO)的共同影响。梅雨的长期变化趋势则与全球变暖背景及以PDO为代表的年代际海洋外强迫因子相联系。(3)尽管梅雨异常与ENSO的正相关关系呈现减弱趋势,但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梅雨异常年际变化分量的可预报性有所增大。(4)将梅雨各变化分量作为预测对象分别建模,进一步构建梅雨异常预测统计模型。采用该模型对近5年梅雨预测进行独立样本检验,有较好的回报效果,验证了梅雨异常年际分量可预报性的稳定性以及基于多时间尺度分离建立梅雨预测模型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8.
自从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以来.印度的大量地壳物质向欧亚大陆的地壳和上地幔挤入.寻找这些物质储藏的处所是了解大陆碰撞过程的关键.利用地震波层折成像方法.研究三维地震波速的结构,可为发现青藏及其邻区地壳和上地幔的异常物质提供证据.本文引用并分析地震面波和体波的层析成像结果.提出印度次大陆向欧亚大陆挤入的新模式,它不仅符合地震波速度数据,而且也和地质及地球物理现象相匹配.印度次大陆向欧亚大陆挤入的新模式可归纳如下:(1)印度次大陆的地壳向青藏的下部地壳挤入,而不是向青藏的地壳底部或上地幔的软流层挤入;(2)增多的青藏下地壳物质沿破裂的地壳底面,向东部邻区(青川滇)的上地幔软流层下插;(3)青藏中部及川滇上地幔较轻的热物质分别自地壳底面涌入地壳中;上涌物质可以达到地表附近(青藏中部)或是达到25km 深度的中地壳(川滇).视不同地区条件的不同而异.地表的张性构造和热物质的上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9.
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国家,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半年,4—9月的降水量约占年总量的80%,中东部主要雨带的位置随着季节的进程南北移动,进而影响中东部地区旱涝分布格局。2020年汛期(3月28日-9月8日),我国天气气候形势异常复杂,随着夏季风的加强,主雨带向北推进,受降水量偏多影响,我国中东大部地区出现了阶段性的洪涝,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松花江、太湖流域的降水量均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其中长江和黄河流域6—8月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最多,淮河和太湖流域为次多。  相似文献   
90.
1夏、秋欧洲遭遇极端强降水2021年7月上中旬,欧洲中西部出现极端性强降水,德国部分地区日降水量为100?150毫米,超过当地常年7月总降水量。德国中部山地日降水量达162毫米,波恩-科隆气象站最大日降水量达88.4毫米,打破了该站的历史纪录。英国伦敦部分地区90分钟降水量接近80毫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