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98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 毫秒
111.
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活动强烈,热液型铀矿分布广泛。空间上,自北而南可划分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冀北—辽西、长江中下游、赣杭、武夷山区和东南沿海7个火山岩带和满洲里—额尔古纳、扎兰屯、伊春、沽源—红山子、青龙—兴城、庐枞—栖霞、赣杭和武夷山8个铀成矿带或铀成矿远景带;时间上,从早到晚可划分出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早期、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早期、早白垩世早期、早白垩世中期、早白垩世晚期和晚白垩世早期6个不同时期的岩石组合,其中早白垩世早期高钾钙碱性流纹岩—碱性粗面岩组合与已知铀矿关系密切,高钾钙碱性流纹岩能为浅成低温成矿系统提供铀,碱性粗面岩可能是深源高温成矿系统富铀碱性成矿流体的开路先锋。  相似文献   
112.
采用2018年6月—2020年6月间ZD8MI地电阻率多极距观测系统在四0四台的观测数据,分析各测道的年变化特征,发现随着观测极距的不同各测道年变特征也不同;通过不同极距实验观测和年变化模拟分析表明,浅层电阻率的变化相对较大,而深层的变化相对较小,四0四台的年变化是由浅层介质电阻率随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的,不同测道的年变形态受浅层不同深度介质电阻率的变化出现相位差异。因此利用多极距观测系统进行不同深度范围的地电阻率观测,对定量识别表层非震干扰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3.
刘帅  夏舟 《世界地震工程》2022,38(4):143-150
针对结构隔震装置在较大的倾覆力作用下抗拉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楔形分离式轨道的新型滑移支座。新支座能够承受上部结构传递的荷载以及适应较大水平位移,同时利用楔形轨道与楔形滑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抗拉能力。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建立了支座的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对其抗压、抗拉、压剪和拉剪力学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同时考虑了楔形角度的改变对支座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表明:在竖向新支座具有较好的抗压和抗拉能力,抗拉性能受楔形角度的影响较大,角度大于60°时,支座的抗拉能力随着角度的减小不断提升;而当角度减小到60°时,楔形滑块与上部连接部分出现薄弱点,导致支座的抗拉能力开始降低。在压剪与拉剪的作用下,支座水平向的滞回曲线比较饱满,具有较好的水平向摩擦耗能能力且能够适应较大的水平位移。  相似文献   
114.
刘春伟  胡彩萍  李传磊  刘帅  李波  吴璇  刘小天 《地质论评》2022,68(5):2022092020-2022092020
胶东地区地层岩性多为岩浆岩和变质岩,富水性差异大,整体为缺水区。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优质、稳定的地下饮用水也成为胶东人民的重要民生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大比例尺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总结和已有研究成果分析,结合地下水勘查案例,从水文、地形地貌、含水层岩性和地质构造等四个方面,对岩浆岩地区的地下水富集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了断裂型、接触带型、岩脉型、洼地风化带型和多期变质作用形成的五种蓄水构造模式,并对各类蓄水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总结了风化裂隙水、构造裂隙水和岩溶裂隙水三类岩浆岩、变质岩分布区裂隙水的找水方向,进一步丰富了岩浆岩与变质岩缺水地区蓄水构造模式研究,对该地区地下水资源探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5.
为了研究提高GM(1,1)模型预测精度的方法,本文首先讨论了GM(1,1)模型对初值的不敏感性和拟合预测序列增长率的恒定性;其次,根据GM(1,1)的性质提出新陈代谢反演预测的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对比不同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GM(1,1)反演预测方法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适用于沉降变形预测。  相似文献   
116.
针对精密定轨中需要精确获取不同姿态控制模式起止时间的问题,研究了北斗导航卫星不同姿态控制模式的预报方法。首先介绍了姿态控制模式的定义以及国内外导航卫星采用的姿控模式;然后利用矢量分析法研究分析了动偏、零偏与连续动偏控制及其预报方法,并编写了一套姿控模式预报程序;最后利用北斗卫星的实测数据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北斗姿态控制模式预报精度优于1 min;连续动偏机动持续约40 min,对卫星的有效观测弧段影响小于1 h。  相似文献   
117.
