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82篇
测绘学   94篇
大气科学   70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303篇
海洋学   68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81.
为深入分析早寒武世(541~509 Ma)海洋化学状态、有机质富集机制,积极评价四川盆地西南部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气资源潜力,基于四川盆地威远地区威207井筇竹寺组岩石学、地球化学、主微量元素、孔隙结构与吸附特征,对寒武纪早期上斜坡区古海洋环境、有机质富集控制因素及页岩含气潜力进行了探讨。沉积旋回显示筇竹寺组细粒沉积期发育多个海平面升降控制下深水-浅水陆棚交互转换旋回,但以浅水陆棚相为主,发育典型斜坡浊积体(扇)、重力流沉积。以威远地区为代表的上斜坡区未长期处于深水区,富有机质黑色泥页岩沉积厚度受限。有机地球化学测试结果显示,威207井筇竹寺组有机质以Ⅰ型干酪根为主,热演化程度高,残余烃较少,生烃能力偏低。氧化还原参数指示地处上斜坡的威远地区寒武纪初期海洋环境处于中等限制程度,仅存在一定程度的上升流,海水经历了“缺氧-氧化-缺氧-次氧化-氧化”的转变过程,致使上斜坡区古海洋生产力水平整体较低,由下至上呈明显下降趋势。微观孔隙结构与氮气吸附曲线指示筇竹寺组储层以复杂的、无规则狭缝型孔为主,甲烷吸附量和w(TOC)呈正相关性,但与温度呈负相关性,表明筇竹寺组现今普遍面临的高压高温条件不适于甲烷吸附。上述证据指示上斜坡区筇竹寺组页岩气地质条件较复杂,勘探风险较高,建议资源评价方向应往以深水陆棚相沉积为主的拉张槽区转变。   相似文献   
682.
以由不同直径、杆件方向和长度的圆柱形水下杆件构成的桁架式近海结构物为对象,提出了考虑流固耦合的结构物波浪栽荷和动力响应的数值分析方法:首先逐一计算组成桁架式结构的每一杆件的渡浪力,然后对这些单一杆件的波浪力进行叠加来得到结构物的整体渡浪载荷.同时利用时域分析方法求解结构物的动力响应.算例表明:与考虑流固耦合情况下的平台波浪载荷和动力响应计算结果对比,忽略辅助杆件响应贡献的计算结果与之存在较大差异;不考虑流固耦舍情况下的计算结果在结构物的固有周期附近与之差异较大,在远离固有周期的区间则差剐不大.对平台进行分析时有必要记入辅助杆件的响应贡献.并且考虑流固耦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3.
文章针对中国南海不同深度珊瑚礁灰岩物理力学特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断层扫描(CT)技术,表征浅层和深层礁灰岩微细观形貌和内孔隙结构特征,建立纵波波速与孔隙率、密度的定量关系,开展干燥和饱水礁灰岩单轴压缩试验,探讨礁灰岩基本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浅层礁灰岩疏松多孔,孔隙连通性较好,主要矿物成分为文石,属生物沉积岩;深层礁灰岩较为致密,孔隙连通性差,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属变质岩。深层礁灰岩孔隙率约为浅层礁灰岩孔隙率的1/10,平均峰值抗压强度约为4.8倍,平均弹性模量约为4.5倍。礁灰岩属于极软岩或软岩,具有脆性破坏的特征,典型破坏模式为沿原生孔隙、生长线和弱胶结面等缺陷的多破裂面破坏,峰后残余强度较高。礁灰岩水岩作用效应显著,浅层礁灰岩软化性强于深层礁灰岩。浅层与深层礁灰岩物理力学性质存在较大差异,主要源于不同埋深下成岩胶结作用程度不同所导致的矿物组分、孔隙结构与岩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84.
尽管铁为地壳中丰度位居第4的元素,但它在海水中的浓度却很低,浓度一般为0.05~2.0 nmd/dm3[1]。近年来,国内外的海洋科学家在进行海洋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碳循环等重要生态过程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中发现,海洋中的铁对浮游植物的生长、初级生产力的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甚至成为了“限制性因子”,在多个“高营养盐、低叶绿素(HNLC)”海区所实施的富铁实验的结果很好地印证了铁元素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2]。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近岸海水中的铁可能对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进而对包括氮、磷、硅在内的其他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