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174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金秋时节,我们驱车来到“造字圣人”仓颉的故里。映入眼帘的,远处是枝繁叶茂、枝头挂满硕果的园林——红红的苹果、金黄的鸭梨;近处是郁郁葱葱的庄稼地——金灿灿的谷子、绿油油的番薯……悠然间,一阵清脆悦耳的鸟鸣又从防护林中传来,她在告诉我们,啊!已经到了南乐县西邵乡土地整理项目区了。  相似文献   
112.
鲕粒是一类特殊的沉积颗粒,为古气候和古海洋环境的重要指示器。为了深入认识此类特殊颗粒的成因机制、形成环境及地质意义,对广西隆安地区都结剖面下石炭统都安组上部含鲕粒地层开展了古生物学、沉积学和岩相学研究。研究区共识别出5种主要的鲕粒类型: 放射状纹层鲕粒(O1)、规则同心放射状纹层鲕粒(O2)、不规则同心放射状纹层鲕粒(O3)、泥晶鲕粒(O4-A和O4-B)和复合鲕粒(O5)。各类鲕粒的显微组构和沉积环境指示其具有不同的形成过程,其中水动力条件影响和控制着鲕粒的发育和分布情况。研究区含鲕粒地层形成于维宪期末—谢尔普霍夫期,恰好对应早石炭世晚期冰川作用的开始。受冰川作用影响,全球海平面频繁波动,研究区地处低纬度地区并以浅滩和潮坪沉积环境为主,为鲕粒的形成提供了适宜的水体条件,即温暖、动荡的浅水环境。此外,含鲕粒岩层内广泛发育钙质微生物和微生物席,说明微生物活动在研究区较为常见,可能与鲕粒的形成过程具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3.
以智慧伊春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项目为依托,以双丰林业局所辖区域为示范区,基于云平台时空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利用WebGIS技术,针对林业管理部门森林资源管理、林政管理等业务,建设林政资源服务系统。系统结合示范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融入林业专题信息,通过电子地图服务网站形式,利用地理统计等方式进行空间信息和林业专题信息的整合和发布,面向工作能够提供基于矢量、影像地图集成的、灵活互动的林业专题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14.
利用稳定同位素大气水平衡模式(i AWBM)模拟了季风区长沙站大气水汽和降水中δ18O的时间变化,并与实际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其目的在于检验i AWBM在模拟季风区大气中水稳定同位素循环方面的能力,揭示影响水稳定同位素变化的主要原因,改善对季风区水循环中稳定同位素效应的理解和认识.模拟结果很好地再现了长沙降水中δ18O的季节变化,季风区降水中稳定同位素雨季被贫化旱季被富集的基本特点以及存在的显著降水量效应均被模拟出.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模拟的冬季风盛行期间的加权平均δ18O为-6.58‰,与该时段的实际监测值相当;模拟的夏季风盛行期间的加权平均δ18O为-9.58‰,低于该时段的实际监测值.i AWBM主要利用大气的可降水量、水汽通量、蒸发量和降水量4个驱动变量来模拟水稳定同位素的循环.其中,可降水量对水稳定同位素变化的贡献被包含在其他3个驱动变量中.水汽通量对水汽同位素变化的贡献具有富集和贫化的双重作用,蒸发量和降水量对水汽同位素变化的贡献分别具有富集和贫化的作用.在对水汽同位素起富集作用的两个因子中,水汽通量的平均同位素贡献为1.66‰,贡献率为63.97%;蒸发量的平均同位素贡献为0.91‰,贡献率为36.03%,水汽通量的同位素贡献起主要作用.在对水汽同位素起贫化作用的两个因子中,水汽通量的平均同位素贡献为-1.40‰,贡献率为53.47%;降水量的平均同位素贡献为-1.09‰,贡献率为46.53%,水汽通量和降水量的同位素贡献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115.
