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SPI指数在青海东部地区干旱监测中的应用及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SPI干旱指数对青海东部地区民和、乐都等5个代表站1961~2005年干旱进行了监测分析,并利用实际受灾面积指数检验了其监测效果。研究表明:SPI指数与受灾指数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通过对受灾面积指数与SPI指数进行拟合分析,除循化县两指数的拟合率低于60%外,其余代表站点的拟合率均较好;两类指数45a资料的线性倾向率在反映干旱特征时的一致性达80%。并且SPI指数的使用不受时间、时空的限制,所以SPI指数可以较好的反映出东部地区是否出现干旱,并且能够反映出干旱程度,对东部地区的干旱监测及影响评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43.
新源县巴音居里克一带的下—中二叠统乌郎组陆相火山岩呈面状分布。乌郎组分为上段(P1w2)和下段(P1w1),其中乌郎组上段(P1w2)为巴音居里克乌郎组主体火山岩建造,为一套基性火山岩→酸性火山岩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对主量元素分析,表明该组火山岩为碱性系列。微量元素的分布特点呈"双隆"型式,表现为Ba、Th、Ta的强烈富集,但又有Ce、Hf、Zr、Sm的富集,与板内碱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型式基本一致。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向右倾斜,轻稀土明显富集,重稀土在流纹岩中略有富集,而在玄武岩中相对亏损。地球化学图解也显示该组火山岩形成于板内构造环境。综合对比分析,表明巴音居里克乌郎组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早—中二叠世。  相似文献   
44.
清水泉一带位于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成矿带西段,近年来,新发现铜矿床1处,铜矿点2处,金矿(化)脉6条,显示出良好的成矿潜力。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系统总结清水泉一带成矿地质背景,分析清水泉一带物化探和遥感异常特征。推断清水泉一带分布的主要地层与带内发现的金铜矿床赋矿地层一致;物探特征显示清水泉一带重力梯度值与深大断裂大体吻合;化探资料显示多处金铜矿的异常与带内金铜矿化带分布吻合;遥感资料异常提取结果与化探、构造特征在空间上的展布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分析清水泉一带成矿地质特征,总结找矿模型,以期为资源潜力评价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5.
刘艳宾  弓小平  陈斌  王哲  毛磊  阿丽娜 《地质通报》2011,30(12):1950-1961
在全面收集东昆仑西段地区3种主要铁矿矿床类型(迪木那里克、蟠龙峰、塔特拉克)资料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其成矿地质条件、物探等找矿信息,并对该区铁矿成矿机制进行了研究,建立其成矿模式,总结迪木那里克和蟠龙峰铁矿找矿模型。研究表明,沉积变质型铁矿主要分布于长沙沟蛇绿混杂岩和茫崖蛇绿混杂岩带内,成矿时代主要为古生代,含矿建造为复理石建造和大理岩建造。矽卡岩型铁矿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呈北西-南东向展布的祁漫塔格蛇绿混杂岩带中,赋矿建造主要为古元古代白沙河岩组大理岩建造、蓟县系结晶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建造和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微晶灰岩-钙质白云岩-生物微晶灰岩建造,成矿时代为古生代和中生代;与成矿作用有关的侵入岩主要为印支期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燕山期的钾长花岗岩;矿体主要分布在受断层控制的侵入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的矽卡岩中,矽卡岩以钙质矽卡岩为主。  相似文献   
46.
侯平  江冶 《地质实验室》1995,11(3):182-186
用微机处理三轴剪切试验和粒度分析试验数据,操作简单,结构准确,已投入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7.
48.
东天山觉罗塔格金矿带构造变形与成矿预测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东天山觉罗塔格金矿带构造变形特征明显,横向分带可分为3个变形子带,组构差异显示走向分段韧性剪切带发展演化过程中相伴的脆-韧性变形转换带较为普遍。脆-韧性变形转换过程受多种动力作用方式控制,造成多种变形方式同存互竞,常见微破裂、碎裂流和晶内滑移。有两种转换过程,宏观上各圈层的变形连通和微观上主要地质体内的变形开合使脆-韧性变形转换带内流体强烈对流,并富集成矿。近年来在该区带发现的一系列金矿床(点),约85%都分布于脆-韧性变形转换带中,数值模拟显示脆-韧性变形带控制金矿床,其中的张性扩容构造控制金矿体。此已成为该区剪切变形带内控矿的重要特征和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49.
50.
中天山奎先达坂一带大量发育花岗质侵入岩,其中,晚志留世侵入岩位于研究区中部东侧,对其开展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及LA-ICP-MS锆石U-Pb测年研究,以探讨岩体成因类型、侵位时代及形成的构造背景,旨在对南天山洋盆俯冲时限,乃至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提供新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奎先达坂一带晚志留世侵入岩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S”型花岗岩。岩体富硅(67.22%~74.88%)、富碱(7.65%~8.66%)、富钾(K2O/Na2O=1.16~1.87),里特曼指数σ均小于3.3;铝饱和指数A/CNK为1.01~1.06;CIPW标准矿物中,均见有刚玉分子;具远高地壳均值的Rb/Sr比值;稀土元素富集轻稀土,发育中等铕负异常,稀土分布模式曲线为右倾“海鸥”型曲线;微量元素与原始地幔相比,明显富集Rb,Th,La,Nd,Hf,亏损Ba,Sr,P,Ti。钾长花岗岩锆石206Pb/238U同位素加权平均年龄为(422.9±3.3)Ma,为晚志留世。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区域地质特征,认为奎先达坂一带晚志留世侵入岩为中天山北缘洋盆闭合后的陆陆碰撞和南天山洋的北向俯冲消减共同作用形成的,为造山晚期环境的陆缘火山弧花岗岩,表明南天山洋盆于晚志留世仍在向中天山地块之下俯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