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6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地球历史的“开”,“合”节律与古地磁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杨巍然  刘育燕 《地学前缘》1997,4(4):241-246
地球历史的节律突出表现为“开”与“合”有规律的组合。“开”,“合”节律应根据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生物等各种信息综合分析需而建立,一般可分为全球性,区域性,地区性,露头和微观五个级别的“开”,“合”旋回或韵律。文中综合各方面资料编制了全球“开”,“合”旋回演化简图。  相似文献   
32.
大别山双河同构造花岗岩体显微构造与磁组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双河岩体应变分析结果显示, 主应变面发生明显变形, XZ面应变轴比达1.59~2.18, 付林指数K在0.11~0.82. 磁化率各向异性结果显示, 磁面理主体倾向SE, 与岩体宏观面理一致; 磁线理主体向SE倾伏; 磁化率各向异性度P在1.109~1.639; 形态参数T在0.079~0.534; 应变分析与磁化率各向异性分析均表明岩体受到了强烈的挤压变形. 石英C轴组构以沿b轴的高极密为特点, 显示石英以高温的柱面(1010) 〈a〉 滑动为主, 这与赋存在岩体中的高压-超高压岩石及围岩的石英C轴组构明显不同. 综合分析表明, 双河岩体在稍晚于超高压岩石形成的区域挤压背景下侵位, 具有同构造花岗岩变形特点.  相似文献   
33.
34.
桂林罗胡子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石笋)的古气候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育燕  何锦发 《地球科学》1990,15(6):689-696
  相似文献   
35.
众所周知,华南板块的古地磁研究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国内尚不具备超导磁测条件,因此,弱磁性碳酸盐岩地区的研究受到了阻碍.2.由于前寒武纪的变质、变形等地质问题比较复杂,因此,6亿年前的古地磁数据严重缺乏.在校内基金资助下,我们在属于华南板块的湖北省京山县境内(30°55′~31°19′N;113°O1′~113°18′E)碳酸盐岩分布较为广泛的地区,自中元古代起,经由古生代、中生代,一直到新生代的第四纪止,进行了按地质时代时序的系统采样,并在日本神户大学低温弱磁测定实验室使用灵敏度为10_(-11)Am~2的超导磁力仪对所有标本进行了古地磁测定.今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36.
浙江长兴煤山 D剖面 196个碳酸盐岩样品无机和有机碳同位素δ13Ccarb和δ13Corg变化趋势表明,煤山地区晚二叠世末为比较封闭的局限海沉积环境,早三叠世初期经局限和开阔海环境交替出现渐变为海水循环良好的广海沉积环境.长兴期的海进作用使海洋初始生产率升高,可能是引起长兴组葆青段碳同位素变重的主要原因;海洋 CO2浓度增高可能是长兴组煤山段δ13Corg出现负漂移的原因.二叠纪末期全球性海平面下降以及火山作用可能是使生态系统崩溃、引起二叠-三叠系 (P- T)界线附近生物绝灭的外部原因,也是使海洋中 12C输入量增加导致过渡层碳同位素变轻的主要原因.二叠纪晚期生物绝灭经历了由渐变到突变的过程.δ13Corg在生物绝灭后才出现大幅度负漂移,可能是由于营光合作用的浮游植物不一定因海洋缺氧以及其他生物的绝灭而停止生长,当海水酸度超过浮游生物忍耐限度时,才导致浮游生物大量死亡.殷坑组δ13Corg和δ13Ccarb呈上升趋势,说明经历过 P- T生物大绝灭后,早三叠世海洋生产率逐渐升高,生物开始复苏.  相似文献   
37.
山西二、三叠系界线岩石地层的次生磁化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太原西山剖面自上石盒子组1段至刘家沟组底部采集定向标本131个,在宁武孙家沟剖面自石千峰组至刘家沟组采集定向标本58个,进行了古地磁学研究。逐步地层展平校正表明,两剖面所获得的剩磁分别为校正系数等于0.5和0.6时的次生磁化。经与公认的华北陆块古地磁学数据对比,前者剩磁的产生时间应为晚三叠世,而后者的产生时间则应为白垩纪。岩石地层次生磁化的构造地质学意义为:晚三叠世,山西断块成为统一中国大陆的一部分;白垩纪,太原地区以隆升为主,宁武地区在隆升的同时发生岩层变形;新生代,山西断块在隆升的同时,中部产生断陷,但岩层变形不明显;宁武地区明显的盖层褶皱大体形成于白垩纪,而山西现今的地貌高度则至少来自于印支以及燕山两期构造活动的长期隆升。  相似文献   
38.
The widespread (with a distribution area of 2.2?06 km2) Pleistocene red earth is believ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detailed records of the environmental and climatic changes in South China. However, the previous research mainly covers the rough dating, pedo…  相似文献   
39.
物质结构中的电子具有自旋性质,而具有负电性电子的旋转又会形成一个小环形电流.根据物理学法拉第法则,电子周围必然产生磁场.因此,自旋电子相当于一个小磁铁而具有磁矩.然而,由于物质中的电子几乎全部成双地组成自转方向相反的电子对,故总体上并不显示磁性.上述具有电子对的物质如有宇宙射线和放射性元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射入,则电子对被其电离后为物质中杂质和物质缺陷晶格所捕获.此时,电子对分裂为两种不同性质的非对电子.显然,物质受到了放射损伤,而损伤程度对应于非对电子的浓度.将包含有受到放射作用而形成具有非对电子的岩矿标本置于电磁铁产生的磁场中,则物质中诸非  相似文献   
40.
浙江长兴煤山剖面磁性地层学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浙江长兴煤山剖面的高分辨率磁性地层学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浙江长兴煤山剖面可划分为5个正向极性亚带和4个反向极性亚带,其中,长兴阶下部为正向极性,上部为正反相间的混合极性;二叠-三叠系古生物界线处为反向极性;哥里斯介底部为正向极性,(2)浙江长兴煤山剖面所在下扬子陆块二叠-三叠纪之交的古地磁偏角为28.1°,古纬度为20.1°N,这说明自二叠-三叠纪至今,该陆块曾经过自南而北的纬向漂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