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78篇
测绘学   80篇
大气科学   70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205篇
海洋学   6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徐涵秋 《遥感学报》2016,20(2):229-235
Landsat系列卫星上的TIRS热红外传感器数据已被大量应用,针对TIRS数据的地表温度反演也相继开发出一些算法,并有一些研究对TIRS数据的定标及其地表温度反演算法的精度进行了对比。本文主要就TIRS热红外传感器定标参数的变化,结合这些定标参数变化的时间点对有关地表温度反演算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劈窗算法是否适合当前的TIRS数据进行了讨论,以使用户能够对Landsat 8 TIRS热红外数据的正确使用有进一步的认识。总的看来,由于视域外杂散光的影响,TIRS数据的定标精度仍达不到设计目标,TIRS第11波段的不确定性仍成倍大于TIRS 10波段。因此,在Landsat团队未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之前,同时用TIRS第10、第11这两个差距较大的波段构成的劈窗算法来反演地表温度,其精度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US6-S团队仍在致力于改进第11波段的精度,改进后的波段可以用劈窗策法。目前应以TIRS第10单波段的方式来反演地表温度为宜。  相似文献   
22.
湘西王村剖面寒武系鼓山阶(Drumian)底界附近碳酸盐岩的δ~(13)C值分布于0.5‰~–3.0‰之间,δ~(18)O值分布于–4.0‰~–12.0‰之间,少数碳酸盐岩样品的δ~(18)O值低于–10.0‰,指示岩石经历成岩期后蚀变作用影响,但δ~(13)C、δ~(18)O之间的非协变关系指示碳同位素组成比较稳定。鼓山阶底界附近δ~(13)C表现为负漂移演化趋势,负漂移幅度为4.0‰,最低值出现在鼓山阶底界之上9 m处,与美国犹他州Drum Mountains剖面鼓山阶负漂移(DICE)出现的位置基本一致,负漂移幅度可与美国内华达州Desert Range剖面、Panaca Hills剖面、犹他州House Range剖面、Drum Mountains剖面对比,表明DICE负漂移具有洲际可对比性,可作为寒武系鼓山阶划分与对比的工具。湘西王村剖面寒武系第二统顶部清虚洞组、第三统底部敖溪组白云岩为海平面下降期形成的进积序列,寒武系第三统花桥组下部黑色泥灰岩、钙质泥岩夹富含黄铁矿结核的硅质条带为深水斜坡相沉积,超覆于白云岩之上。因此,寒武系鼓山阶底部附近的DICE负漂移发生在寒武纪第三世鼓山期海侵时期,与美国Drum Mountains剖面鼓山阶DICE负漂移所处的沉积环境相似。  相似文献   
23.
通过断裂分析及构造演化,并结合油气地化指标,综合研究认为,哈得逊油气的总体运移特征为“多期充注,晚期成藏”,即有垂向又有横向。海西末期-喜山期主干断层继承性活动,形成断穿石炭系底部的复活断层及伴生断层,沟通寒武系、奥陶系油源。晚加里东期、晚海西期来自寒武-奥陶系的油气沿羊屋2 井区深大断裂纵向运移,哈得逊石炭系整体南倾,未发育有效圈闭,两期油气均未有效成藏。晚喜山期受南北向造山运动影响,石炭系地层发生翘倾作用,形成有效圈闭。同时,古生界的深大油源断裂复活,聚集在奥陶系古油藏中的油气沿断裂垂向调整至石炭系东河砂岩,并在北倾斜坡的背景下,油气自北向南短距离侧向运移,聚集于哈得逊石炭系圈闭中,形成现今哈得逊油藏。  相似文献   
24.
布设小河站的主要目的是收集小面积流域的暴雨洪水资料,探求产汇流参数在地区上和随下垫面变化的规律,为水工程规划、水资源监测、评价和管理以及水文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小河站设站年限检验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本文采用降雨径流关系检验法,选取1984年到2004年间各场洪水的降雨径流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其(P+Pa)及R值,分别点绘长系列、5个10a系列及5个15 a系列样本的(P+Pa)~R关系图,并对司各庄水文站设站年限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降雨径流关系检验的设站年限为10 a。  相似文献   
25.
