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62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刘立  汪筱林 《世界地质》1994,13(1):77-85
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在沉积盆地分类、伸展盆地、挠曲盆地和走滑盆地方面的研究现状和主要进展。盆地分类可归纳为板块构造背景分类和地球动力学背景分类两种方案。近年来,在伸展盆地的研究中,裂谷类型(主动裂谷和被动裂谷)、伸展模式(纯剪模式,单剪模式和复合剪切模式)和板内应力等方面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和兴趣。挠曲盆地的沉降机制和走滑盆地的形成机制也是当前沉积盆地研究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2.
沉积学作为地质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人们对能源与资源的需要,以及整个地质学革命的浪潮与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地引入,大大地促进了沉积学的发展。近年来,国际上沉积学发展的现状可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13.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无机 CO_2气储集砂岩中含有大量片钠铝石,是查明无机 CO_2气注入对砂岩的改造和形成的自生矿物组合的理想砂岩。通过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和 MAT253稳定同位素质谱仪等,确定了含片钠铝石砂岩中的胶结物与自生矿物类型、成岩共生序列和引起片钠铝石形成的 CO_2的成因。CO_2气注入前形成的自生矿物组合主要为方解石、次生加大石英和高岭石,在次生加大石英形成过程中发生了第一期油气注入。CO_2气注入晚于第一期油气注入,CO_2气注入后形成的自生矿物组合主要为片钠铝石和铁白云石。第二期油气注入发生在 CO_2气注入后。片钠铝石的δ~(13)C 为-5.3~-1.5‰PDB,与片钠铝石平衡的δ~(13)C_(CO2),为-10.7~-7.0‰PDB,与海拉尔盆地 CO_2气的δ~(13)C_(CO2)值(-11.36~-8.02‰PDB)一致,表明形成片钠铝石的 CO_2和气藏中的 CO_2均来源于无机 CO_2与有机 CO_2混合背景,总体上以无机 CO_2为主。结合含片钠铝石砂岩与 CO_2气的分布都受控于深大断裂和γ5花岗岩的特点,CO_2气和形成片钠铝石的 CO_2绝大部分属于幔源-岩浆型。含片钠铝石砂岩中保存了 CO_2驱油的迹象。  相似文献   
114.
朱占平  马瑞  刘立  邱增凯 《世界地质》2007,26(3):293-297,303
浊沸石产于鸡西盆地城子河组顺层侵入的辉长玢岩体中,呈放射状集合体并富集成条带,用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电子探针3种方法对样品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岩浆上侵冷却过程中形成的孔洞为浊沸石的形成提供空间条件,在孔洞周围发育的微裂隙,有利于CO2等气体散失的同时,也为岩体中长石提供Ca^2+、Al^3+离子进入孔洞中提供通道。Ca^2+、A^3+离子在孔洞、孔隙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逐渐生成浊沸石、方解石,并逐渐沉积生长成集合体,生成浊沸石后的岩体可成为油气储层。  相似文献   
115.
拉布达林盆地上乌尔根尖子山碳酸盐脉中软沥青的发现表明,该盆地曾发生过石油的生成、运移和聚集作用。盆地内的烃源岩达到了成熟—过成熟阶段,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1型,有机碳含量大于1.0%,生烃潜量大于5mg/g,达到了好烃源岩的标准,为盆地内油气的生成创造了条件。通过多因素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综合对比发现,拉布达林盆地的油气与源岩的相关性较好,且主要来自下白垩统上库力组的油页岩。  相似文献   
116.
拉布达林盆地是大庆探区外围西部勘探程度极低的盆地之一。利用偏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冷热台对大乌尔根尖子山剖面和地质浅井早白垩世上库力组的泥灰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剖面样品中发育早、晚2期碳酸盐脉,分别为方解石脉和白云石脉,其中方解石脉多已发生蚀变,溶孔(洞)中普遍见稠油或稠油沥青。地质浅井样品中仅发育白云石脉,微缝(洞)中见稠油或稠油沥青,泥灰岩裂缝中充填大量黑色沥青脉。碳酸盐脉中油气包裹体极为发育,包裹体液烃呈褐黄色、浅黄色、淡黄色,显示浅黄色、黄白色、暗褐色及褐红色荧光,表明拉布达林盆地曾发生过成熟油气的运聚。方解石脉中的油气包裹体均为次生包裹体,白云石脉中则以原生包裹体为主。白云石脉中含烃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80~145℃,集中分布在85~95℃、110~120℃、135~140℃3个区间,拉布达林盆地油气运聚期应为白云石脉充填期。  相似文献   
117.
应用Rock-eval、饱和烃气相色谱、色谱-质谱、有机显微组分分析等分析测试手段,对鸡西盆地鱼亮子沟城子河组海相泥岩进行了有机地球化学分析。从有机碳含量、热解参数、可溶有机质含量、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等方面综合分析了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并探讨了有机质的沉积环境和生源特征。结果表明:鸡西盆地鱼亮子沟海相泥岩有机碳含量高,属于中等—好的生油岩范畴;有机质类型为ⅡA型,处于成熟阶段;沉积环境为含盐度较高、咸化的开阔水体环境;有机质生源以低等水生生物为主,也有部分陆生生源。  相似文献   
118.
鄂尔多斯盆地JX井延长组砂岩固碳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神华集团在我国CO2地下埋藏的潜在目标区(鄂尔多斯盆地)实施的CO2注入工程仍存在有关其注入层之上泥岩盖层安全性方面的争议.通过对与神华集团CO2注入井相邻且钻遇地层系统、岩石组合一致的JX井三叠系延长组(位于注入层之上)的研究预测一旦CO2透过盖层后的再续固碳能力.研究层位岩屑样品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其次为岩屑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其物源区岩石类型主要为长英质火山岩、其次为中性火山岩及少量富含石英的沉积岩,具中性斜长岩成分特征;其上段(466~534 m)及下段(666~958 m)砂岩母岩受到弱-中等化学蚀变,并可能经历了再旋回过程;中段(534~666 m)砂岩母岩未受化学蚀变影响,并可能为第一次旋回沉积物.作为潜在的CO2再续固碳场所,延长组砂岩具有实现CO2矿物圈闭的物质条件及形成片钠铝石、方解石、铁白云石和菱铁矿等固碳矿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9.
南黄海海底灾害地质因素的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100万南通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项目最近所获得的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资料和一些历史资料,对南黄海海底的各类灾害地质因素进行了识别,取得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0.
渤海湾贝壳堤研究现状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贝壳堤是渤海湾西岸、西北岸近五六千年以来成陆过程中的一类重要地质现象。它的发育规模、时间跨度和所包含的地质古环境信息在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整理总结前人有关贝壳堤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贝壳堤研究的现状、方法和意义,并指出了研究中仍需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