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301篇
海洋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21.
河水样品中硼的分离及其同位素组成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水样品中低含量硼的分离方法及硼同位素组成的测定进行了研究。将约1000mL河水样品分别用硼特效树脂,混合树脂富集和纯化后,紫外灯照射去除有机质,蒸发浓缩至小体积,采用正热离子质谱法进行硼同位素组成的测定。全流程回收率在95%以上,同位素稀释法测得全流程空白为41ng。经该方法处理后的样品能满足同位素质谱测定的需要。不产生同位素分馏,测试精度基本在0.6‰以内。  相似文献   
222.
Hydrogeochemistry of Wujiang River Water in Guizhou Province,China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Wujiang River water represents that of river water from the typical carbonate areas.Ite hydro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global major rivers.The Wujiang River and its tributaries have high total dissolved solid concentrations,with Ca^2 and HCO3^- being dominant,Mg^2 and SO4^2- coming next.Both Na^ K^ and Cl^- Si account for 5%-10% of the total cations and anions,respectively,These general features show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river water is largely controlled by carbonate weathering,with the impact of silicate and evaporate weathering being of less importance.Production activity,minin practice and industrial pollution also have some influence 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rive water.  相似文献   
223.
本文通过对云南早元古代哀牢山群、底巴都组与大红山群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从地球化学角度证明早元古代扬子板块西缘存在板块运动,前特提斯域的元古大洋板块在其东北方向的俯冲作用中,与古扬子板块发生碰撞而在俯冲带大陆边缘弧与弧后盆地分别形成哀牢山群、底巴都组与大红山群的基性火山岩。  相似文献   
224.
云南会泽铅锌矿床脉石矿物方解石REE地球化学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方解石是云南会泽铅锌矿床最重要的脉石矿物,原生矿石中三种产状(即团块状状、团斑状和脉状)方解石的REE含量、有关参数和配分模式都有一定的差异,但不同产状方解石之间以及同种产状方解石的REE地球化学特征具有连续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矿区原生矿石中三种产状方解石为同源不同阶段形成的产物;矿床成矿流体具有多来源特征,地幔流体在成矿流体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成矿流体在演化过程REE含量逐渐降低;成矿环境由相对还原向相对氧化变化。  相似文献   
225.
水样氮同位素分析预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肖化云  刘丛强 《岩矿测试》2001,20(2):125-130
介绍了现今使用的几种水样^15N分析预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目前水样^15N分析预处理中亟等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26.
湖泊外源氮输入与内源氮释放辨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对红枫湖水体和外源河流硝酸盐氮同位素、有机质碳、氮含量等进行了测定, 并以此对湖泊外源氮输入与内源氮释放(有机质降解)进行了辨析. 结果表明, 冬春季红枫湖外源氮输入增加, 湖水中内源氮的释放也十分强烈. 氮的混合作用特征在河流入湖口处比较明显, 而有机质降解(硝化)则以湖泊中下游最为显著. 冬春季湖水中有机质降解主要发生在湖泊中下游中层水体, 与该层位水体中含较丰富的沉降有机质有关. 这部分发生降解的有机质中有相当比例为湖泊水生有机质.  相似文献   
227.
贵州省赫章县妈姑镇新关寨附近的土法炼锌不仅导致植被的破坏,而且使附近土壤中重金属有不同程度的积累,Zn达到162.23-877.88mg/kg,Pb为37.24-305.56mg/kg,Cd为0.50-16.43mg/kg,大大超过了当地的土壤背景值;而且重金属含量(特别是Pb和Zn含量)与土壤中的Fe2O3和Al2O3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显示土壤中铁氧化物和粘土矿物对重金属的固定作用。化学形态研究表明,Pb和Zn在土壤中主要表现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与残渣态,而Cd的情况与Pb和Zn完全相反,其形态以可交换态为主。本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用含碳量表示)较低,仅为57.00-388.00μg/g,而且与土壤重金属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特别是与Zn的相关系数高达-0.7801,反映出重金属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Biolog测试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间没有明显的差别;土壤微生物DNA经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和DGGE(变性梯度胶电泳)反应后的基因片段非常一致,反映出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并没有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和基因损伤,另一方面也表明,土壤本身有强烈的固定重金属能力,抵御了重金属对土壤生物的进一步毒害。  相似文献   
228.
炼锌固体废渣中重金属(Pb、Zn)的存在状态及环境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利用XRD、TEM/EDS和连续提取实验研究了土法炼锌固体废渣中重金属的矿物学特征及不同粒度中重金属的相态分布特征。与通常发现的重金属一般富集在小粒径废渣中的情况不同,本工作所研究的废渣样品中大粒径废渣与细粒径废渣相似,甚至有更高的金属含量。化学形态研究表明,冶炼过程形成的矿物(或玻璃质)集合体和堆积后的风化过程形成的次生矿物是废渣中重金属存在的主要化学相。同时发现Pb的残渣态很少(0.39%~15.75%),而Zn的残渣态较高(14.3%~46.2%),这可能与冶炼工艺所形成较多Zn的硅酸盐矿物有关。尽管可交换态Pb、Zn在不同相态中的相对比例非常小(Pb0.03%~1.30%;Zn0.03%~3.30%),但其绝对含量却比一般土壤或沉积物要高(Pb1.5~385μg/g;Zn3~590μg/g)。由于重金属可交换态有比其他化学相态更高的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因此,对环境有较大的潜在影响。废渣样品的微束分析表明,Pb在废渣中见有金属Pb存在形式或呈纳米金属Pb颗粒包裹于其他矿物或铁合金及熔球集合体中。同时不排除有Pb的碳酸盐矿物存在的可能。而以硅锌矿Zn2(SiO4)、锰硅锌矿(Zn,Mn)2犤SiO4犦和纤维状的丝锌铝石Zn8Al4犤(OH)8(SiO4)5犦·7H2O等矿物形式存在以及Fe、Mn等的铝硅酸盐形式存在的Zn,可能是导致Zn的残渣态较高的原因。与连续提  相似文献   
229.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明显受北东向构造带控制 ,构造带中的脉状方解石为富碳酸盐流体活动的产物。文章通过对这种脉状方解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探讨构造流体的来源及其与成矿流体的关系。结果显示 ,矿区北东向构造带中脉状方解石的稀土含量范围较宽 (∑REE :5 .4 71× 10 -6~ 5 6 .788× 10 -6)、稀土配分模式为相似的轻稀土富集型、存在较强的铕负异常 (δEu :0 .4 39~ 0 .74 2 )。结合地层、矿石中脉石矿物方解石、峨眉山玄武岩的稀土元素含量和碳、氧同位素组成 ,认为控矿构造带中方解石稀土为同源构造流体的结晶产物 ,构造流体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明显受成矿流体的控制  相似文献   
230.
硼及其同位素对水体污染物的示踪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硼的易溶性和硼化合物的广泛使用 ,以及污水处理过程中除硼的困难 ,最终导致地表地下水体富集硼及有关污染物。海滨地下水受到海水入侵 ,硼含量及 ρ(B) / ρ(Cl)比值发生明显变化。混合、吸附、水岩等作用使得硼同位素发生分馏 ,显著区别于区域背景值。因此 ,结合其它同位素、水化学等信息 ,硼及其同位素作为良好示踪剂为研究水圈中物质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提供了新的手段。文中总结了部分天然水体的硼含量和硼同位素组成特征 ,综述了近年来用硼同位素示踪水体的污染物来源、程度和范围等方面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