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80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49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基于地理国情普查获取的数据,以哈尔滨市中心城区基本公共服务为研究对象,从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服务水平空间差异、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可达性空间差异3个方面分析了哈尔滨中心城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2.
介绍冶尕西主任医师运用针灸治疗肿瘤后抑郁的经验。冶师认为本病病机为气机郁滞,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其在“醒脑开窍”针刺法的基础上配合手法量学、耳穴压豆治疗,以醒脑开窍、疏肝解郁、养心调神,突出了鲜明的针灸特色,取得了显著疗效。另附验案2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03.
马欣  吴绍洪  李玉娥  张雪艳  高清竹  伍洋 《地理学报》2012,67(11):1451-1460
研究我国水稻主产区季节性干旱受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 对调整水稻种植布局、提高水稻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比时间跨度为1981-2030 年水稻生产可用水量和季节性干旱的时空分布和干旱程度, 得出气候变化对未来我国水稻主产区季节性干旱有显著影响。主要结论有:2001-2030 年(对照期) 与1980-2000 年(基准期) 对比, (1) 早稻和晚稻生长季可用水量均值增加了10%以上, 中稻生长季可用水量保持不变。同时, 中稻和晚稻的生长季可用水量的空间分布更加均匀, 表明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 水稻主产区水稻生长季可用水量从整体上会更加充沛、空间分布会更加均匀, 有利于缓解季节性干旱的发生。(2)水稻的季节性干旱均呈下降趋势, 早稻季节性干旱减少1.25 万km2, 中稻季节性干旱减少8.00万km2, 特别是晚稻季节性干旱减少25 万km2, 几乎占晚稻种植面积的20%。表明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 水稻主产区水稻季节性干旱总体趋于缓解, 特别是晚稻季节性干旱问题有明显改善。(3) 通过建立水文循环过程中可用水量与作物生长季需水量之间的关系, 构建的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水分供需指数(WSDI) 适用于评估未来气候对水稻主产区季节性干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4.
有机污染物在复合衬垫中的运移以扩散方式为主。目前关于运移参数不确定性及其对衬垫性能影响的研究还不多,复合衬垫厚度的设计也没有考虑不确定性的影响。总结了运移参数已有的成果,采用蒙特卡罗法研究了半无限条件下运移参数的变异性对衬垫底部污染物质量浓度和通量的影响,并对衬垫厚度进行了设计。研究表明:土工膜中有机污染物的分配系数和扩散系数的变异性对质量浓度和通量的影响可以忽略,而土中有机污染物的扩散系数和阻滞系数的变异性对其影响则非常显著。确定性方法计算的结果偏于危险,有必要加强对土中有机污染物的扩散系数和阻滞系数概率特性的研究。以甲苯为例进行黏土衬垫厚度设计,结果表明:概率计算方法得到的黏土衬垫厚度约为确定性方法的1.71~1.81倍,采用概率方法进行衬垫设计更合理。  相似文献   
105.
近40年中国东北地区平均风速的气候变化特征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候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东北地区1961—2000年近40年地面平均风速的气候变率、气候趋势、气候突变等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近40年平均风速呈整体下降趋势,倾向率为-0.23m/(s.10a)。东北地区东北部和西南渤海海边附近风速减弱最明显。个剐测站平均风速变化趋势与全区整体气候趋势不一致,呈现出周期性震荡特征。各季节风述变化均呈减弱趋势,冬、春季风速减弱比夏、秋季明显,冬、春季风速由强转弱年份比夏、秋季早5年左右。东北地区平均风速在1981年前后出现了气候跃变,由偏强转为偏弱。  相似文献   
106.
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城乡建设用地动态变化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土地利用变化具有明显的时空特性,是当前国际上开展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利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末两个时段的Landsat TM卫星影像,运用GIS空间分析和EXCEL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1)在这10年的时间里,区域城乡建设用地增长较快,其中特大城市(乌鲁木齐市)和中等城市用地增长迅速。(2)区域城乡建设用地扩张以占用草地和耕地为主。同时,城乡建设用地类型及其结构变化在17市县存在明显的差异。(3)天山北坡经济带城乡建设用地变化是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增长、国民经济的增长、工业的发展和政府政策是区域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07.
