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9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40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象山港对虾增殖放流区浮游植物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1992年笔者对象山港水域浮游植物现存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象山港水域是一个高生物量的海湾,平均叶绿素a浓度为3.50~5.93mg/m3:初级生产力碳为444.5~871.0mg/(m2.d).湾内不同海区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区域化和时间季节性。港顶部陆缘影响显著,水体交换缓慢稳定性好,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较高;港口区受邻近海水的不断调节,海流较急,水体交换快稳定性差,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较低。港内现存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的季节变化明显,基本按春、夏、秋、冬季次序排列.粒度分级研究结果表明,大干20μm的网采浮游植物细胞对总生物量和总初级生产力的贡献分别为25%和13%;微型和微微型(小于20μm)浮游生物细胞在象山港浮游植物群落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中占重要比重,贡献分别为75%和87%,其对生产力的贡献高于对生物量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菜州湾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渔业和养殖基地,是中国对虾索饵和产卵的传统海域。初级生产力反映海域自养浮游生物通过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碳的能力,是水域肥瘠程度和可养育生物资源的直接指标。初级生产力中的重要部分——新生产力,是外源营养盐输入从而导致浮游植物生物量增加的那部分生产力,也是在维持真光层群落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可向系统外输出的生产力;而且由于新生产力是向更高层次营养级的净输出,所以其提供了评价次级和更高级营养阶层生物可持续生产的依据。 20世纪80年代初,有许多学者就开展了渤海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的研究,菜州湾是其观测海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观测结果表明,菜州湾为渤海的高生物量和高生产力区(费尊乐等,1988;费尊乐等,1991;吕瑞华等,1992;朱明远等,1993;吕瑞华等,1999),但未见莱州湾海域的专题研究报道,新生产力的研究尚属空白。 本研究采用14C和15N同位素示踪法,在莱州湾进行了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的现场实验研究,获得了比较系统的观测资料,可为评估菜州湾生物资源潜力和可持续利用能力,为菜州湾渔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1982年10月浙江潮下带(北纬27°10′—30°30′,东经122°30′以西)海域叶绿素α和初级生产力的分布。表层平均叶绿素α为1.85mg·m~(-3),10米层平均叶绿素α为1.91mg·m~(-3),略大于表层。文章比较了象山港、乐清湾、东山湾和渤海湾的叶绿素α分布状况。调查海区平均初级生产力为181.17mgC·m~(-2)·d~(-1)。其值低于浙江沿岸上升流海域。  相似文献   
14.
珠江口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1996年12月和1997年8月在珠江河口湾及其毗邻海域对浮游植物生物量、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及其环境制约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海区的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均是夏季高于冬季,冬、夏两季的平均值分别为(0.95±0.41)和(1.08±0.52)μg/dm3,(69.2±75.5)和(198.7±119.1)mg/(m2·d),(1.46±0.79)和(3.05±3.09)mg/(m3·h).冬、夏两季平均f-比分别为0.45和0.38.分级叶绿素a结果显示,冬、夏两季均以微型和微微型级分(<20μm)占优势,其对海区叶绿素a的贡献分别为796%和81.6%,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分别为70.7%和896%.调查海区具显著的空间区域化特征,叶绿素a和潜在初级生产力的高值出现在冲淡水区的中部,向口门区和远岸区逐渐降低.现场初级生产力的高值出现在远岸区,它与复合参数BeZpI0(Be为真光层平均叶绿素a,Zp为真光层深度,I0为海面光辐射强度-PAR)呈很好的正相关,说明光是研究海区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新生产力冬、夏两季的高值分别出现在交椅湾和伶仃洋西南部.  相似文献   
15.
