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2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2009年4月从天津临港工业区周围海域获得的生物样品进行了测试,研究了该区生物体内DDTs和HCHs含量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海域生物体中DDTs的含量相对较高,范围为1.15~25.79 ng.g-1(湿质量),HCHs含量较低,范围为0~7.86 ng.g-1(湿质量).异...  相似文献   
22.
海洋石油污染生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油泄漏是海洋环境的重要污染物之一,生物修复技术已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从海洋石油污染物的来源、转化过程、降解机理和影响生物降解因素等方面,论述了生物技术对泄漏入海的石油类污染物的处理技术经验,以及国内外对于生物修复海洋石油污染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3.
羌塘盆地查郎拉地区中生代岩相古地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实测剖面和路线地质填图剖面为基础,采用地层优势相 (亚相 )法和综合分析法首次系统地重建了羌塘盆地查郎拉地区中生代的岩相古地理。指出晚三叠世以海陆过渡相占主导地位,形成海退沉积旋回;由NE向SW依次出现三角洲相→滨岸相→滨浅海相带。中侏罗世浅海相沉积较发育,从NE向SW依次发育三角洲→台地相→浅海陆棚相带,呈NWW~SEE向展布,沉积中心应在中部偏西南侧,在J2 q期和J2 b期形成两次海侵高潮,总体组成两个由海侵→海退的沉积旋回。晚侏罗世海陆过渡相沉积较发育,从NE向SW依次发育三角洲相→潮坪相→台地相带,呈NW~SE向展布。白垩纪岩相古地理存在早晚差异 :早期为残留海背景下的台地边缘浅滩-局限台地相沉积,形成第三次海侵高潮;晚期全区迅速抬升,形成冲积扇~辫状河流相的磨拉石红色复陆屑沉积旋回及多物源供应格局。中生代沉积物源主要来自北部的中央隆起带,次为东部高地及西部隆起区;在沉积演化过程中,不同时代的沉积物源有所差别,且地形总体保持了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格局。  相似文献   
24.
地震储层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在阐明地震储层概念及其不同阶段主要研究内容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交互迭后处理、测井资料的应用、层位标定、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层位自动拾取、层面切片、断层切片、相干数据体、多线剖面、三维可视化、地震储层参数预测、烃类检测、地震属性分析及地质统计学和时间推移地震等技术的应用现状,最后对地震储层研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5.
松辽盆地新肇地区G634-63井区三维地震精细构造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地震精细构造解释的基本任务是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与实钻结果进行交互分析验证,及时指导井位调整,提高钻遇储层的成功率。针对松辽盆地新肇地区G634—63井区开发地震地质任务要求,摸索出一套适合本区特点的技术组合,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在应用解释系统中放大地震剖面、时间切片、椅式切片和三维可视化等常规解释功能的基础上,结合精细层位标定、层面解释分析技术、地震相干数据分析技术和高分辨率波阻抗反演等多种技术开展小断层的研究,避免了1m~2m薄储层断失;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进行动态时深转换,提高密集井网区构造解释精度;进行全三维的层面和断面成图,指导复杂条件的井位调整;总结出构造发育特征与储层有效厚度分布的关系。  相似文献   
26.
陆相浊流沉积体系与油气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描述了陆相浊流沉积体系的概念及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沉积特征、储集性能、识别标志,其目的是提供一个概念格架,指导应用物探资料对陆相浊流沉积进行识别、解释和工业制图。  相似文献   
27.
杨文艳  刘宪斌 《海洋信息》2003,(2):24-27,19
2.1.3 重要栖息地和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 美国地质勘探局的一项优先工作是要为管理者、决策者和民众提供关于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重要栖息地的信息。 2.1.3.1 加利福尼亚州的蒙特里海湾 在加州蒙特里海湾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研究人员研究在保护区内,沉积物是如何被侵蚀、堆积并转移的。这些信息会帮助管理者保护海洋保护区内的栖息地。  相似文献   
28.
为了解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9年春季(5月)和夏季(8月)进行了两次生态环境综合调查。结果表明:春、夏两航次共鉴定浮游动物16种、浮游幼虫12类,合计种类28个。春季浮游动物平均丰度和生物量(175 ind./m3和24.53 mg/m3)均明显低于夏季(1 511 ind./m3和229.98 mg/m3),季节变化显著。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夏季(2.00)低于春季(2.48),Pielou均匀度指数夏季(0.54)也低于春季(0.78)。典范对应分析显示,盐度、氨氮、pH、化学需氧量、亚硝酸盐和透明度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与历史数据对比,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种数和生物量呈下降趋势,主要优势种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9.
渤海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0.
2011 年对天津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及砷含量进行了调查, 采用Muller 地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RI), 对该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及砷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天津近岸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及As 含量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33.3%的站位Cu 含量超过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单因子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计算污染程度排序一致, 均为Cd>Pb>Cu>Zn>Cr>Hg>As;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显示重金属对天津近岸海域生态风险构成的风险程度排序为Cd>Hg>Pb>Cu>As>Cr >Zn, 天津近岸海域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属于低度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