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3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186篇
测绘学   205篇
大气科学   168篇
地球物理   160篇
地质学   526篇
海洋学   175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83篇
自然地理   8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观测到的板块运动包含两种能量分布几乎相等的运动形态:极型场和环型场.纯粹的由热驱动的地幔自由对流不能预期和解释环型运动的产生.本文提出地幔混合对流理论,既考虑了热驱动的自由对流,也考虑了由板块自身激发的强迫对流.根据板块处于动力学平衡状态的观测事实,建立了相应的模型.数值结果表明,根据混合对流模型所预期的板块速度场,既能产生极型场,也能产生环型场,而且在空间分布特征及功率谱分布上与观测资料符合相当好.地幔物质的上升流动基本和洋脊对应,而下降流动和俯冲带对应.  相似文献   
992.
观测到的板块运动包含两种能量分布几乎相等的运动形态:极型场和环型场.纯粹的由热驱动的地幔自由对流不能预期和解释环型运动的产生.本文提出地幔混合对流理论,既考虑了热驱动的自由对流,也考虑了由板块自身激发的强迫对流.根据板块处于动力学平衡状态的观测事实,建立了相应的模型.数值结果表明,根据混合对流模型所预期的板块速度场,既能产生极型场,也能产生环型场,而且在空间分布特征及功率谱分布上与观测资料符合相当好.地幔物质的上升流动基本和洋脊对应,而下降流动和俯冲带对应.  相似文献   
993.
H磁变仪的定向讨论叶富华(中国四川611730成都地震台)通常认为,H磁变仪(以下简称H仪)的精确定向应是在没有Z磁系等铁磁物质影响的所谓无磁环境中,用“扭头带动镜面法”(简称镜面法)定向,然后再做Z仪的影响改正。在实际工作中,H仪需要重新定向的情况...  相似文献   
994.
叶.  AK 王道 《内陆地震》1997,11(3):273-276
利用定量方法研究了在固有重力作用下地球模型的动力自由振动现象。确定了地球在旋转惯性体力和太阳系中月球、太阳、行星潮汐力作用下的临界应力─—应变状态及在此作用力下地球模型动力稳定性的丧失。地球动力稳定性丧失引起的受迫振动的卓越频率与弹性自由振动的卓越频率在岩石圈的共振点彼此相同,受迫振动的周期数量级为小时,也与自由振动周期数量级相当,而由地球旋转惯性力和临界状态潮汐力引起受迫振动的周期为几天。岩石圈某些地点的共振效应是地震的触发机制,共振点上的动力残差引起了地震震源区的势能释放,产生了数量级为秒振动周期的地震波。因此,查明岩石圈中的共振效应和共振点就可以预测未来强地震的震中位置。  相似文献   
995.
Volcanic rocks in Ertix,Xinjiang,occurring in the collision zone between the Siberia Plate and the Junggar Plate,are distributed along the Eritix River Valley in northern Xinjiang.The volcanic rocks were dated at Late Paleozoic and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spilite-keratophyre series and the basalt-andesite series.The spilite-keratophyre series volcanic rocks occur in the Altay orogenic belt at the southwest margin of the Siberia Plate.In addition to sodic volcanic rocks.There are also associated potassic-sodic volcanic rocks and potassic volcanic rocks.The potassic-sodic volcanic rocks occur at the bottom of the eruption cycle and control the distribution of Pb and Zn deposits.The potassic volcanic rocks occur at the top of the eruption cycle and are associated with Au and Cu mineralizations.The sodic volcanic rocks occur in the middle stage of eruption cycle and control the occurrence of Cu(Zn) deposits.The basalt-andesite series volcanic rocks distributed in the North Junggar orogenic belt at the north margin of the Junggar-Kazakstan Plate belong to the potassic sodic volcain rocks.The volcanic rocks distributed along the Ulungur fault are relatively rich in sodium and poor in potassium and are predominated by Cu mineralization and associated with Au mineralization.Those volcanic rocks distributed along the Ertix fault are relatively rich in K and poor in Na,with Au mineralization being dominant.  相似文献   
996.
汪家店地区上泥盆统王冠沟组发育了两种生物灰岩类型:生物障积灰岩和生物粘结灰岩。根据生物生态特征,造礁方式和岩石产出形态,可以划分为层状礁和生物丘,它们形成在不同的水动力条件下,俱有不同的沉积环境。总体上都形成于水体较浑浊,较深的潮下低能环境中。  相似文献   
997.
岩石节理面形态与水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节理面粗糙度测量、张开度模拟、节理渗流试验及有限元数值分析,探讨了岩石节理复杂的水力特性。研究表明,节理渗流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各向异性及与变形耦合等性质,节理的渗透系数与法向应力之间呈负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998.
花岗岩崩岗侵蚀劣地的生态恢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先琨  叶惊春 《热带地理》1997,17(4):405-411
花岗岩崩岗侵蚀是红壤区最严重的侵蚀方式,本研究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探索了花岗岩崩岗区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恢复的途径,提出了植被重建的模式。  相似文献   
999.
环境危急形势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环境危急形势的研究引起了科学界的兴趣和关注,亦取得了显着的进展。本文从环境危急概念、现有工作评述、环境变化驱动力、社会反响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环境危急研究的若干问题。文中指出,环境危急是存在的,但它却极易被忽视。环境危急研究应该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列出CT检查与X线摄影的成像原因,及各自优缺点,提示临床正确应用CT检查与X线摄影,使得诊断更加正确有效,并节省患者的检查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