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72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213篇
海洋学   41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毛乌素沙区腹地提高飞播成效的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飞播治沙造林作为一项快速有效的现代化造林措施,已经成为鄂尔多斯毛乌素沙区腹地植被恢复与建设的重要手段。长期的飞播造林实践表明:①在飞播区,设置沙障是提高飞播成效的重要途径。设置平铺式间距4 m行列式沙障和直立式间距6 m行列式沙障,飞播物种成苗率较高,比对照(CK)区的成苗率高出36.5%~37.1%。②飞播种子包衣、丸化处理,均能促进成苗,包衣处理更有利于飞播植物生长。飞播种子包衣、丸化处理与裸种相比,成苗率分别提高了10.6%和13.72%。而且包衣种子播后15 d,其根长、根条数、地径和高生长比对照分别高出11.93 mm、0.9条、0.29 mm和3.24 mm。③不论是在何种立地条件下,经过地面处理的样方内的飞播种子成苗量明显高于对照区样方内的成苗量,其中,采取综合措施的破土处理效果最好,成苗量是对照区的6~8倍。  相似文献   
82.
为保证顶管工程的施工安全和经济设计,必须深入分析顶力作用下工作井及周围土体的应力、位移特性。以两个实际顶管工程为工程背景,针对工作井的浅埋、深埋圆形沉井,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给出了浅埋沉井土抗力沿圆周分布的拟合方程。分别采用《规程》[1]和《手册》[2]推荐的计算方法和三维有限元分析,对顶力作用下深埋、浅埋工作井的位移和新增土抗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由于只考虑了顶力后背一侧半圆范围内土体抗力的作用,规范法和手册法将导致土抗力计算结果偏大;②顶力作用位置对深埋沉井的井壁变位、土抗力大小和分布情况影响显著;③规范法和手册法仅适用于顶力作用于沉井底部的浅埋沉井。  相似文献   
83.
1 办刊宗旨和刊登内容《陕西地质》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地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是地学界的一个学术园地,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双百”方针,主要反映陕西地学领域科研、生产中取得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以促进国内外地球科学学术交流,推进我省地矿工作发展为宗旨。欢迎陕西地学界及省外、国外专家学者向本刊撰稿。本刊内容包括陕西地域及与之相关的基础地质、矿床地质、水工环地质、农业地质、第四纪地质、国土规划与整治、地震地质、地质实验、勘查技术及工程施工、地质机械及仪器、矿产开发利用、物化探、计算机应用、地学软科学和地学范畴…  相似文献   
84.
本文指出了地图扫描矢量化在全过程中所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了问题的原因,并就部分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对避免和减少误差、提高知量化产品质有一定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5.
景观生态学和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和管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梁留科  曹新向 《热带地理》2003,23(3):289-293
旅游开发是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一些保护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缺乏生态思想和景观保护意识,造成了景观资源的退化和对保护对象的破坏.在现代地理学和生态学结合下产生的景观生态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生态整体性和空间异质性、景观多样性、边缘效应、景观变化的不可逆性和景观结构与功能等原理,对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和管理进行景观生态功能分区和生态规划,对景观结构进行生态化设计,通过设计合理的生态旅游容量,对旅游规划管理者、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生态教育,加强环境管理等的生态管理,能够促进  相似文献   
86.
伊洛河流域典型地区森林景观格局动态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以野外调查资料和1983~1999年森林资源分布图为主要信息源,用ARC/INFO作为空间信息处理工具,采用斑块数、平均斑块面积、破碎化指数、斑块伸长指数、分数维、稳定度等指标分析了近20年来伊洛河流域中部典型地区的森林景观格局动态。结果表明,(1) 研究区内森林总面积在增加,斑块数量迅速增大,由556块增至1 494块。其中以刺槐林、经济林和杨树林斑块数量增加最多。景观破碎化程度明显加大。(2) 森林景观要素中灌木林、刺槐林、经济林、杨树林、栎林等斑块的面积有所增加,而非林地、荒草地、疏林、油松林等斑块的面积有所减小;除杨树林外,各森林类型斑块的平均面积都在减小。 (3) 研究区内沟谷植被覆盖面积共减少了220 827.9 hm2;丘陵森林覆被面积由1983年的161 870.4 hm2增加到1999年的312 599.7 hm2,增加了93.1%;斑块数目由79块增加到758块,增加了860%。而丘陵地区斑块平均面积却大大减小;山地森林覆被面积有所减少,由1983年的375 348.6 hm2减小到1999年的338 733.9 hm2,而斑块数却大幅度增加,由1983年的432块增加到1999年的1 127块,增加了695块。(4) 研究区南北山坡森林景观格局变化明显不同,这与南北坡土地类型不同、人类活动方式不同和地形地势的差别有关。  相似文献   
87.
