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9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分别从质量控制级别、有效数据完整率、是否均一等方面考虑,选取安徽省51个气象站1981—2020年逐日10 min最大风速和2006—2020年逐日极大风速资料,基于最大风速资料应用阵风系数法构建1981—2005年极大风速,得到1981—2020年极大风速的长时间序列数据;对风速资料进行拟合适度检验,估算了安徽省不同重现期最大风速和极大风速的时间变化以及空间分布,并对极大风速序列延长前后重现期估算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 利用阵风系数法构建的极大风速数据可信,可为因缺少长时间序列的极大风速观测而无法进行50年或者更长重现期估算提供参考;(2) 1981—2020年安徽省历年最大风速强度为12.38 m/s,极大风速强度为20.55 m/s,均为皖南低矮山区的风速值较低,沿江西部及江淮之间中部处于相对大值区;(3) 30年重现期最大风速为12.09~27.23 m/s,50年为12.64~29.01 m/s,均是石台站最小,桐城站最大;30年重现期的极大风速为23.51~39.56 m/s,50年为24.58~41.93 m/s,均为池州站最小,桐城站最大;(4) 短期的观测资料会降低重现期估算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2.
水体中有机磷农药分析方法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机磷农药是应用最广的一类农药,其对环境特别是水体的污染已引起高度重视,其测定方法多种多样,本文旨在对各种方法作以综述。1 水体环境中有机磷农药的来源与分布 有机磷等农药喷洒在作物上时一般只有10%~20%附着,其余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和漂浮在空气中,  相似文献   
43.
研究海洋地质、水文地质的沉积环境,常需判别沉积地层属海相、陆相或海陆过渡相。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指相标志的研究。本文试从地球化学角度,运用沉积磷酸盐法(S.P.M.)对珠江口现代沉积的海、陆相环境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4.
天然成因的高氟地下水是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和饮用水安全问题。前人对高氟地下水的形成过程已开展了大量研究,但是对于高原盆地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不同类型含水层组(第四系松散层含水层、基岩裂隙或岩溶含水层以及新生代古近纪以来的碎屑岩含水层)高氟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过程尚不明确。本文以化隆—循化盆地为研究区,通过采集、测试研究区内的各类地下水样品,分析研究区内不同类型含水层中地下水的化学特征及同位素特征。结果表明,高氟地下水(1.007.73 mg/L)主要分布在沿黄河的河谷区域和巴燕低山丘陵区域的泉水和潜水中以及深部的承压水中,在垂向上高氟地下水无明显分布规律。接受黄河水入渗补给的河谷潜水中氟离子浓度较低,补给黄河的河谷潜水中氟离子浓度较高。贫钙富钠的弱碱性苏打型水有利于地下水中氟的富集。泉水和潜水中氟主要来源于萤石的溶解,而承压水中氟除了来源于萤石外,还来源于其他含氟矿物。对于潜水和第四系松散层泉水,蒸发浓缩作用促进了地下水中氟的富集。另外,阴离子竞争吸附作用、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是泉水(第四系松散层泉水和基岩裂隙泉水)和潜水中氟元素富集的主要原因,而承压水中氟离子浓度受竞争吸附作用影响较大,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影响较小。研究成果可为化隆—循化盆地低氟地下水的勘查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5.
基于AVO梯度、走时及速度的纵波方位角裂缝检测已有较多研究和应用.由于裂缝及所含流体的综合作用,碳酸岩裂缝性储层的地震响应具有高频衰减、频带低移及方位各向异性的特点,因此应用衰减属性进行裂缝预测具有重要价值.基于小波变换计算的瞬时频域振幅谱及以此为基础提取的衰减属性,由于在时域和频域都有较好的分辨率能力,能够准确地刻画出碳酸岩裂缝性储层的非均质性.结合三维地震纵波数据的分方位角处理和分析技术,可以由方位衰减属性估算裂缝相对密度.对Z区下古生界潜山碳酸岩储层进行的裂缝预测表明,由衰减梯度和85%能量比频率两种属性导出的裂缝发育密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且与实际情况符合.  相似文献   
46.
剖面平面图和等值线图作为航空物探数据的成果展示图,专业性很强,而三维可视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物探数据成果表达提供了新的技术.笔者主要完成了以下任务:①完成了航空物探网格数据向栅格影像的转换,实现了航空物探空间数据的三维显示及相应三维显示效果设置;②获取线段在多表面模型上的剖面线,基于GDI+绘图实现多表面平面剖面线的绘制;③设计了交互式飞行和沿路径飞行两种三维浏览方式,基于实际飞行中飞机的三个速度参数和最低安全高度,提出沿路径飞行中路径平面设计和高度设计的算法,避免了动画画面不连续或飞入地下等不现实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47.
基于1961-2016年中国地面台站降水观测资料和多种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东部型和中部型两类厄尔尼诺事件对中国夏季水汽输送和降水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1)厄尔尼诺事件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在发生当年和次年有明显的不同,主要影响是在其发生的次年,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夏季降水明显偏多。(2)东部型厄尔尼诺事件当年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偏东偏弱,水汽输送条件较弱,不利于中国大范围降水的发生;中部型事件当年夏季,低纬度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蒸发异常偏强,来自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和西北太平洋向华南地区的水汽输送和净水汽收支增加,有利于华南地区降水的异常增多。(3)东部型厄尔尼诺事件次年夏季,副热带太平洋蒸发异常偏强,副高西伸,由于东亚-太平洋(EAP)遥相关型的建立,副高西侧的强西南气流将来自太平洋蒸发的大量水汽持续输送至中国中东部地区。此外,在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影响下中高纬度地区建立了亚洲双阻型环流,其间的低槽冷涡与上游阻高之间的强偏北气流有利于北冰洋的水汽持续输送到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中国大部分地区净水汽收支均增加,中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降水均产生了明显的同步性增多响应,形成了南北两条异常雨带。中部型厄尔尼诺事件次年夏季,副高较常年偏西且偏北,来自太平洋蒸发的大量水汽输送到江淮地区,使其净水汽收支增加和降水偏多。因此,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不仅对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等南方地区的降水有重要影响,对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的降水异常也有相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吴萍 《沉积学报》1985,3(4):63-72
概述 粤北地区为由上古生界所组成的两个互相连系的复向斜。北东部分是由前泥盆系组成的诸广山复背斜;西部有一条南北向半岛形的前泥盆系瑶山复背斜使本区与粤西北上古生界复向斜相隔;南部为前泥盆系的云开复背斜北东端。在雪山嶂一带分布成东西向排列的几个由前泥盆系组成的短轴背斜,使本区分隔成南北两部分。值得注意的是,粤北地区前泥盆地的构造线分布很奇特,北部为北北西,南部为北东东,两者互相垂直,其分界恰好位于本区南部的英德上古生界复向斜中。  相似文献   
49.
苏北弶港现代潮坪沉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现代砂泥质潮坪研究,不仅有益于弄清潮汐沉积作用,而且为探讨古潮坪沉积,寻找有关矿产提供依据。近年来我们对弶港潮坪调查研究表明,该潮坪是以古长江和旧黄河组成的三角洲为基础,并在两股强潮流以弶港为顶点辐聚辐散控制下所形成的滩面宽阔,潮沟发育,向海开敞的潮坪。本文着重探讨潮坪不同地貌单元沉积物的特点和相标志。不妥之处,望祈指正。  相似文献   
50.
研究了二色桌片参多糖-1(PMI-1)在体内、体外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二色桌片参多糖-1体外能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IL-2:体内能显著促进迟发型超敏反应,增加脾指数、胸腺指数;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