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242篇
海洋学   26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3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中国黄土研究新进展 (三)时间标尺   总被引:54,自引:20,他引:5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对宝鸡黄土剖面的粒度组成以10cm 为间隔进行了系统的采样和分析,并以这条粒度曲线为基础,建立了一条适合黄土高原各代表性剖面的轨道调谐时间标尺。据此对37个古土壤的顶、底年龄作了估计。在建立这条时间标尺的过程中,各古地磁界线的K-Ar 年龄值基本保持不变。时间标尺建立后,对地轴倾斜度和岁差的特征周期进行了滤波,发现滤波曲线与理论计算值有很好的匹配。对比已有的两条深海轨道调谐时间标尺,宝鸡剖面时间标尺在时间分辨率及滤波曲线与理论计算值相匹配方面具有一些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72.
二百五十万年来季风环流与大陆冰量变化的阶段性耦合过程   总被引:36,自引:9,他引:36  
根据黄土中的气候替代性指标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的比较,本文作者发现2.5Ma以来东亚地区的冬、夏季风环流与全球冰量变化具有阶段性的耦合过程,即从2.5MaB.P.至今,季风环流与大陆冰量的耦合程度呈阶段性增强的趋势,其间有三个转折时期:2.5Ma B.P.前后、1.6Ma B.P.前后和0.8Ma B.P.前后。二者间的阶段性耦合可能与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起有关。  相似文献   
73.
74.
中国黄土研究新进展 (二)古气候与全球变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本文扼要介绍最近几年来在中国黄土高分辨率气候地层、第四纪古气候演化型式以及冷期和暖期中黄土高原古气候空间格局研究方面的一些新进展。根据土壤地层学与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手段的结合,2.5 Ma来的中国黄土系列可划分出37个大的气候旋回,其中含74个气候阶段,这74个气候阶段又可细分为110个次级阶段。第四纪气候振荡的幅度受气候周期长短所控制。从冷期到暖期的气候转换具有突变性,从暖期到冷期的气候转换具有渐变性。冷期堆积的黄土与暖期形成的土壤在性状上都有地带性分布的特征。  相似文献   
75.
CO2全球循环及其同位素示踪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极地冰盖气泡研究表明,工业革命前大气圈天然CO2浓度约为280×10-6,天然CO2浓度变化反映了冰期-间冰期循环这一长期气候变化固有特征。工业革命后,大量人为CO2进人大气圈,人为CO2收支明显不平衡,一个大于2.6GTC/a的未知陆地生态汇很可能存在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土壤、岩溶作用、河流作用、地球化学作用、干旱-半干旱环境等系统以及海洋内部CO2循环的同位素示踪研究,可为人为CO2未知汇即“MissingSink”的探求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76.
第四纪气候变化机制研究的进展与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自从20世纪50年代海洋沉积氧同位素记录被揭示以来,经典的陆地4次冰期理论被新的认识所取代,人们发现第四纪以来冰期—间冰期旋回远远不止4次,并且从深海沉积和陆地黄土获取的古气候变化记录与地球轨道参数变化可以对比,为揭示第四纪古气候变化机制构建了明确的框架。近年来有关末次冰期不稳定气候事件的揭示也为深入认识古气候变化特征提供了新的证据。然而冰期—间冰期旋回机制、南北半球在冰期—间冰期循环过程中的耦合机制以及气候不稳定事件发生机制仍然是困扰古气候研究者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7.
中国的黄土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黄土,是中国北方人民长期以来对当地黄色土状堆积物习用的名称。它包括了黄土(Loess)和类黄土沉积(Loess-Like Deposit)。前者大多为原生黄土,后者常为多少经过变化的、常与其他沉积物成互层的、局部再沉积的原生黄土。  相似文献   
78.
吴文祥  刘东生 《地学前缘》2001,8(2):414-414
半个世纪前 ,哈佛大学旧石器考古学家莫维士 (H .Movius)将旧石器初期的旧大陆分割为两个独立发展的文化圈 ,即西方的“手斧文化圈”和东方的“砍砸器文化圈”。前者包括非洲、欧洲、中东和印度半岛 ,代表一个文化蒸蒸日上、朝气蓬勃的地区 ;后者包括东亚、南亚和印巴次大陆北部 ,是一个文化保守落后、死水一潭的“边缘地区”(Movius 1948)。莫维士理论的基础主要是类型学和古生态学 (黄慰文等 ,1999) ,即一些学者认为东亚不存在手斧或者东亚的手斧不能与西方的手斧相提并论 ;或者认为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更新世期间气候、植被…  相似文献   
79.
匼河旧石器遗址6054和6056地点地层的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发现于 195 7年的河遗址群的年代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对河遗址群中两个代表性的遗址的地层进行了再研究 ,认为 60 5 4地点文化层位于黄土—古土壤序列中 S2 以下 ,而 60 5 6地点位于马兰黄土之下 ,二者的时代有较大的差别 ,60 5 4地点可能比 60 5 6地点时代要早。  相似文献   
80.
如果从1957年本刊创刊时算起到今天2001年已有44个年头了,对许多读者来说是 够长的了。如果说作为一个主编从40岁到84岁就和《第四纪研究》朝夕相处了44年,恐怕 会吓人一跳。这是既有些荣誉感又使人感到无可奈何的事实。 在我离开主编岗位而从另外的角度来支持《第四纪研究》时,我有很多话想说。首先 我推荐韩家懋同志任主编,希望他能在最需要的时候把我肩上的重担接过去。我想到他 将会遇到的困难的时候,只希望他不要问为什么?也不要问为谁我们才来干这件事。我想 到了责任编辑宋云华同志,因为对第四纪工作的支持,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