介绍向丽萍教授以玄府理论为指导思想,用开通玄府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经验。向教授紧扣本病玄府开阖失司或闭塞不通病机,自拟消荨汤治之,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8.
本刊顾问编委陆培炎总工,在身患重病,住院治疗期间,仍心系着我国岩土力学与工程的发展与进步,除向《岩土力学》学报捐助人民币陆万元外,还向其它相关学报进行了捐款,令我全体办刊人员深受感动。感谢陆总以及关心、帮助和支持本刊的专家和学者,我们一定不辜负您们的关心、支持和厚受,并将尽心尽力地搞好学报的工作,为推动本学科的发展贡献自已的一份力量。 衷心地祝愿陆总身体早日康复!2001年元月感谢陆培炎总工捐助本刊6万元$《岩土力学》编辑部  相似文献   
89.
八大关斑岩型Cu-Mo矿床是我国内蒙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典型的斑岩型Cu-Mo矿床之一,矿体主要产出在成矿斑岩体与围岩的内外接触带。通过详细的岩相学和矿相学观察,矿床可以划分出5个成矿阶段,即钾长石阶段→辉钼矿-石英阶段→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石英阶段→铜(铅锌)石英阶段→石英-绿泥石±碳酸盐阶段。矿床内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类型有富气相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含子矿物的多相包裹体和含CO_2的三相包裹体,但石英-绿泥石阶段石英中明显缺乏后两类包裹体。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结果显示,石英斑晶中代表早期成矿流体的均一温度为460~572℃,盐度ω(NaCl_(eq))高达59.76%,子矿物有石盐和代表氧化环境的硬石膏,气相成分富含CO_2,液相成分以H_2O为主,富含CO_3~(2-)。辉钼矿-石英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320~440℃,盐度ω(NaCl_(eq))为0.83%~63.13%,子矿物有石盐、赤铁矿和未知硫化物,可见富气相、富液相和含CO_2或子矿物的多相包裹体共存,且其具有相近的均一温度,但盐度相差悬殊,指示成矿流体曾发生过沸腾作用;而铜(铅锌)-石英阶段的均一温度为260~340℃,盐度ω(NaCl_(eq))为0.42%~37.40%,子矿物有石盐和硬石膏,气液相成分以H_2O为主,富含CO_3~(2-)。与辉钼矿-石英阶段相比,该阶段成矿流体的温度变化尤为显著。石英-绿泥石阶段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237~306℃,盐度ω(NaCl_(eq))则低于10.86%,无子晶,贫CO_2。综合O、H同位素,初始成矿流体属于中高温、高盐度、高氧逸度和富CO_2的岩浆热液;随着成矿过程的进行,大气水的混合比例越来越高,成矿流体逐渐演化为岩浆热液和大气水的混合热液;晚阶段成矿流体主要以大气水为主。通过系统的流体包裹体研究,我们认为矿床的成矿物质是由同一流体带入成矿热液系统,但其沉淀机制却发生了解耦,即辉钼矿的沉淀主要与减压沸腾作用有关,而铜(铅锌)硫化物的沉淀主要与温度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90.
设计并进行了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的砂岩单轴压缩试验,得到试验应力-应变曲线。观察对比各组曲线的各阶段特征,分析干湿循环作用对砂岩的变形破坏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发现干湿循环交替过程导致砂岩试件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显著降低并逐渐趋于一个定值,破坏特征则由脆性向脆—延性转变,砂岩受到了不可逆的渐进损伤作用。建立了单轴压缩与干湿循环耦合作用的随机损伤力学模型,推导出随机损伤力学本构关系表达式,拟合出理论曲线并与试验曲线进行对比分析,证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干湿循环作用下砂岩的力学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