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1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57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61.
为完善内孤立波与海底斜坡沉积物相互作用研究,本文着眼于内孤立波破碎后在斜坡上继续运动的阶段,开展物理模拟实验,分析斜坡响应的土压力和超孔隙水压力的变化状况,揭示内波作用过程。研究发现:斜坡沉积物颗粒在内孤立波破碎引起的涡旋和渗流的共同作用下,会发生再悬浮,斜坡坡度变化不改变沉积物产生动力响应的主导动力作用;内孤立波振幅大小影响涡旋与渗流两者的比例,即在小振幅条件下由涡旋作用主导,在大振幅条件下由渗流作用主导;破碎流体在沿斜坡冲出坡顶位置后形成新的涡流,沉积物在新生涡流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受斜坡坡度的影响。本文结果对于研究内孤立波再悬浮运移海底沉积物、改造海底地形地貌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2.
硅化木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科研价值,但浅埋硅化木的探测仍无较好手段。在即墨马山地区首次使用物探手段进行浅埋硅化木的探测研究。在前期高密度电法探测的基础上,对电阻率异常点进行地质雷达复测,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硅化木的产出特征,硅化木异常多表现为小的抛物线突起,且异常深度集中在2~6m,最后对异常点进行钻孔验证,结果表明地质雷达可有效探测浅埋硅化木。  相似文献   
63.
河北南堡-曹妃甸海域潜在的浅表灾害地质类型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2~7kHz浅地层剖面探测、多波束、单波束水深数据以及侧扫声纳勘测影像等地质地球物理实测数据,分析研究了河北南堡-曹妃甸海域各种潜在的地质灾害类型,编制了该海域的灾害地质图与海底地貌图。并在前人对海岸带灾害地质类型分类的基础上,对该海域的潜在的灾害地质类型进行了分类。对海底浅层气、活动沙波、海底侵蚀、活动断裂、埋藏斜层、陡坡、陡坎以及沟槽等与近海海洋工程密切相关的灾害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调查区海域的潜在地质灾害因素分布较为集中,多发育在缓斜的水下侵蚀堆积岸坡与陡斜的水下侵蚀岸坡分界线附近,浅层气,陡坡陡坎以及沟槽都有发育;在陆架侵蚀洼地区,发育有较大规模的沟槽,海底侵蚀现象也是较为普遍;调查区其他海域,灾害类型较少,局部发育有活动沙波和埋藏斜层等。  相似文献   
64.
The response of mangrove ecosystems to the Asian monsoon in the future global warming can be understood by reconstru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angrove forests during the Holocene climatic optimum(HCO), using proxies preserved in coastal sediments. The total organic matter in sediments of a segmented core, with calibrated age ranges between 5.6 and 7.7 cal. ka BP and corresponding to the HCO, from the Qinzhou Bay in Guangxi, China, is quantitatively partitioned into three end-members according to their sources: mangrove-derived, terrigenous,and marine phytoplanktonic, using a three-end-member model depicted by organic carbon isotope(δ13Corg) and the molar ratio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to total nitrogen(C/N). The percentage of mangrove-derived organic matter(MOM) contribution is used as a proxy for mangrove development. Three visible drops in MOM contribution occurred at ca. 7.3, ca. 6.9, and ca. 6.2 cal. ka BP, respectively, are recognized against a relatively stable and higher MOM contribution level, indicating that three distinct mangrove forest degradations occurred in the Qinzhou Bay during the HCO. The three mangrove forest degradations approximately correspond to the time of the strengthened/weakened Asian winter/summer monsoon. This indicates that even during a period favorable for the mangrove development, such as the HCO, climatic extremes, such as cold and dry events driven by the strengthened/weakened Asian winter/summer monsoon, can trigger the degradation of mangrove forests.  相似文献   
65.
近年来随着福建东山岛经济的发展,各种海岛开发工程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引发的地质灾害也呈上升趋势,威胁着岛上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海岛的生态环境.为更有效地对东山岛进行保护性的规划与开发,通过对东山岛的地质灾害的现状及分布规律的调查,在GIS技术支持下,把研究区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3类,并全面分析了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安全性及其控制机理,认为人类活动是引发地质灾害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6.
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退化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黄河三角洲是中国乃至世界典型的滨海湿地分布区。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分五个区域进行评价,其中油田分布区退化严重,作为自然保护区范围的一千二区和黄河口区也明显退化。对整个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而言,虽然总体退化程度不高,但已呈现出整体退化的趋势,且这种趋势在短期内不会停止。  相似文献   
67.
利用广西北海段潮间带表层沉积物样品的实验数据,对其沉积物中重金属(Hg,Cd,Pb,Zn,Cu,As)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并采用海洋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国家一类标准和Hakanson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系数(Eir)与危害指数(RI)方法评价了该海域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结果表明:北海段重金属的平均质量分数(mg/kg)为:Zn(69.81)〉Pb(16.58)〉Cu(12.76)〉As(9.08)〉Cd(0.22)〉Hg(0.07);其中,廉州湾和英罗湾的重金属质量分数相对较高,而铁山湾和银滩段的相对较低。此外,绝大多数观测站点的沉积物尚保持清洁状态,且其潜在生态危害较轻,多属轻微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