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37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渤海湾海陆交互相沉积的磁性地层学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渤海湾的海陆交互相沉积对研究海陆环境变化、新构造活动及华北平原的演化历史等均有重要意义,而建立可靠的年代地层框架是上述研究的前提。对取自渤海湾西岸天津市深度为203.57 m的BZ2钻孔进行了详细的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表明,钻孔岩心包含4个正极性段,分别可与标准极性柱中布容(Brunhes)、贾拉米洛(Jaramillo)、奥尔都维(Olduvai)和高斯(Gauss)正极性世对比;获得的3个负极性段则与松山(Matuyama)和凯纳(Kaena)事件对应,从而获得钻孔岩心底部年龄约为3.18 MaBP。磁性界限之间平均沉积速率的相对一致性,指示了渤海湾在晚上新世以来总体稳定的下沉趋势。  相似文献   
92.
对洛川末次冰期的黄土细颗粒混合矿物红外释光(IRSL)信号异常衰减行为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1)预加热只能部分消除异常衰减对等效剂量测定的影响,不能完全消除这种影响,IRSL异常衰减过程也许存在着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两种组分; 2)对16个已知年龄的马兰黄土(15~70ka)样品细颗粒混合矿物天然IRSL信号的ED值与期望ED值的比较初步显示,马兰黄土细颗粒混合矿物IRSL信号异常衰减不断发生,导致混合矿物IRSL的年龄测定值可能被低估达20 % 以上。  相似文献   
93.
在北京西山永定河支流清水河流域构成马兰台、燕家台、梁家台和青龙涧小台等台地的砾石堆积物可称之为马兰砾石.其岩性、岩相、地形和地貌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显示出山洪泥石流沉积的特征.释光和14C测年结果表明,马兰砾石形成于约30kaB.P.至约13kaB.P.,覆盖在马兰砾石之上的全新世复合古土壤发育于约8kaB.P.至约2.5kaB.P..马兰砾石上部及上覆古土壤的植物硅酸体组合反映,马兰砾石堆积时期研究区可能发育着以藜科、蒿属等草本植物为主的干旱-半干旱草原植被;而全新世古土壤发育时期出现了森林或草原-森林植被.马兰台、燕家台、梁家台和青龙涧小台等台地应是末次冰期盛冰阶冰缘气候环境中暴雨山洪事件的稀性泥石流产物.  相似文献   
94.
p—范分布母体抽样分布的数字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p-范分布子样的3个抽样分布-x^p分布,tp分布及Fp分布的分布函数及数学期望,方差与不确定度区间的计算公式,并对若干有关分布的应用总理2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5.
本文简要综述和讨论了与亚洲古季风气候形成有关的中国及邻区新生代,特别是晚新生代构造演化的一些问题。新生代初印度一欧亚板块汇聚以来,特提斯海的消退过程,以及太平洋板块在亚洲大陆东缘和东南缘消减引致的弧后海盆(如日本海、东海、南海)的扩张和陆缘海盆(如黄海、渤海等)的出现,对于亚洲古季风形成的意义要比青藏高原隆升所起的作用更重要。青藏高原地表快速隆升在时间上滞后于高原地壳S—N方向的强烈缩短,其原因可能与青藏高原下地壳和上地幔熔融或局部熔融有关。此外,东亚古东南季风区域特征的形成还与我国华北及东南沿海构造运动导致的晚新生代地形地貌演化有着重要关联。  相似文献   
96.
北京高丽营断层事件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断层的活动时代是活动构造、古地震和新构造等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也是目前的难点所在。确定断层最新一次活动事件的年代通常有两种途径 :一是通过测定断层活动产物 (如断层泥、断层破碎物、崩积楔等 )的年龄来确定断层事件的年代 ;二是通过测定断层错动的最新地层及其上覆未错动的最老地层的年龄 ,来获得活动年代的上下限年龄。根据沿高丽营断层在房山坨里至永定河一带所观察到的活动断层的具体特征 ,分别采用了上述两种途径和相应的测年技术 ,给出了芦井、晓右营、辛开口和长辛店等地断层的最后一次活动的大致年代。高丽营断层至少有过 3次活动 ,分别发生在距今 2 70~ 36 0 ,130~ 140和 1.8~ 4 .2ka  相似文献   
97.
顺5孔的磁性地层学和早松山世的北京海侵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Vertically oriented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care S-5 in the county of Shunyi,Beijing Plain, were measured on an astatic magnetometer, after demagnetized with a peak value of 150 or 200 Oe. The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 loose sediments up to a thickness of 640 m have recorded the Brunhes-Matuyama boundary at the depth of 160m, the Matuyama-Gauss boundary at the. depth of 468 m, and the short events corresponding to the polarity events during each epoch. 28 species of foraminiferal fossil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sample at the depth of 428 m, 31% of this fauna is composed of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Such an assemblage in dicates the warm, shallow-water, open-sea palaeoecological environments.According to the ages of magnetostratigraphic sequences, this marina bed composed of silts and sands with foraminiferal fossils marked by classical HyaliNea baltica,has been dated to be about 2.26 re.y, B.P., approximating the age of FAD of Hyalinea baltica in the section at Santa Maria in Italy (about 2.1 m.y.B. P). Its equivalent is also found in the other coree from the Beijing Plain. From these facts, it is postulatsd that during the early Matuyama epoch, an extensive transgression took place on the Beijing Plain. A new datum level of benthonic and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marked by the appearance of Hyalinea baltica has been found in Early Matuyama strata in the Beijing Plain. The first appearance of cold forms in the Vrica Section in Italy has been dated to be about 2:4 m.y.B.P. Based upon the up-to-date reports on calcareous nannoplankton, the interval of 2.3--1.6 m.y. is a distinet alternating stage in their evolution history. The climate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began to become obviously colder at about 2.5 m.y. ago. From the foregoing discussion, it is reasonable to set the Pliocene-Pleistoecne boundary in the Beijing Plain at the basal limit of the Matuyama epoch (2.43 m.y.).  相似文献   
98.
建立了包括各种静态平差模型和线笥动态平差模型的动态平差概括模型,推导了其主要求解公式。对动态平差概括模型下的形变检验和形变与粗差的可区分性检验作了公式推导和理论分析,丰富了形变监测数据处理理论。  相似文献   
99.
北京延庆断层崩积物记录的古地震事件释光测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北京延庆西羊房古地震探槽西壁采集的10个崩积物和坡面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细颗粒(4-11μm)多测片的红外释光(IRSL)和绿光释光(GLSL)测年。其中4个样品既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用Daybreak仪器作了测量,也在澳大利亚Adelaide大学物理系用Risφ仪器作测量,其结构基本一致。该探槽剖面见4个断层崩积楔,可视为4次古地震事件的记录。释光测年表明,最新一个崩积楔有可能是公元294年延庆东居庸村6级地震的质记录,大约在1.7-20kaBP或1.724kaBP期间至不有两次强烈地震事件。本文还对比了细颗粒GLSL与IRSL的测年结果。  相似文献   
100.
运用气象自然动态变化分型和天气演变过程前因后果的遥相关关系,研制出汛期大-暴雨过程的长期预报方法并进行业务预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