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基于TM遥感图像解译和野外调研,分析了攀西地区大渡河、安宁河深切河谷地貌特征和断裂带构造变形特征,建立了安宁河断裂带晚新生代5阶段变形历史。研究表明,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早期,安宁河断裂以挤压走滑活动为主;上新世晚期至早更新世时期,断裂以斜张走滑活动为主,活动强度较弱;早中更新世之间发生的元谋运动使昔格达组湖相地层褶皱变形;中晚更新世时期发生断陷作用,形成安宁河两堑夹—垒的构造格局;晚更新世—全新世时期又以左旋走滑活动为主。综合安宁河、大渡河河谷地貌和晚新生代地层记录和变形特征,提出了攀西高原晚新生代4阶段隆升模式:中新世早中期(12Ma之前)以缓慢隆升与区域夷平化作用为主,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早期(12~3.4Ma)是高原快速隆升与河流强烈下切的时期,上新世晚期—早更新世(3.4~1.1Ma)为昔格达湖盆发育时期,中晚更新世—全新世(1.1Ma以来)是高原快速隆升与河谷阶地发育时期。最后指出,至上新世晚期(3.4Ma以前),攀西高原海拔高度可能超过了3000m。  相似文献   
52.
本文运用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分析产业的形成和分类,揭示了三次产业的发展趋势;运用翔实的统计资料,对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所处阶段和呈现出的产业结构类型进行了具体分析;系统地研究了我国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发展政策以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和措施。明确了气象事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定位,即气象事业属于第三产业中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门类,专业技术服务业类。研究了国家发展气象事业的政策和法规;并对气象事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作了系统分析,进而提出了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完善双重领导管理体制,在为发展支柱产业提供气象服务中求得事业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四个一流”的气象事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3.
El Niño-La Niña循环的海-气耦合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开玉  泮益农  李骥 《气象学报》1995,53(4):461-470
利用1950—1987年2°×2°格点综合海-气资料(COADS),计算了赤道太平洋洋面(5°S—3°N)上逐月平均海温、气压、纬向风、比湿、云以及热量收支各分量的平均值和距平值,分析这些量的演变特征,得出:ElNino过程中,赤道太平洋洋面上气压梯度减小,东风减弱;赤道中、东太平洋洋面上空气中水汽和云量增加,洋面射入太阳辐射和有效长波辐射减少,感热和潜热交换加强,洋面净获得(损失)热量减少(增加);LaNina过程中,情形相反。最后概括了ElNino-LaNina循环的两种海-气耦合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54.
一、气象文化概述 纵观人类产生、发展、文明的历史长河,人与大气不可须臾分离。只有认识、遵循和把握自然规律,才能够与万物共生、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最终归宿。气象科学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随着先进文化的兴旺而兴旺。  相似文献   
55.
世纪之交的中国海洋问题·邓聿文农华西中国人的海洋意识我们是一个濒临海洋的民族,我们又是一个远离海洋的民族。的确,从地理条件来看,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总量比较丰富的海洋资源,而从意识层面来看,我国绝大多数人的海洋意识还仍比较薄弱,以致我们从观念上远...  相似文献   
56.
低纬地区电离层电流的人工调制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高频泵波能对低电离层进行有效的人工扰动.采用ELF/VLF调幅高频电波对电离层进行加热,电子温度会随着调制频率振荡,并引起电导率周期性变化,从而使加热区内电离层电流周期性变化,形成等效的ELF/VLF电离层虚拟天线,辐射调制频率范围内的无线电波.早期的电离层人工调制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纬和极区,本文讨论低纬地区电离层人工调制的可能性.本文的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低纬地区低电离层电导率在周期性加热的条件下能有效地被调制,使加热区域形成ELF/VLF波的电流辐射源,并分析了不同加热参数和入射条件对调制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本文利用欧洲非相干散射雷达协会(European Incoherent Scatter Scientific Association,EISCAT)的两次加热实验诊断数据,基于我们在文章(1)中建立的数值模型,定量分析了实验过程中出现参量衰减不稳定性(Parametric decay instability,PDI)的物理过程.分析结果如下:(1)通过对两次加热实验数据的分析,均观测到了增强的等离子体谱线(HFPLs)和离子声波谱线(HFILs),谱线的频率和加热电波频率满足频率匹配条件,表明电离层加热过程中参量衰减不稳定性的激发.(2)通过对加热电波反射区电子密度和离子密度模拟数据的谱分析,可以清晰发现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朗缪尔波和离子声波.实验1观测到的离子声波谱线频率为8.8 kHz,而模拟得到的离子声波在5~6 kHz,实验2观测到的离子声波谱线为7.1 kHz,而模拟得到的离子声波频率在5.5~6 kHz,模拟结果与实验观测比较一致.(3)实验观测和模拟结果均表明,在参量衰减不稳定性激发过程中,加热电波频率(f_h)与等离子谱线频率和离子声波谱线频率(f_(ia))并不是简单匹配,实验1观测到的等离子体谱线频率为f_h-3f_(ia),实验2观测到的等离子体谱线增强频率为f_h—f_(ia)和f_h—3f_(ia).这一结果表明在加热过程中出现了多次参量衰减的现象,从而为朗缪尔湍流的激发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58.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在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遵照毛主席关于“人民公社一定要把小麦种好”的教导,几年来我们公社开展了以冬小麦为上茬的一年两熟制的试验。从试验的情况来看,冬小麦产量不高,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播种期早晚的问题。为了确定冬小麦适宜播期,  相似文献   
59.
红树林湿地生态功能及其价值研究文献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树林生长于海洋与陆地的动态交界面,特殊的生长环境赋予其独特而强大的生态功能。采用文献检索法和追溯法分析国内外红树林湿地生态功能研究的进展和现状,将相关研究归纳为“综合性研究”与“单项生态功能研究”两种,“综合性研究”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持与净化功能,“单项生态功能研究”较重视旅游文化价值与固碳价值。红树林生态功能价值评价方法的比较表明,参数法、市场价格法、替代法更为常用,支付意愿法和生态模型法较少。其中,参数法简单易用但可靠性低,市场价格法在其适用范围内效果很好但适用范围窄,替代法使用的替代标准合理选取不易,支付意愿法简便易行但主观性较强,生态模型法结果最稳定,是红树林生态功能价值研究的发展趋势,但存在基础数据不足的问题。目前,国内外红树林生态功能价值研究存在缺乏生态整体观念和基础生态数据以及评估方法不完善等问题,展望了红树林湿地研究发展趋势,为红树林生态功能及其价值评价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0.
七月骄阳似火,国土人的竞赛热情也欲与骄阳试比热。在乒乓赛场上随处都可以看到参赛队员生龙活虎、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的矫健身影,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投入到每一场比赛之中。小小的乒乓球凝聚着选手们奋斗的激情和在场观众们期盼的热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