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63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西藏普兰县马攸木金矿床石英的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西藏阿里地区马攸木金矿床含金石英脉样品进行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测年,其坪年龄为44.08Ma±0.39Ma,等时年龄为44.10Ma±0.20Ma,坪年龄代表石英的形成年龄。测试结果表明,西藏阿里地区可能存在喜马拉雅期金的成矿作用,且喜马拉雅期可能是西藏冈底斯-雅鲁藏布江成矿带形成金矿的主要时期。  相似文献   
22.
马攸木金矿床是西藏最近发现的独立岩金矿床.对马攸木金矿床热液成矿期各矿化阶段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温度与压力、盐度与密度、包裹体成分和H、O同位素诸方面的初步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属中低温(198~259℃)、低盐度(3.10~7.08%NaCl)、低密度(0.85~0.93g/cm3)的流体,属(SO24-)Cl--(K )Na 水化学类型,成矿环境为低压(22.7~26.7 MPa)浅成(0.825~0.971 km)环境.成矿流体可能主要来源于与大气降水有成因联系的地下热水.马攸木金矿床可能是与热泉相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23.
马攸木金矿床是西藏最近发现的独立岩金矿床。对马攸木金矿床热液成矿期各矿化阶段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温度与压力、盐度与密度、包裹体成分和H、O同位素诸方面的初步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属中低温(198~259℃)、低盐度(3.10~7.08%NaCl)、低密度(0.85~0.93g/cm3)的流体,属(SO42-)Cl--(K+)Na+水化学类型,成矿环境为低压(22.7~26.7MPa)浅成(0.825~0.971km)环境。成矿流体可能主要来源于与大气降水有成因联系的地下热水。马攸木金矿床可能是与热泉相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24.
西藏西部马攸木金矿床成矿流体的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攸木金矿床是西藏最近发现的独立岩金矿床.对马攸木金矿床热液成矿期各矿化阶段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温度与压力、盐度与密度、包裹体成分和H、O同位素诸方面的初步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属中低温(198~259℃)、低盐度(3.10~7.08%NaCl)、低密度(0.85~0.93g/cm3)的流体,属(SO24-)Cl--(K )Na 水化学类型,成矿环境为低压(22.7~26.7 MPa)浅成(0.825~0.971 km)环境.成矿流体可能主要来源于与大气降水有成因联系的地下热水.马攸木金矿床可能是与热泉相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25.
西藏羊八井地热田热水的化学组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平  多吉 《地质科学》1998,33(1):61-72
羊八井地热田深、浅层热水都是Cl-Na类型,具有相同的B/Cl比值,说明深层热水在上升通道中与冷水相混合形成了浅层热水。浅层流体自西北向东南流动,温度逐渐降低。浅层热储内普遍存在着水岩交换反应,对热水的化学组成有一定的影响。石英和玉髓地热温度计分别适用于计算深、浅层的热储温度。纳木错(湖)不是羊八井地热田的补给区。深层热水在井筒内绝热汽化时不会出现SiO2结垢,CaCO3是否会在井筒壁沉淀需要放喷较长时间来检验。文中还阐述了对热水的化学组分进行监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6.
1999年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马攸木地区首先探查到砂金异常,进而通过预查、普查和详查,发现了砂金储量居目前西藏之首的马攸木砂金矿床。该矿床Ⅰ号矿体长为14196.3m,平均宽度为126.61m,平均厚度为11.25m,加权平均品位为0.5116g/m3,砂金资源总量属大型。介绍了Ⅰ号矿体砂金的形态与粒度、成分和成色。马攸木砂金矿床的发现,对西藏地区及古地中海—喜马拉雅成矿域的找矿与成矿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西藏冈底斯巨型斑岩铜矿带勘查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是近年来中国在世界三大斑岩铜矿带之一的喜马拉雅—特提斯成矿域中铜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的斑岩成矿带。驱龙等大—超大型斑岩铜矿床的发现与评价,标志着一个超千万吨级的斑岩铜矿勘查开发基地已经初步形成。笔者在重点介绍近年来驱龙、朱诺、冲江、吉如等斑岩铜矿最新找矿成果的基础上,对该带控岩控矿构造、含矿斑岩及其源区特征、成矿规律、成矿系列、成矿时代等主要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对其勘查和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8.
西藏吉如斑岩铜矿床的发现过程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吉如斑岩铜矿是在1989~1991年开展1∶50万日喀则幅区域化探成果图上发现了“弱小”铜异常,后来通过对原始化探数据进行重新处理及成矿背景、成矿环境分析发现的斑岩铜矿床。这是一个“弱小”异常找矿的范例。作者在首次系统介绍了该矿床特征、发现过程及勘查新进展的同时,客观展示了异常筛选及成矿预测研究的思考过程,对于启迪人们对中国数以千万计的化探数据进行二次开发,从原有的大量异常、特别是“弱小”异常中筛选出最可能与矿化有关的异常,并提高查证的见矿比率等方面具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9.
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的演化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对于其俯冲极性存在不同认识。报道在青藏高原南羌塘荣玛地区新发现的晚侏罗世闪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特征。LA-MC-ICP-MS锆石U-Pb年龄结果表明,岩石形成于149.7±0.8Ma,时代为晚侏罗世。岩石呈富碱,低Mg O、TFe O、Ca O,富集轻稀土元素和Rb、Th、U、K等元素,亏损Ta、Nb、P、Ti等元素。锆石εHf(t)值为正值,并且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4.26~+9.29),指示岩浆来源于幔源和壳源岩浆的混合。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荣玛地区晚侏罗世闪长岩为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向北俯冲所引起的幔源和壳源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30.
图片新闻     
7月9日至10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一行,前往四川省绵竹市清平乡文家沟、都江堰市龙池镇麻柳沟、汶川映秀镇红椿沟等地,就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治理等进行调研.并与四川地质灾害防治专家们座谈。徐绍史指出。四川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群防群治、预警预报成效显著,值得总结,地灾防治重点工程进度快、质量好。经受了汛期的初步考验,为全国的地灾防治做出了示范、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