基于SBAS- InSAR技术的西藏雄巴古滑坡变形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型古滑坡及其强变形和复活灾害日益频发,已造成重大灾害事件和严重损失.古滑坡的发育、变形影响因素多、机理复杂和识别难度大,本文采用SBAS-InSAR技术,结合遥感解译,获取了金沙江西岸雄巴村古滑坡2017年10月至2020年6月间的地表变形特征.研究表明,雄巴古滑坡方量巨大,可达2.6×108~6×108 m3,根据InSAR形变监测结果,滑坡前缘发育H1和H2等2个大型强变形区,变形级别分为4级:极强变形区(-132.1 mm/a≤VLOS<-58.5 mm/a)、强变形区(-58.5 mm/a≤VLOS<-20.3 mm/a)、中等变形区(-20.3 mm/a≤VLOS<l.8 mm/a)和弱变形区(1.8 mm/a≤VLOS<55.4 mm/a);其中H1变形区,最大累计变形量达203.8 mm,H2变形区变形量达302.1 mm.受金沙江河流侵蚀,特别是上游75 km的2018年10月和11月白格2次滑坡-堵江-溃坝-泥石流/洪水灾害链对雄巴古滑坡坡脚的侵蚀,加剧了雄巴古滑坡的变形,其中H1变形区的蠕滑速率是白格滑坡灾害链发生前的14~16倍,灾害链引起H2区发生变形,雄巴古滑坡整体呈现牵引式复活状态.基于SBAS-InSAR的形变监测结果得到了野外的验证,目前H1变形区前缘出现局部垮塌,滑体中横向和竖向裂缝发育,局部呈现拉张状态.雄巴古滑坡目前呈现持续变形中,部分地段为加速变形,雄巴古滑坡发生大规模复活将导致堰塞金沙江-溃坝-泥石流灾害链,应加强雄巴古滑坡的空—天—地一体化监测预警,为该区正在规划建设的重大工程和流域性地质安全风险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6.
徐涵秋  郭雯 《地质论评》1990,36(4):370-375
本文在原古生物化石微机鉴定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模糊数学、压缩特征数据编码系统和增强数据库功能,对原系统的特征数据代码、化石相似程度的判定以及数据库管理等三方面作了改进,使其不但能够进行化石鉴定,而且还能进行化石组合分析、化石系统分类以及化石定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27.
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中国委员会于1989年2月19日在青岛成立。该委员会隶属于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是组织和协调我国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Joint Global Ocean Flux Study-JGOFS),并参与国际全球海洋通量研究工作的学术性机构。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海洋局的13位学者和教授组成第一届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胡敦欣研究员任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委员会的职能是,根据世界和我国JGOFS工作的要求,组织、协调我国海洋科学各学科领域,共同制订和实施中国JGOFS计划。对外代表我国参加JGOFS国际机构及其它相应  相似文献   
28.
生物礁与矿产的关系金属矿产的普查——铝土矿、锰矿、多金属矿铝土矿与礁有关的铝土矿矿床,主要分布于地槽区内,例如,苏联北乌拉尔铝土矿区的矿床,牙买加岛和海地岛的矿床。铝土矿层已知产于堤礁,或产于海进岩系的底部。它们分布在地形的低洼地,或者与礁面的原生起伏有关,或者与喀斯特作用有关。如果铝土矿充填了小而宽的凹地,则形成较薄的层状矿体。当深部的喀斯特裂隙、管、囊、塌陷地等被充填时,形成深部的喀斯特  相似文献   
29.
辽西太古代建平变质杂岩的地球化学和变质作用...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相似文献   
30.
台地边缘无论是研究小的孤立台地边缘,还是研究500km广阔大陆架边缘,都必定要研究古代碳酸盐岩组合中台地边缘到斜坡的坡折带。正如James和Mountioy(1983)论述的,“与陆源碎屑沉积物的陆架不同,这些相发育于碳酸盐岩陆架斜坡的坡折带,控制了台地的演化方式。所以,对坡折带的研究,是问题的关键。正是在坡折带上生长出各种各样的生物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