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37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运用气象自然动态变化分型和天气演变过程前因后果的遥相关关系 ,研制出汛期大 -暴雨过程的长期预报方法并进行业务预报验证。  相似文献   
102.
本文根据弹性位错理论和顾及先验信息的断层运动参数反演方法,通过数值试验研究了断层区域的GPS监测点布设方案及其对断层运动参数反演结果的影响,检验了不同形式的GPS网对于探测断层活动的效果,讨论了GPS观测的点位随机误差和粗差对探测断层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3.
广东深圳断裂带活动性的第四纪地质和地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演俦  孙建中 《地震地质》1991,13(2):138-146
深圳断裂带分布着一系列第四纪盆地,发育了以晚更新世河流相为主的沉积物,其厚度一般小于10—15米。它们的出现与断裂破碎带、岩溶地层分布及断裂早期活动有关。但是,未见错动了第四纪沉积物的断层。从约180万年以来,断裂带内发育了四级夷平面和三级河流阶地。不同时期地壳相对升降平均速率估计为约0.04毫米/年至0.2毫米/年。 在第四纪地质时期,深圳断裂带总体处于区域性的间歇性抬升过程,断裂活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4.
未来50—100年全球可能迅速变暖。围绕这一问题,第四纪研究出现了一些新动向:第四纪地质时期里是否出现过快速变暖阶段?在这阶段里生态环境怎样变化?有机界对气候快速变化的响应程度如何?在地质时期的高温阶段里生物界的景况怎样?等等,以期借鉴过去预测未来。不过,这里也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在多大程度上‘过去’是预测未来的钥匙?”  相似文献   
105.
本文详细推导了附有限制条件的条件分组平差的计算公式和精度评定公式,并由此引出其它各种分组平差——附有未知参数的条件分组平差,无参数的条件分组平差,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分组平差和序贯平差——的计算公式和精度评定公式。  相似文献   
106.
阿尔金主断裂东端第四纪左行走滑的新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萍  卢演俦  陈杰 《地震地质》2005,27(1):5-62
通过对阿尔金主断裂东端早更新世冲积相砾岩的追踪,发现疏勒河古冲积扇沉积的西边界距现今疏勒河河口约 10km,由此提出了阿尔金主断裂东端第四纪以来左行走滑错动 10km的沉积学新证据。通过对疏勒河河口阶地的分析,认为疏勒河河道沿阿尔金主断裂 2 8km的肘状弯曲除主要反映了断裂的左行走滑外,可能还包含了河流弯折段侧向侵蚀因素的影响。对阿尔金主断裂东端第四纪期间的位错量和走滑速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7.
风成沉积物红外及绿光释光测年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沙漠黄土边界带是地质时期东亚季风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带,其风成沉积物记录了东亚季风气候的变迁。对处于沙漠黄土边界带的吉林省太平川剖面进行了钾长石红外释光及石英绿光释光测年的比较研究,详细阐述了粗颗粒技术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及钾长石和石英单矿物的分离过程,对于预热而导致的热转移信号对光释光测年中等效剂量的影响作了探讨,并且对不同的测量温度对红外释光测年等效剂量的影响也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8.
Radioisotope S^35 carried by Na2SO4 solution is a. good tracer for studying watersalt movement in soil layer. Examination of radioisotope S^35 as a tracer for the water-salt movement has been performed in laboratory by making use of simulated soil columns as well as in an experimental highway subgrade. The results indicate: (1)the maximum penetrating depth of atmospheric precepitatious in some arid regions in Northwestern China is about 20--30 centimeters; (2) an excess of water for construction usage for example, in the range of 30-40 kg/m^2 may probably lead to a upward migration of the salts from lower soil layers into the foundation and consequently cause damage to buildings.  相似文献   
109.
王萍  陈杰  卢演俦  刘进峰 《地震地质》2005,27(4):689-697
钻孔岩心测年样品具有较一般地质样品更为复杂的影响因素,样品特征对年龄可靠性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且主要受钻进方法和采样过程的制约。采用回转钻进取全心的方法,对光释光测年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主要有扰动导致软弱土层、砂层的混染;泥浆渗入对样品的污染;挤压和摩擦生热对释光信号的可能影响等。除样品特征外,含水量的变化及放射性平衡状况等对钻孔岩心样品的年龄可能存在影响。释光测年样品的基本要求、测试技术和方法是野外正确采样的依据,针对城市活断层探测工作中钻探任务的一般要求,文中提出了岩心光释光样品采集的建议,并对年代测试时需要考虑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0.
系列^14C样品贝叶斯法日历年龄校正研究已成为当前^14C年代学中一个热点,系统综述了时序已知、时序间隔已知和时序间隔近似已知系列^14C样品日历年龄校正研究的历史、原理、计算方法及其在树轮、泥炭、地层等领域上应用进展,对影响系列样品贝叶斯分析获得^14C日历年龄区间的主要因素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作了归纳。大量事例研究结果表明系列样品贝叶斯分析的实质在于贝叶斯方法从统计的角度灵活地把地层信息以概率方式加入到^14C日历年龄校正过程中,获得比单个^14C年代校正精度更高的日历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