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70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69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137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地层、沉积岩组合及古地貌特征显示,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早奥陶世马家沟期为3个沉积单元区,即:北东部区为白云岩-蒸发盐组合;南部区为白云岩-少量蒸发盐组合;西部区以石灰岩为主。相应地北东部区以发育台内盆地-盆缘坪为主;南部区发育洼地-台坪-台地边缘-海槽;西部区则发育台地边缘-海槽。野外剖面与钻井岩心观测以及区域资料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边缘大致在洛南瓦窑沟—西安—宝鸡一带。马家沟期研究区沉积模式总体上为:横向上"西槽、南洼、东坪、北盆",纵向上"咸-淡交替";灰岩-白云岩-蒸发岩横向上呈带状展布,纵向上则为不等厚交替沉积。  相似文献   
82.
生物喀斯特及其微形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生物喀斯特是由生物作用和岩石的可溶性共同作用形成的特殊形态及其过程,本文在回顾和讨论了生物喀斯特的产生、定义、概念及其研究内容后,着重讨论了生物喀斯特微形态研究的概念、意义和研究方法、指出了生物喀斯特微形态研究是具有独特研究对象和方法以及重要理论实践意义的研究体系,提出了生物喀斯特微形态学的概念。  相似文献   
83.
1994年世界勘探和生产状况参差不齐。拉丁美洲的钻井活动活跃,而北美以外的世界其他地区下降到20年来的低谷。在原油价格稳定的情况下,1995年的勘探和生产活动将增加。  相似文献   
84.
长城系是鄂尔多斯盆地太古界—古元古界统一的结晶基底形成后所发育的最早期的沉积盖层,主要形成于区域拉张的裂陷构造背景下,在盆地内部发育多个东北向延伸的次级裂陷槽,并伴随有同构造期的基性岩浆活动。综合分析认为,长城系主要发育海相陆源碎屑建造,而在充填深海、半深海—海湾沉积的裂陷槽区,可能发育有效的海相烃源层;长城系沉积后,盆地大部分地区处于长达9~10亿年的抬升剥蚀环境,利于在其顶部形成大面积分布的风化壳储层;对长城系埋藏史分析表明其具有跨越大构造期而晚期成藏的热演化史,并未发生区域变质而遭破坏,在盆地本部地区具有有利的成藏构造保存条件;深层长城系是下一步天然气勘探值得期待的潜在层系,而勘探的关键是针对盆地本部的次级裂陷槽部署探井以确证长城系烃源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5.
86.
87.
通过对岚山港条件及其区域经济背景的分析,从宏观总体战略角度提出了该港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8.
利用波形对比分析与多台到时对比的方法找出了流动台站记录的地震波形常规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流动台资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9.
西藏林芝地区第四系新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西藏林芝米林盆地的更新世及其以后的沉积进行了调查研究,磁性地层分析表明这些湖积物的历史不到4万年,在米林的古湖泊沉积物中采获Polypodiaceae等晚更新世孢粉,于米林县白过多更新世湖积之上全新统冲积中新发现林芝智人的头盖骨、牙齿及石斧等,为研究青藏高原第四纪地质作用和古环境、古气候变化及古人类活动等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90.
利用1-甲基咔唑的分子结构参数,计算了吡咯环氮上氢原子与1-甲基间的距离,计算结果小于氢原子和1-甲基的范德华半径之和,说明氢原子和1-甲基之间存在空间位阻,这一作用迫使键角张大,或是发生扭转,使原子或基团离开芳香环平面,表明咔唑环上1-或8-甲基在化学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而在咔唑环可能的甲基化中,1-或8-甲基化反应速率较快,推测有更多的产物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