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95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中卫及周缘地区位于阿拉善地块、华北板块、北祁连加里东造山带之间,该区上古生代受区域构造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影响,地层发育与华北地区有较大差异。通过收集整理3条野外实测地质剖面及19条剖面资料,根据剖面岩性、沉积结构、构造、沉积旋回等,对中卫及周缘地区石炭纪岸线变迁、沉积范围、主要海泛期沉积体系及沉积相的纵向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将研究区石炭系地层划分为三角洲、堡岛、碳酸盐岩台地、浅海4类沉积体系。早石炭世早期,南秦岭洋的海水开始入侵研究区南部,沉积范围呈狭长带东西向展布;早石炭世晚期海侵范围逐步向北、向东扩大,于早石炭世形成由阿拉善古陆、鄂尔多斯、北祁连围成的祁连海沉积区。早石炭世海水较深,沉积物以厚层灰岩为主,碳酸盐岩台地和堡岛沉积体系较为发育。晚石炭世海侵继续向北、向东扩大,晚石炭世晚期研究区祁连海与华北陆表海在中央古隆起北部汇合;早二叠世早期,中央古隆起没于水下,祁连海与华北海已广泛连通。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早期海平面变化频繁,海水较浅,沉积物以碎屑岩为主并夹有灰岩,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堡岛沉积体系以及浅海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112.
闪电哨声波是一种重要的电磁波动,了解其传播特征及传播过程有助于揭开圈层电磁耦合机理.从卫星观测资料识别闪电哨声波通常需要将原始电磁波形进行滤波处理再转化为时频图像,最后采用目视方法识别图像中的色散状形态,整个过程消耗大量人机时间和内存资源,不能满足张衡一号(ZH-1)卫星观测的海量电磁场数据处理的需求.针对该问题,鉴于...  相似文献   
113.
114.
大姚六苴铜矿床小河-石门坎矿段地层地球化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姚六苴铜矿床是楚雄红色盆地中砂(页)岩型铜矿的典型代表.其中小河-石门坎矿段主要分布白垩系,矿体严格受地层控制.根据该矿段7个钻孔揭露的地质信息,总结了剖面上地层颜色的交替变化规律.通过对白垩系不同层位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阐述了浅色层、紫色层元素的变化特征,提出了具有矿化指示意义的元素组合为Cu-Hg-Ag-Sn-Zn-As-Sb-Mn,为深部找矿预测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5.
周俊朋  吴鹏  韩润生  郭忠林  王雷  龚红胜 《地质通报》2019,38(11):1899-1911
高家阱勘查区位于云南会泽铅锌矿床北东侧,是矿山厂断裂NE向延伸的有利成矿地段。在1∶5000构造地质填图基础上,结合典型构造面力学性质分析,认为高家阱勘查区受NE向矿山厂背斜、矿山厂断裂控制,NE向左行压扭性层间断裂是矿体赋存的有利部位。印支晚期,在NW—SE向应力持续作用下,形成NE向牵引褶皱,构成高家阱控岩控矿构造格架——逆冲推覆构造,为成矿流体的运移提供通道。通过蚀变指数计算,提取肉红色粗晶白云岩、米黄色粗晶白云岩、灰白色粗晶白云岩蚀变信息,划定3个强蚀变地段。通过构造地球化学因子分析,绘制Pb-Zn-Cd-Ag、As-Sb-Hg元素组合异常图,提取异常信息并圈定4个主要异常区。除石炭系外,异常还分布在震旦系、泥盆系,具多层位找矿潜力。综合控矿构造-矿化蚀变-构造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组合,提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16.
设计了一款三通道地震波信号发生器,该发生器的整个系统由波形输出与频率脉冲计数两部分组成,其中波形输出可分别产生常规波形、存储波形和地震波形信号。应用和测试结果表明,该地震波信号发生器能基本满足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17.
考虑深度效应的超长单桩荷载传递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鹏  龚维明  梁书亭 《岩土力学》2007,28(6):1265-1268
考虑到目前的超长桩的桩侧荷载传递性状研究,基本上还是基于短桩理论,提出了考虑超长单桩桩侧摩阻力的深度效应的单桩荷载传递函数,并且将荷载传递法和有限元方法结合起来,采用该荷载传递函数来模拟单桩的桩侧荷载传递规律。用反演方法得出了该荷载传递函数的参数。算例表明:考虑深度效应的计算结果比不考虑深度效应的计算结果稍偏大,且与实测值更为接近,其结果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18.
吴鹏 《岩土力学》2007,28(8):1744-1748
针对在总结目前的群桩可靠度设计理论完全是基于承载力,提出了对于超大超长群桩基础采用基于沉降的可靠度设计概念,其中沉降计算模式考虑了桩身压缩以及桩端刺入量。在讨论了计算参数的分布规律后,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了可靠度指标的计算。通过一个算例表明,荷载水平增加会导致群桩可靠度指标急剧降低;可接受位移增加,可靠度指标增大,但这种趋势逐渐变缓。  相似文献   
119.
《章丘市地名志》经近二十年的笔耕墨耘终于出版发行。该志是山东省章丘市第一部地名专著。它详细记载了全市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区划和居民地、人工建筑物、自然地理实体、具有地名意义的企事业单位以及名胜古迹、纪念地、游览地等五大类地名的标准名称、汉语拼音、地理方位、名称来历和含义、历史沿革等地名要素。同时 ,多角度、多侧面地对章丘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展示。《章丘市地名志》为16开精装本 ,收录行政区划和居民地等各类地名1318条、地图24幅、照片44帧、约50万字。由章丘市地名志编纂委员会编…  相似文献   
120.
1980—2012年河北省及邻区测震台网地震记录,使用了河北省南部及邻区(34.0°—38.0°N,112.0°—118.0°E)63个固定地震台站和4 540个地震事件,得到27 709条P波到时数据,采用速度结构与地震位置联合反演的方法,获得研究区内地壳P波三维速度结构,重新确定中小地震震源位置。速度结构揭示:研究区域内地壳的P波速度结构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在10—25 km深度上横向不均匀性更加显著;大地震基本发生在速度异常体或高低速交界区域。地震重新定位结果显示:地震P波走时均方根残差(RMS)从1.68 s降到0.82 s;地震呈明显条带状分布,震源深度与地质构造年代具有一定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