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95篇
地质学   127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洪水型季节性河流砂岩以碎屑黏土含量高为特征。按照组构,碎屑黏土可划分为泥质内碎屑、机械渗滤黏土和成壤泥质凝聚体。泥质内碎屑主要分布于河道砂岩的底部。机械渗滤黏土包括脊状和桥状、示底组构、松散聚集、胶膜和块状聚集体5种类型,其空间分布受控于潜水面波动和河道下切或迁移。成壤泥质凝聚体往往分布于具有纹理或交错层理的砂岩或粉砂岩、滞留沉积、大型槽状层理砂岩与河道充填序列的顶部。机械渗滤黏土是导致河流相砂岩储层非均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砒砂岩的侵蚀脆弱性可能与高含碎屑蒙皂石有关。  相似文献   
122.
在我国西部冻土地区及干旱地区,普通取样钻机和钻进工艺钻探取样困难,因此需要对无循环取样工艺及设备进行研究。无循环钻进工艺是在钻探取样过程中,孔内没有冲洗液或虽有稳定液但不循环流动的钻进方式,这种工艺环保、取样质量高、效率高、能满足特殊地层的取样需求。介绍了无循环工艺和30 m无循环取样钻机的参数特点及试验情况。钻机钻进中不需要循环介质,能够实现自装卸上下车,液压系统恒功率输出,钻机的研制为干旱地区及冻土地区增添了一种新设备、新工艺,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在以后的浅层取样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3.
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青藏高原东北部22条断裂带上古地震定量数据,拟定了该区的地震复发概率密度函数.根据此函数对区内东昆仑断裂带东段不同段落上未来100年内强震原地复发的条件概率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断裂带上自西向东的3个破裂段中,玛沁段和塔藏段未来20、50、100年的复发概率值介于0.76%~7.36%之间,玛曲段未来20、50年的复发概率值介于2.0%~5.26%,属于低概率事件;玛曲段未来100年的复发概率值为10.82%,属于中概率事件;整个段未来100年内至少发生一次7级以上强震的联合概率可达21.87%,属于中概率事件.考虑到概率模型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对各段进行了危险性的定性分类,综合评价认为玛沁段在未来百年内发生大震的危险性较低,玛曲段和塔藏段未来百年发生大震的危险性较高.最后将本文拟合的概率密度函数与传统通用函数计算的条件概率值进行比较,发现通用的复发概率函数随着自变量t/R的增大,因变量P的反映不如本文拟合函数的敏感.  相似文献   
124.
125.
本文基于短弧长法开发了一套由低轨卫星数据解算重力场的系统ANGELS(ANalyst of Gravity Estimation with Low-orbit Satellites),成功用GRACE Level1B数据解算出全球时变重力场模型(第一版IGG-CAS系列模型),并与国际三大知名重力卫星相关研究机构: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空间中心CSR (Center for Space Research)、德国GFZ地学研究中心(GeoForschungsZentrum)和美国宇航局JPL喷气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发布的全球时变重力场模型(RL05模型)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通过每阶大地水准面差距的对比结果表明,IGG-CAS模型的精度接近RL05模型的精度.对以上四家机构在2004-2010年的时变重力场模型经过相同的去条带和高斯滤波处理,可以发现四家GRACE反演陆地水时变信号的空间分布十分接近,在长江流域反演的陆地水时变信号,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8.通过反演撒哈拉沙漠干旱地区的时变信号来评估反演的精度水平,IGG-CAS、CSR-RL05、GFZ-RL05和JPL-RL05反演结果的均方差分别为1.5 cm、1.1 cm、1.1 cm和1.2 cm等效水柱高.综合表明IGG-CAS时变重力场反演模型的精度接近于目前国外主要机构最新公布的时变重力场模型.  相似文献   
126.