浙江海岛邻近海域叶绿素α和初级生产力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1990年春,秋季进行的浙江海岛海域叶绿素浓度和初级生产力的观测资料作了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叶绿素α浓度和初级生产力均高于秋季,其空间分布基本上为浙南海区高于浙北海伛同于浙中海区,表层叶绿α浓度高于中层和底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1991/1992年南极夏季在普里兹湾邻近海域浮游植物调查的研究结果。经鉴定共有浮游植物3门26属78种;其平均细胞丰度为120±174×105个/m3,密集区分布在62°S、78°~103°E,这一海域其细胞丰度在110×105~864×105个/m3之间。根据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细胞丰度百分比的聚类分析,测区浮游植物群落中可划分为四个聚合类群:菱形藻(Nitzschia)与赖氏针杆藻(Synedrareinboldi)、长环毛藻(Corethroncriophilum)与翼根管藻(Rhizosoleniaala-ta)和翼根管藻与赖氏针杆藻占优势的聚合类群及由海冰习性的菱形藻与近岸性角刺藻(Chaetoceros)占优势组成的中山站近岸单一生态类群。文中还讨论了浮游植物丰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对过去数年南极浮游植物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我国海洋初级生产力研究二十年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回顾和论述了我国学者近 2 0年来在海洋初级生产力观测研究的进展。随着我国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初级生产力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研究海域也越来越广阔 ,研究的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 2 0年来我国海洋初级生产力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 ,基本搞清了我国海域的状况 ,为生态系结构与功能研究、为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为海洋环境质量的评价和赤潮的监测与预报等提供了重要科学基础。目前该项研究正在向更广和更深的层次发展 ,并且与特定的研究目标紧密联系 ,有些研究项目已与国际接轨。加强大空间尺度和长时间序列的观测研究及其与相关学科的综合研究 ,和采用现代化的观测手段 ,必将使该领域的研究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夏季白令海粒度分级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2008年7月我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中在白令海不同区域设立BR断面、NB断面和BS断面,对200 m以浅海水进行叶绿素a浓度和初级生产力的现场观测,对部分观测站进行微型、微微型光合浮游生物的粒级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白令海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区域性特征明显,深海海盆中BR断面表层叶绿素a浓度为0.190~0.976μg...  相似文献   
19.
The investigation of size-fractionated chlorophyll a and primary productivity were carried out in three longitudinal sections (63°-69°12'S, 70°30'E, 73°E and 75(30'E) at December 18-26, 1998 and January 12-18, 1999 in Prydz Bay and its north sea area, Antarctic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urface 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 were 0. 16 -3. 99 μg dm-3. The high values of 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 (more than 3.5 μg dm -3) were in Prydz Bay and in the west Ladies Bank. The average 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 at sub-surface layer was higher than that at surface layer; its concentration at the deeper layers of 50 m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depth and that at 200 m depth was only 0. 01 -0. 95μg dm -3. The results of size-fractionated chlorophyll a showed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netplanktion to total chlorophyll a was 56% , those of the nanoplankton and the picoplankton were 24% and 20% respectively in the surveyed area. The potential primary productivity at the euphotic zone in the surveyed area wa  相似文献   
20.
2004年春季长江河口水体与沉积物表层的叶绿素a浓度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5月7日至12日在31°~31.8°N、122.5°E以西到海水上溯至0盐度的长江河口进行14个站位叶绿素a浓度的现场观测,其中N1~N3、M1~M3、S1~S3和R6这10个观测站用3条渔船在4天内进行潮周期的涨憩、落急、落憩、涨急、涨憩5个潮时的准同步周日采样观测;对S2、S3、R2、R3、M3、N2和N3这7个位于长江入海口门站位进行表层泥样的叶绿素a浓度观测。结果表明,观测海区表层海水叶绿素a浓度为0.230~11.500μg/dm3,平均值为(1.514±1.712)μg/dm3,高值出现在观测海区东北部的长江冲淡水稀释区,表层海水叶绿素a浓度平面分布从该区的东北部向西南方向逐渐降低,离岸越近叶绿素a浓度越低,低值出现在长江口门内和测区西南部的广阔浑水区域;底层叶绿素a浓度为0.291~2.620μg/dm3,平均值为(1.186±0.531)μg/dm3,其变化幅度与平均浓度均明显低于表层。在涨憩、落急、落憩、涨急和涨憩5个潮周期中水柱平均叶绿素a浓度为1.198~1.910μg/dm3,涨憩和落急潮时,叶绿素a浓度自表层向底层逐渐下降;落憩和涨急潮时,表层的平均叶绿素a浓度略低于中层和底层。2004年春季观测海区叶绿素a浓度与往年夏季和秋季的观测结果相近,但明显高于冬季。表层沉积物叶绿素a浓度为(0.089±0.052)μg/g(湿重),仅占其上方水体平均叶绿素a浓度的极少部分,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