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116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加权Logistic回归是基于GIS成矿预测的主要方法之一,其模型是不同于线性模型的一种类型。它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适用性强、不受任何独立条件的约束、预测结果更可靠,因此在矿产资源评价研究中得到了很多地质学家的青睐。以矿床模型和成矿理论为基础,加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三部分:加权Logistic回归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成矿有利度综合评价、成矿远景区圈定。本文以中国—哈萨克斯坦边境地区扎尔玛—萨吾尔成矿带斑岩型铜矿为例,探讨了基于GIS的加权Logistic回归模型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2.
对嵌入式移动数据库具有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应用于水利行业的过程进行阐述,指出了应用嵌入式移动数据库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3.
正向构造对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和定位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抗衡  陈祖伊 《铀矿地质》2010,26(6):361-364
正向构造指的是与铀矿带或铀矿床产出位置相关的背斜、隆起、上升断块等矿床地质构造。伊犁盆地南缘、吐哈盆地西南缘、酒东盆地东北缘等砂岩型铀矿成矿带的产出特征表明,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矿段和矿点总是选择性地就位于正向构造之中。其原因在于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机理所决定。即正向构造抬升了容矿层位,使其出露或接近地表,容易接受补给区含氧含铀水的渗入,造成主砂岩层的层间氧化,铀在主砂岩层中迁移,并在氧化还原界面还原成矿。因此,正向构造对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和定位的作用应引起足够重视,它可以作为产铀盆地砂岩型铀矿带成矿远景区段识别和预测的一项重要判据。  相似文献   
74.
广泛分布于中国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中的砂岩型铀矿床在容矿层位、矿床类型(成矿作用)和矿化年龄的空间分布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和变化规律。所有上述变化都源自每个构造域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的自身特点,服从于中国西、东部的中新生代构造分别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对亚洲大陆的碰撞、俯冲作用的影响。分布于中国西部和东部的砂岩型铀矿床分别归属于新天山和西太平洋两大成矿体系。中构造域的中新生代盆地及其中产出的砂岩型铀矿床则同时受到印度和太平洋板块作用的影响,兼具两大成矿体系的特征。  相似文献   
75.
本文重点论述方解石中非晶质铀矿偏球粒的形成。作者认为方解石被非晶质铀矿交代置换是由于UO2晶体纤维晶生长晶棱--显微尖棱结晶压力所引起的CO2薄膜中的压力升高,可当成方解石被非晶质铀矿偏球粒界面层(薄膜)溶解的过程,这是非晶质铀矿偏球粒生长的矿物学标志。文中对非晶质铀矿偏球粒表面生长的机理和界面薄膜中可能的化学反应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6.
77.
78.
79.
利用新疆阿图什市1961—2011年日照、总云量、降水量等气象观测资料,采用气候趋势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阿图什市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阿图什市年日照时数总体上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每10年减少14.9h,其中冬季减少趋势最为显著,春、夏、秋季变化趋势不显著。目前,年际尺度上处于日照偏少期。阿图什市年平均总云量呈增加趋势。日照时数的减少与降水量的增加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0.
张涛  古明媚 《广东气象》2014,36(6):36-39
利用电白国家基准观测站2006—2013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电白酸雨的变化特征,研究了气象条件与酸雨的关系。结果表明,8年酸雨降水p H平均值为4.51,其中最小为2.92。电白各月降水p H值平均在4.0~5.3之间,1月降水酸性最强,月平均p H值为4.11。按季节分,冬季为酸雨高发期,其次是秋季,夏季最小。从8年的酸雨频率月变化可知,酸雨频率在1—3、10—12月出现较高,均达到80%以上;此外电白酸雨降水月均p H值与月平均降水量大致呈正相关;通过分析酸雨强度与降雨量等级的关系发现,电白降雨的p H值随降雨量级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电白降水出现偏东风时更容易形成酸雨;风速与酸雨频率呈单峰结构,随着风速等级的增大,发生酸雨的频率先增大后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