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列举了土壤、地下水中常见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组分.进入地下水中的绝大部分污染物与介质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后,各种金属、非金属离子、固体溶解物、盐类在地下潜水面附近逐渐浓集,导电性增强,电阻率明显降低,对电磁波的反射能力增强.经实际检测发现,某垃圾填埋场被垃圾渗漏液污染的土壤视电阻率在10 Ω·m左右,垃圾渗出液的实测电阻率在0.40 Ω·m左右.比较高密度电阻率法、瞬变电磁法、探地雷达法的效果后发现,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效果显著.荧光光谱和吸附乙烷、游离甲烷对指示储油气设施泄漏有显著效果,实际应用中,检测游离甲烷可快速圈定污染范围.  相似文献   
22.
黄路明  涂晓方  刘海生 《岩土工程技术》2012,26(4):215-216,F0003
在北京市德内大街桥桩施工过程中,不仅遇到交通拥堵.场地狭小.地上地下障碍物等多种不利条件.而且在拟施工的桩位处遇到大量原有河道的加固材料,物品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埋深之厚,实属罕见,施工条件极差、施工难度极高,施工单位最终通过采取多种办法、措施解决了这些难题,圆满的完成了桥桩施工任务。本人认为在旧城复杂地段施工时,综合处理措施具有很大发展空间,值得深入研究发展,在旧城改造的类似工程中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3.
二连盆地第四系沉积物天然热释光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简要阐述了天然热释光形成机理,详细叙述了实用的室内热释光测量技术及最佳加热程序及相应参数。根据二连盆地370个实测的第四系沉积物样品热释光数据及26条典型热释发光曲线,将该盆地沉积物热释光发光曲线分为3种类型,并综合分析了2条剖面共60测线公里的地表物化探资料———U、Th、K、210Po和4He异常。  相似文献   
24.
位于云南省祥云县刘厂镇的王家庄温泉水样YMD10-1(王家热水井)与YMD10-2(聚龙温泉宾馆热水井)的矿化度为1.49~1.65 g/L,主要阳离子为Na^+,主要阴离子为HCO3^-,水化学类型均为HCO3-Na型。YMD10-1和YMD10-2的p H值野外测定数据分别为10.8和7,因YMD10-2暴露于空气使其pCO2较高导致其p H野外观测值偏低;实验室p H测定值分别为8和7.6,主要受到pCO2差异影响导致水中碳酸组分发生变化而改变了其p H值。水样的δ^2H-δ^18O数据显示温泉的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利用Si O2温标估算了温泉的地下热储温度为89~92℃。利用226Ra-222Rn法估算出YMD10-1的热水年龄为446.84 a,YMD10-2的热水年龄为319.56 a。估算的地下热水的循环深度为3 808~3 898 m,利用δ^2H和δ^18O估算热水补给高程为2 845~2 865 m,补给区为周边的山区。地下水获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后,经历深循环并获得深部热流加热,沿断裂带上升穿透浅部第四系出露地表。温泉显示碱性是由于长石与水和CO2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的HCO3^-,HCO3^-在溶液中有可能水解消耗H^+产生OH^-。王家庄温泉被当地人们用来晒制土碱,与热水Na^+和碳酸的含量高有关。  相似文献   
25.
东北印度洋赤道90°E海岭和孟加拉扇MD81349,MD77181岩心记录了30万a来气候变化的历史.分析发现浮游有孔虫壳体(方解石晶体)的天然热释光变化与δ18O反映的冰川旋回存在着良好的一致性:天然热释光强度的增大与间冰期对应,降低与冰期对应.对MD81349岩心天然热释光时间序列的频谱分析结果显示热释光的显著周期为99,46,23,20和11ka,其中99,46,23,20ka分别与天文学周期中的地球轨道偏心率周期100ka,地轴倾斜度(黄赤交角)周期54,41ka,太阳辐射年度差异的岁差周期23,19ka接近,这表明地球冷暖交替与太阳辐射强度周期性变化密切相关,在不同海水温度条件下结晶形成的方解石晶体的热释光强度差异显著,因而有孔虫壳体积存的热释光能够反映地球气候的变化.  相似文献   
26.
为研究温度变化对非饱和土一维固结的影响,本文建立了非等温状态下的非饱和土固结模型,并且给出了半解析解。首先,结合Dakshanamurthy等提出的非饱和土一维热固结方程与Aldrich建立的一维热传导方程,建立了更完善的非饱和土一维热固结问题的控制方程。其次,采用Laplace变换与Laplace逆变换等方法,得到了非等温条件下超孔隙气压力、超孔隙水压力及土层沉降的半解析解。另外,将得到的解分别退化为非饱和土一维等温固结情况及饱和土一维热固结情况,与现有文献结果对比,证明了本研究的可靠性。最后采用算例分析了不同热扩散系数和温度对非饱和土地基固结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扩散系数与温度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会对非饱和土固结的速度产生显著的影响,且热扩散系数的增大会增加固结速率,温度的升高会减小最终沉降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