余江盆地位于赣杭铀成矿带中段的西端,盆地内出露的铁镁质火山岩主要为玄武岩和玄武质安山岩,全岩SiO_2含量为47.6%~52.1%(平均49.1%),全碱(Na_2O+K_2O)含量较低,变化范围为3.16%~4.11%(平均3.64%),K_2O/Na_2O比值高,变化于0.70~0.94之间(平均0.78),在TAS图解上落入亚碱性系列范围;TFeO含量为9.26%~11.2%(平均10.5%),且Fe_2O_3/FeO比值为0.30~0.59(平均0.43),MgO含量为6.39%~8.03%(平均7.34%),在AFM图解主要落入钙碱性系列范围。CaO含量为7.45%~8.89%(平均8.28%),Al2O3含量为14.3%~15.3%(平均15.0%)。稀土总量较低,变化范围为149~160μg/g(平均154μg/g),轻稀土富集明显,(La/Yb)N值变化范围为6.77~9.12(平均7.65),Eu和Ce异常不明显(δEu=0.86~1.09;δCe=0.89~1.00),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K、Rb、Sr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Ti、Y等。(87Sr/86Sr)_i值介于0.704634~0.705000之间(平均0.704741),(143Nd/144Nd)_i值介于0.512650~0.512674之间(平均0.512659),εNd(t)值变化范围是2.60~3.07,显示出亏损地幔源的特征;全岩δ18O值较高(6.99‰~9.90‰,平均8.21‰),可能与部分地壳物质的混入有关;(~(206)Pb/~(204)Pb)_i值介于17.659~17.875之间(平均17.768),(~(207)Pb/~(204)Pb)_i值介于15.255~15.292之间(平均15.272),(~(208)Pb/~(204)Pb)_i值介于37.854~37.994之间(平均37.933)。在(~(87)Sr/~(86)Sr)_i-(~(206)Pb/~(204)Pb)_i、(~(143)Nd/~(144)Nd)_i-(~(206)Pb/~(204)Pb)_i和(~(143)Nd/~(144)Nd)_i-(~(87)Sr/~(86)Sr)_i图解中位于亏损地幔端元和EMⅡ富集地幔端元之间,且更偏向于亏损地幔端元,表明源区可能有亏损地幔和EMⅡ富集地幔的贡献,且亏损地幔端元所占比例更高,暗示铀成矿作用与亏损地幔的关系比较密切,并且多类型的铁镁质岩浆活动可能有利于铀成矿作用。结合构造环境判别图分析,余江盆地铁镁质火山岩形成于板内伸展环境,由于岩石圈伸展减薄导致软流圈上涌所产生的结果,同时铀成矿作用可能与伸展构造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18.
整数相位钟法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模型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帅  孙付平  郝万亮  刘婧  李海峰 《测绘学报》2014,43(12):1230-1237
精密单点定位(PPP)模糊度固定方法有3种:星间单差法、整数相位钟法和钟差解耦法,但目前仅法国CNES公开发布用于整数相位钟法PPP模糊度固定的产品,因此研究基于整数相位钟法的用户端PPP模糊度固定模型很有必要.本文分析了整数相位钟法PPP模糊度固定模型,着重指出该模型与传统浮点解PPP模型的区别;提出一种顾及质量控制的逐级模糊度固定策略用于具体实施PPP模糊度固定.大量动态PPP解算试验表明:与浮点解PPP相比,固定解PPP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且定位精度和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119.
在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DGPS/INS组合导航中,GPS失锁重捕获时,仅利用自身的观测信息很难快速恢复整周模糊度,使用INS位置信息辅助GPS模糊度解算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以模糊度精度衰减因子(ADOP)作为指标,分别研究了松组合和紧组合两种模式下INS位置精度与GPS模糊度解算成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低精度的惯导设备能够有效减小ADOP值,提高GPS模糊度解算的精度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0.
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沿着康古尔韧性剪切带发育众多金矿床,已经成为新疆重要的黄金产地之一。文章对位于该剪切带西段储量较大、勘查程度较高的红石、康古尔和马头滩3个金矿床进行了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这3个矿床含矿石英脉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分别为294.4~468.0℃(红石)、236.9~441.0℃(康古尔)、150.9~444.7℃(马头滩);盐度w(NaCleq)分别2.7%~10.5%(红石)、4.2%~9.1%(康古尔)和6.4%~8.4%(马头滩);密度分别为0.54~0.83 g/cm3(红石)、0.80~0.86 g/cm3(康古尔)和0.57~0.80 g/cm3(马头滩)。本文和前人数据表明,这3个矿床的δDSMOW值分别为-104‰~-63‰(红石)、-72‰~-45‰(康古尔)和-55‰~-45‰(马头滩),与石英相平衡的水的δ18OH2O值分别为-1.7‰~7.4‰(红石)、-8.3‰~5.0‰(康古尔)和2.5‰~2.6‰(马头滩)。以上特征表明,红石、康古尔和马头滩金矿床成矿流体具有中-高温、低盐度、较高CO2含量,其中红石金矿床的成矿流体中岩浆水比例比康古尔和马头滩两个矿床相对要高。综合地质、流体和年代学特征表明,沿康古尔韧性剪切带分布的金矿床可能具有较为一致的成因,可能是295~280 Ma和260~240Ma两个成矿期叠加作用的产物,分别与早二叠世拉张背景下的中-酸性岩浆的侵入和晚二叠世—早三叠世(260~240 Ma)挤压背景下康古尔剪切带的韧性剪切变形及抬升作用相对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