祁连山老虎沟流域产汇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老虎沟流域冰川产汇流特征,根据老虎沟流域2009年消融期4-10月的气象与水文观测资料,采用排除和不排除降水对冰雪消融产流影响的方法,对老虎沟流域融水径流的产流特征、白天和夜晚径流特征、径流的滞后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5-9月各月流量占到整个消融期流量的比例分别为7%、26%、33%、19%、14%。降水对河流的产流贡献率约为22%,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对河流的产流贡献率为78%。观测期内,除5月外,白天流量全部大于晚上流量,而且6-8月白天和夜晚径流之间的差值较大。老虎沟冰川区以裸冰消融为主,冰面湖较少而且小,汇流较快,储水性能并不明显。5-9月流量峰值和谷值平均分别滞后气温7.0 h、3.5 h、2.5 h、2.5 h和4.5 h,冰川排水系统也随着流量变化经历慢速-快速-慢速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8.
Q2、Q3黄土深堑中高填方地基变形规律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尺寸原状黄土与重塑黄土联合制作模型,针对Q2、Q3黄土深堑中超高填方地基在天然含水率及饱和状态时的沉降变形规律开展大型离心模型试验研究,系统模拟了超高黄土填方地基在施工期及工后期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此类高填方地基的施工期沉降变形是总变形量主要组成部分;地基填筑完毕后表面沉槽轮廓清晰,填筑过程中沉降速率随施工填方高度增加而增大,沉降变形中部大、两侧小,且填方体与原地基结合部位的变形缓坡较陡坡一侧小;天然状态下的地基整体沉降变形较小,差异变形量较大,饱和状态下的地基沉降变形增大,差异变形量较小,稳定性较差,差异变形使得原地基与填方体极易发生错动开裂。根据模型试验的分析规律,建议此类地基施工过程中宜对填方体与原地基接触带进行处理,以改善填方体约束条件,同时,填筑完工前可预留一定高度,待前期变形基本完成后,再施工至设计标高,以防止过大差异变形导致的工后开裂。  相似文献   
109.
GStar—Ⅰ型电容式土壤水分监测仪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介绍了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研制的GStar-I型电容式土壤水分测量仪的测量原理、特性和设计思路,以及振荡电路、分频电路、嵌入式单片机、计算机通讯技术和软件系统设计,并对其标定方法进行了探讨.该仪器在河南、陕西等省进行了安装试用,能够实时连续自动采集土壤水分数据、记录各地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应用实践表明,该传感器具有使用简单安全,定点连续,易于标定,精度较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0.
地下水人工回灌堵塞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地下水人工回灌堵塞问题的产生与回灌水质、入渗介质的矿物成分及颗粒组成特征等多种因素有关,通常根据成因将堵塞分为物理堵塞、化学堵塞和生物堵塞3种类型。大颗粒悬浮物的物理堵塞效应与机理的研究比较成熟,但对于中间颗粒,尤其是胶体颗粒物的堵塞作用机制的研究还相对比较薄弱;化学堵塞的机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技术在化学堵塞机理的研究中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生物堵塞主要由回灌水中细菌和藻类等微生物的繁殖和代谢导致,大量的研究集中在细菌方面,对藻类引起的堵塞问题研究尚不深入;多种堵塞的相互作用过程和作用机理是目前研究的难点问题。堵塞预测的方法主要包括3种:①指标法(如MFI、悬浮物浓度、浊度、AOC、BFR等),简单实用,但不能对堵塞演化过程进行描述或对堵塞程度进行定量表达;②经验公式法,受特定场地的条件限制,难以直接推广和利用;③解析公式法,对堵塞机理的表达更加科学、合理,但模型的建立与求解难度较大。通过合理的水质预处理技术和合理的回灌工艺,可以有效延迟堵塞发生的时间、减缓堵塞累积的程度。开发快速、高效、简单的堵塞处理技术对于延长工程使用寿命和降低经济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