湿地在物种多样性、调节气候、含蓄水源等多方面的作用,一直受到我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湿地保护、生态修复、科研创新、模式建设、规划设计等多方面作出努力,以实现其持续性存在和生态功能的提升。但由于自然、社会、经济、体制等多因素的影响,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工作受到的制约较大,存在湿地退化程度较为严重,生物多样性保护压力大,生态功能难以充分利用等问题。该文通过梳理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实现生态保育、社会共享和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益提出可行性较强的建议,以期为湿地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6.
广西田林地区发育有早石炭世全球罕见的后生动物格架礁,该珊瑚礁的主体部分由双型珊瑚(Diphyphyllum)、丛管珊瑚(Siphonodendron)、石柱珊瑚(Lithostrotion)以及笛管珊瑚(Syringopora)等建造而成。这些造架珊瑚个体一般以无性出芽繁殖生长和躲避障碍物弯曲生长的竞争模式占据更多的空间生态位,而群体之间则以越顶生长的策略取得竞争的胜利。礁体连续发育,无明显的间断性和旋回性,但造礁生物的组合在礁体纵向分布上存在一定差异,可识别出3个连续的生物组合单元,即Diphyphyllum组合、Siphonodendron-Lithostrotion组合和Diphyphyllum-Syringopora组合。对礁剖面岩石的微相特征研究,划分出了含少量生物碎屑粒泥灰岩、钙藻粒泥灰岩、生物碎屑泥粒灰岩、灰泥质颗粒灰岩、珊瑚格架岩和有孔虫生物碎屑亮晶颗粒岩等6种微相类型。礁体在发育过程中经历了由深水开阔台地相到浅水开阔台地相,珊瑚礁相到台内斜坡相再到台内浅滩相,标志着海平面逐渐下降、水体变浅、水动能不断增强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17.
植被覆盖度是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掌握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有助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农牧业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基于2001—2020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ation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以耕地、林地、草地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合像元二分模型计算植被覆盖度,应用空间稳定性分析、Sen+Mann-Kendall空间趋势分析、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植被覆盖度的时空特征;同时,结合气温、降水量数据,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气候因素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 近20 a植被覆盖度以中植被覆盖区为主,植被覆盖度减小了4.79%。(2) 植被覆盖度的空间稳定性波动较小,以波动变化(37.3%)、中等波动变化(32.7%)为主;植被覆盖度呈显著减少和不显著减少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3.8%、54.5%。(3) 耕地、林地、草地植被状况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轻微退化,在植被覆盖度上分别减少了4.57%、6.32%、4.24%,在空间稳定性上,不显著减少分别为51.28%、54.48%、52.29%。(4) 2001—2020年耕地比林地、草地空间稳定性和退化程度更为稳定和缓慢,林地退化比耕地、草地严重。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较小,呈微弱下降趋势,人类活动是影响植被生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8.
对南宁市邕宁区29个地灾隐患点的群众来说,她的名字家喻户晓,手戴红袖章的她总是不遗余力地奔赴在地灾防治的第一线。在拆违打非现场,她将自己的柔情一面藏起来,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与违法行为作斗争。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肺部恶性肿瘤适形射频消融(RFA)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48例54个经病理证实的肺部恶性肿瘤在CT引导下行RFA,其中11个病灶联合化学消融治疗,通过临床观察和CT扫描监测并发症。术后1个月、3个月增强CT扫描观察近期疗效。结果:54个病灶RFA后即刻复查CT示病灶阴影增大,消融区域密度降低,术后1个月增强CT复查肿瘤去血管化表现,仅病灶边缘强化及肿瘤残留区域强化;54个病灶治疗后3个月复查增强CT,肿瘤完全消失(CR)61%(33/54),Ⅰ期24例,转移灶9个;肿瘤缩小(PR)39%(21/54),Ⅰ期1例、Ⅱ期16例、ⅢA期2例、2个转移病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肺部恶性肿瘤RF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近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