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62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CO2流体对含片钠铝石砂岩改造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不同温度(100℃,200℃和300℃)下CO2流体对含片钠铝石砂岩的改造作用研究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砂岩的溶蚀、溶解程度逐渐增强,样品中片钠铝石的稳定性逐渐减弱。同时,各温度下样品表面均有一水软铝石放射状集合体沉淀。200℃时,随着片钠铝石的溶解有自生菱铁矿生成,300℃时样品局部有绿泥石沉淀。100℃下片钠铝石的微弱溶解及200℃下菱铁矿的形成表明,在地层条件下以碳酸盐矿物形式捕获的CO2,不会由于CO2的二次注入而重新释放。  相似文献   
132.
辽河盆地欧利坨子地区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层序的概念应用于陆相湖盆,通过地震,测井相识别及岩心观察,在辽河盆地欧利坨子地区识别出一个区域性的角度不整合,一个盆内角度不整合和四个局部不整合。据此针分出该区的巨层序、超层序以及目的层的层序同以及其所包括的体系域;阐述了该区层序地层格架包括一个巨层序,二个超层序,主要目的层古近系(下第三系)的东营组及沙河街组包括四个层序。对认识该区的油气分布及生、储、盖组合关系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3.
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白垩系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钻井和地震最新资料的对比研究表明,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白垩系的沉积特征沉积范围由下白垩世到中白垩世逐渐扩大,再到上白垩世又逐渐缩小。这说明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白垩纪经历了一次水进和水退的过程,并且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白垩纪普遍发育湖泊相沉积。白垩系在全区的残留面积为39 675 km2,最大残留厚度为5 200 m,有利于有机质的生成和转化,预示了白垩系较好的生油能力。  相似文献   
134.
以深度学习与测绘生产技术深度融合为基本理念,本文阐述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跨界融合发展给现有遥感解译生产流程带来的变革,分析了现有软硬件环境下智能化生产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人机融合智能的遥感解译生产新方法。该方法突破了多GPU并行训练、滚动反馈训练和分布式微服务应用等多项关键技术,研发出了自然资源深度学习遥感智能解译平台和自然资源深度学习动态解译插件,并在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维护更新等测绘工程项目中的关键生产环节,进行了规模化的生产应用。经过多个项目实践验证,机器智能与人类智能在遥感解译生产中,通过渐进式人机交互操作进行高效融合,不仅大幅减轻了生产人员工作量,还提升了遥感解译的科学性和时效性,为测绘生产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5.
利用鸡西盆地张新地区西风井揭示的连续剖面,采用镜质体反射率、伊利石结晶度分析测试方法对西风井浅成岩侵入后的上盘围岩有机质成熟度( Ro) 、变质程度进行研究,发现上盘围岩的镜质体反射率随远离辉绿玢岩体的距离增加而减少( 由2. 31%到0. 79%) ; 侵入体对上盘围岩有机质影响最大距离为129. 06 m,是岩体厚度的1. 2 倍; 伊利石结晶度数据显示围岩处于极低级变质程度,围岩的温度随远离辉绿玢岩体的距离增加而降低; 计算得出西风井城子河组地层最大埋藏温度为 259. 24℃,持续时间117. 7 a。最高温度及其持续时间决定围岩的变质程度,是围岩接触变质程度较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6.
采用高精度的数据处理软件对CORS基准站不间断、实时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结合大气、地表水及海平面变化等观测资料,研究地面水平和垂直形变、地面重力的变化.通过挖掘CORS基准站网监测地质灾害灾变过程的潜力,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推进地质灾害预警向定量化、实用化方向发展,为浙江省重大工程建设和形变安全运营等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7.
针对松辽盆地南部的双辽火山群中碱性玄武岩及包含其中的地幔捕掳体的普通薄片鉴定、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流体包裹体显微岩相学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研究表明:双辽火山岩以碱性橄榄玄武岩为主,玄武岩中的地幔捕掳体比较发育;对玄武岩斑晶以及地幔捕掳体中的流体-熔融包裹体测试显示玄武岩中的橄榄石斑晶和地幔捕掳体中的流体-熔融包裹体十分发育,其成分主要是CO2,此外还含有少量的CO,CH4,N2和H2O,与上地幔中的自由流体相组分一致。松辽盆地南部的CO2气藏主要是幔源-岩浆成因,成藏时间较晚,主要在新生代,与双辽火山活动的时间接近。尽管双辽火山活动规模较小,但是具有很强的释出CO2的能力,这些富含CO2和H2O的碱性玄武质岩浆很可能并未喷出地表,而是沿着深大断裂进入盆地内部,从而成为松南无机CO2气藏气源体之一。  相似文献   
138.
东北佳木斯-内蒙古地区中二叠世岩相古地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严格按照等时性对比原则,选取岩相古地理图的制图单元.以野外实测剖面为基础,做精细沉积微相研究,在东北地区地层露头剖面识别出海相(浅海亚相、半深海亚相)、三角洲相(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三角洲)沉积.在露头点测量基础上,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分析古沉积环境.在野外剖面沉积微相精细划分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39.
根据辽河西部凹陷高升油田北部地区重力流特征的岩心资料、递变悬浮的粒度特征,结合测井和地震等资料所反映出的重力流特点,认为该区主要发育重力流沉积。根据地震属性揭示的沙四段时期砂体与同生断层的展布情况,结合研究区东倾的斜坡古地形,揭示了研究区沉积物的分散体系,认为其物源主要来自于西北部。重新厘定的沉积相类型和沉积物分散体系,将促进该区的岩性油气藏勘探。  相似文献   
140.
在对内蒙古索伦地区中二叠统哲斯组岩性特征、沉积环境和暗色泥岩油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干酪根类型和热演化的特征.暗色泥岩累积厚度达640m.总有机碳(TOC)的含量在0.38%~1.78%之间,TOC大于0.6%的样品占98%.有机质类型为Ⅱ~Ⅲ型.Tmax在354~548℃之间,Ro平均值3.24%,表明干酪根演化进入高-过成熟阶段.研究中还发现,S1+S2(<0.2mg/g)和IH(<16mg/g·c)都很低.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是,烃源岩已经经历过极高的热演化和排烃过程,排烃发生在晚二叠世和早白垩世晚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