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06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不同类型地震断层上的固体潮汐库仑破裂应力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计算和研究了不同类型地震断层上的潮汐库仑破裂应力及其随纬度变化特征;通过对全球20395个地震断层发震时潮汐库仑破裂应力的计算,研究了受到潮汐库仑破裂应力促滑作用的不同类型地震断层的纬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断层上潮汐库仑破裂应力的性质和特征与断层的类型、走向和位置密切相关,同一时间段内不同类型地震断层上的潮汐库仑破裂应...  相似文献   
62.
针对排水管网节点汇水面积的自动化计算问题,提出了将排水管网图转化为有向图,首先运用图论中的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得到任意指定节点的上游节点,然后计算其上游节点各关联边,最后根据上游节点及其关联边的汇水面积得到该节点总的汇水面积的方法。  相似文献   
63.
采用1850-2012年期间USGS全球M≥5.0地震目录资料,构成全球地震能量-时间序列,进行小波变换和准周期分析. 结果表明,全球地震能量释放的时间序列存在9年、19年和45年的3个准周期,其中,45年准周期最为突出. 结合起潮力周期的物理背景,对长周期潮汐起潮力与地震能量释放准周期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没有发现全球地震活动的能量释放与潮汐短周期相关的准周期.  相似文献   
64.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和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NEIC)提供的全球地震目录经常出现较大偏差.CENC发震时刻较早,CENC震源深度较深.2001年至2010年全球6.0级以上地震约11.67%存在明显目录偏差,印度洋板块北侧集中约70%有各类偏差地震.印度洋板块北侧各项误差统计占全世界同类地震约70%,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这种现象应与震源过程有关,与该地区S波走时异常问题耦合,而不是算法或随机误差造成的.  相似文献   
65.
由震源机制解资料研究川滇地区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78 ~2009年川滇地区的124个地震震源机制解资料,采用对震源机制参数统计的方法,详细分析了地震断层类型和川滇地区的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结果表明,云南地区(21°~28°N,97°~108.8°E)主要受近N-S向的水平挤压力影响,区域应力场背景以水平作用力为主;四川地区(28°~34.5°N,97°~108.8°E)由于平均P,T轴的仰角接近水平,构造应力场接近水平,主要受近E-W向挤压力作用,断层面较陡,受水平剪切力作用.川滇地区走滑型地震较多,主要分布于云南地区,四川地区内发生的地震类型较为分散且每种类型都有.  相似文献   
66.
直流电阻率三维正演的代数多重网格方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重网格方法在求解由偏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离散所得线性系统时,具有非常高的计算效率.但常用的几何多重网格法在处理带跃变系数的偏微分方程时存在一定缺陷,限制了其应用.本文应用代数多重网格(AMG)方法求解三维直流电阻率法正演模拟形成的有限差分线性方程组,通过求解二次场的方法消除了总场中由点电源导致的奇异性,从而获得快速、精确的三维电阻率数值模拟.对两个存在大的电性差异的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以验证代数多重网格法的收敛效率.计算结果表明,与不完全Cholesky共轭梯度(ICCG)方法相比,代数多重网格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及稳定性.而且,随着三维网格节点数的增加,代数多重网格方法计算的高效性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7.
徐志锋  吴小平 《地球物理学报》2010,53(10):2497-2506
本文在电离层-均匀地球模型中使用Debye势方法,在电磁场一般性边界条件下导出了地表水平电偶极子源在地球介质中激发的电磁场的表达式.对球Bessel函数使用指数函数近似,并采用加速算法,计算了地表及地下的电磁场.其正确性得到理论计算和实际观测数据的多方面支持.结果表明,在收发距离大于1000 km,电磁场强度很稳定,几乎没有衰减的迹象;电磁场受电离层的影响很大,由于电离层高度升高或电导率减小引起的电磁场幅度的减少可以达到50%,但是由电场和磁场得到的视电阻率变化却很小.  相似文献   
68.
地震定位是地震学中最经典、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对于研究地震活动构造、地球内部结构、震源的几何构造等地震学中的基本问题有重要意义.随着区域地震台网的密度不断提高,记录到同一地震的台站也越来越多,地震定位精度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69.
电磁测深方法中经常采用长线源进行激励,并用偶极源进行近似解释.要将长线源近似成偶极源必须满足一定的几何条件.本文通过对长线源与偶极源的电磁响应进行推导计算,并分类进行比较分析,得知在长线源几何尺寸相对于长线源到观测点的距离可以比拟时,长线源激励的电磁响应在早、中期与偶极源有较大的偏差,在晚期逐步趋于一致.因此,建议在采用非零长线源进行电磁测深的数据处理中,先进行电磁响应数据的相关修正处理.  相似文献   
70.
主动源时间域电磁测深方法的主要优势在于其稳定的电磁响应信号和优越的勘探深度,特别是其对低阻薄层的敏感反映.但传统的视电阻率计算方法是采用极端情况进行定义的,因而对极端条件的合适度与电磁响应结果的数据处理和解释如何保持一致是一个很难确定的前提.本文建议采用一种直接利用观测结果进行2阶数值微分的方法来求解对应地点断面的视电阻率.这种方法计算所得视电阻率能很好的与地点断面的真实电阻率对应.这就为时间域电磁测深结果的直接解释或为反演初始模型参数选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