地球在新元古代经历了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和解体,并发生了Sturtian和Marinoan两期全球规模的冰川事件。华南地区南华系古城组和南沱组冰碛岩分别对应Sturtian冰期和Marinoan冰期沉积记录,大塘坡组属于其间冰期沉积。对鄂西走马地区大塘坡组顶部泥岩中的碎屑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定年,锆石具有高Th/U比值(0.47~1.69),并显示明显的振荡环带,为岩浆成因;62颗锆石的62个数据点分析,获得的60个谐和年龄分布在651~2435Ma,主要峰值为~794Ma。最年轻单颗锆石U-Pb年龄651±7.7Ma,结合前人研究认为华南地区Marinoan冰期启动时间应晚于651Ma;碎屑锆石为亲扬子型,可能来自鄂中古陆和扬子北缘;分布最集中的751~851Ma年龄段内~850Ma峰值记录了扬子地台与华夏褶皱带碰撞拼合事件,而~820Ma、~800Ma、~760Ma等峰值则揭示了与Rodinia超大陆解体有关的幕式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127.
致密岩石介质中的气体渗流有别于液体渗流,其中滑脱效应是影响致密岩石介质中气体渗流规律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在气体滑脱效应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滑脱效应的产生机理和产生条件,认为气体分子在孔壁附近的运动状态是产生滑脱效应的根本原因。同时围绕孔隙气体压力、围压、含水饱和度、气体性质等因素对气体滑脱效应的影响及实质进行综合分析。分析结果对研究低渗透多孔介质中气体渗流规律和测定低渗气田开发中气体渗透率参数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8.
孙潇  刘立  刘娜  明晓冉 《世界地质》2017,36(2):333-345
以松辽盆地哈达山青山口组二、三段泥岩盖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泥岩样品中常量元素和稀土微量元素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泥岩稀土元素(∑REE)总量较高(104.99×10~(-6)~281.88×10~(-6)),∑LREE/HREE比值较高(6.50~9.96),REE配分模式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而重稀土元素亏损,Eu(0.88~1.16)存在负异常等特征;(2)物源区母岩类型主要为沉积岩和中基性火山岩,源岩的钾交代作用成因可能为黏土矿物中的伊蒙混层转化为自生伊利石;(3)物源区泥岩修正后的CIA值(44.75~72.24)较低,暗示物源区经历了弱风化作用,Sr/Cu指标显示物源区长期受干热型气候控制。  相似文献   
129.
本文以热浸锌处理的CM系列钢为研究对象,通过盐雾处理进行了加速腐蚀试验,利用电化学极化测试分析了材料的腐蚀机理,利用扫描电镜和三维数字显微镜观察了材料的表面形貌。盐雾加速试验表明,随着时间增长腐蚀速度降低,主要是由于腐蚀产物膜抑制了腐蚀的阳极过程和阴极过程(产生钝化平台)。厌氧环境下的试验表明,在细菌繁殖到达高峰时产生了钝化平台,主要是形成致密、溶解度极小的ZnS腐蚀产物,在电极表面形成连续完整的腐蚀产物膜。以99.99%纯锌为原料的热浸锌产品在港湾海洋环境中有高的耐蚀性,其原因是由于腐蚀产物及锌-铁合金层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0.
海潮误差是GRACE时变重力场反演中重要的误差源,目前发布的海潮模型中主要包含振幅较大的主潮波分量模型,在时变重力场反演中次潮波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因此,GRACE时变重力场反演中的海潮误差主要包括受限于海潮模型误差和次潮波影响.本文利用轨道模拟方法检测了短周期潮波的混频周期以及次潮波对ΔC20,ΔC30的时序特征,并进一步通过轨道模拟结果分析了海潮误差对时变重力场反演的影响,然后通过实测数据解算分析了海潮误差对当前GRACE时变重力场解算的影响,研究发现:(1)利用轨道模拟能够有效地检测短周期潮波的混频周期;(2)时变重力场解算过程中,次潮波的影响大于海潮模型误差的影响;(3)海潮模型误差以及次潮波影响是当前GRACE没有达到基准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