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0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158篇
测绘学   81篇
大气科学   157篇
地球物理   151篇
地质学   459篇
海洋学   132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7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渤海东海潮波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考虑引潮力的非线性球面潮波方程,数值模拟渤黄东海的潮波运动,将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作比较。依据所得结果绘制M2,S2,K1,O1和M4的同潮图和潮流椭圆,并进行讨论。研究表明,K1和O1的同位相线在台湾附近先作顺时针方向旋转然后作逆时针方向旋转,该现象是由于大陆架和大陆坡水深分布和台湾存在的结果。同时也发现最大流速时刻比高潮时刻提前,是摩擦和旋转潮波系统中的驻波成份所引起的。对该海区的非线性潮波  相似文献   
992.
本文没有作出无旋和静压分布的假定,导出了适用于任意海底地形的不可压缩理想均匀流体的线性波动方程,依此方程求得了常深度水域现有波动的统一解。文中还对通常的无旋假定和静压假定作了讨论,给出了静压假定的误差量级以及在何种情况应考虑或忽略科氏力。  相似文献   
993.
涨潮流流速和落潮流流速不等,是人所共知的潮流现象,不过这仅仅是潮流矢量分布不对称性中的一种特殊情形。另一种海洋中经常发生的现象,是潮流旋转中的倒转现象,它是由于余流的存在和分潮流相互影响的结果。从实际资料来看,这两种现象似乎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例如,在一些流矢量图中可以发现,当倒转现象发生的时候,流速往往是比较小的,而差不多与此流速相反方向的流速往往是比较大的。又如,在一些实测记录中看出,流矢量分布在某个方向范围里,并且在这个范围里改变它的旋  相似文献   
994.
养殖斑节对虾体长与体重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95.
中国海洋潮汐40年来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40年来我国海洋潮汐的研究获得显著进展。本文分别对潮汐的分析、推算,潮汐谱估计,平均海面,潮波理论和数值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潮汐分析、推算已有100多个分潮的模型可供应用,交点订正系统除利用f、u的11个公式外,还根据W.Horn的j.v模型,利用D.E.Cartwright新的引潮势展开推出59个j、v公式,后者理论上更为精确,它反映了近代天文学研究进展的成就。平均海面提出一种随机动态分析、预测模型,能比较可靠地求出平均海面长期变化趋势,并能对未来几年内作出月平均海面的预报。潮波理论结合中国海实际,研究潮汐摩擦规律及其效应,已能说明中国海主要分潮波系统的形成及其分布变化,潮波数值计算和模拟取得很大的发展,有些在建港和海洋开发利用中已经得到应用,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研究方法。潮汐表的编算水平高、范围遍及各国主要海港,受到用户的欢迎。总起来说,我国海洋潮汐的研究工作,经40年来的努力,从总体上说达到了国际水平,某些方面居领先地位。但整个潮汐的观测站网、仪器装备、监测水平和精度,仍有待改进提高。  相似文献   
996.
潮流椭圆长轴方向随深度变化的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潮流垂直结构的研究中,分潮流最大流速方向随深度的变化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有的研究成果指出:较下层的分潮流最大流速方向由于受地转和摩擦的影响而偏离到较上层的最大流速方向的右方;有的则表明分潮流最大流速方向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向左偏。如果我们注意实际观测资料,就会发现上述的两种可能性都是存在的。但是,在什么情况下,较下  相似文献   
997.
In the first part of our studies, the unified solutions of existing waves have been obtained by using the linear wave equations without making the assumptions of irrotation and hydrostatic pressure. In this paper, the second part of our studies, we shall devote to linear long wave equations without the assumption of hydrostatic pressure. All the solutions in the case of ω=f are found. A set of solutions is also obtained, with a similarity to the unified solutions of the Sverdrup waves and the Poincare waves, but the corresponding waves represented by such a set have a different vertical structure of velocities. The set is not included in the solutions of linear long wave equations under the assumption of hydrostatic pressure and, therefore, is regarded as possible waves filtered out by the assumption of hydrostatic pressure.  相似文献   
998.
近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建筑学会共同主办的“2006年全国人居经典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竞赛”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由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承担设计的“延安市老涯沟经济适用房小区(窑洞式)”、“融侨·紫薇馨苑”项目分别荣获最高奖“综合大奖”和“建筑·规划双金奖”。这是今年以来中联西北院第八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该院实施的“设计创新”工程。作为科技型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设计市场上,社会和顾客的需求就是设计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和追求…  相似文献   
999.
用InSAR技术提取数字高程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是一种获取地面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探测地面微小形变的新技术。这里概述了干涉测量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干涉测量的基本原理,并利用青藏高原库塞湖地区的数据对干涉测量获得地面数字高程模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对生成的地面数字高程模型进行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000.
The ductile shear zone-type gold deposit is a kind that both the ore-forming mechanism and ore-controlling factor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uctile shear zone and its evolution. Ductile shear zone develops in Beishan area, Gansu of Northwest China, and develops especially well in the south belt. The controls of the ductile shear zone on gold deposits are as follows. (1)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gold deposits (and gold spots) is controlled by the ductile shear zone. (2) The ductile-brittle shear zone is formed in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ductile shear zone and both are only ore-bearing structures and con- trol the shape, attitude, scale, and distribution of mineralization zones and ore-bodies. (3) Com- presso-shear ductile deformation results in that the main kind of gold mineralization is altered mylonite type and the main alteralization is metasomatic. (4) Ore-bearing fracture systems are mainly P-type ones, some D-type and R-type ones, but only individual R’-type and T-type ones. (5) Dynamic differen- tiation and dynamic metamorphic hydrothermal solution resulting from ductile deformation is one of the sources of ore-forming fluid of gold mineralization, and this is identical with that ore-forming ma- terials are mainly from metamorphic rocks, and ore-forming fluid is mainly composed of metamorphic water, and with the fluid inclusion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posit. (6) There is a nega- 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gold abundance and susceptibility anisotropy (P) of the altered mylonite samples from the deposit, which shows that the gold mineralization is slightly later than the structural deformation. All above further expound the ore-forming model of the ductile shear zone type of gold deposi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