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质学   2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水口山铅锌多金属矿田是我国南岭地区重要的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生产基地之一。矿田内中酸性岩体发育,研究这些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理清区内成岩成矿演化谱系和指导找矿勘探均具有重要意义。该矿田内,老鸦巢4号和鸭公塘3号花岗闪长岩岩体的主微量元素组成相似,都具有高钾钙碱-钾玄及准铝质的特点。岩石微量元素配分呈平滑的右倾,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分布平滑,具有弱的负铕异常。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老鸦巢花岗闪长岩的年龄为(162.9±0.7) Ma,鸭公塘花岗闪长岩的年龄为(156.3±0.6) Ma。年龄结果表明水口山矿田花岗闪长岩岩体主要形成于燕山早期,经历了多期多阶段侵位过程。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老鸦巢花岗闪长岩εHf(t)值为-11.2~-8.24,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 920~1 734 Ma;鸭公塘花岗闪长岩εHf(t)值为-13.51~-6.23,二阶段模式年龄为2 063~1 601 Ma,显示鸭公塘岩体壳幔混合作用强于老鸦巢岩体。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前人对矿田内仙人岩二长岩等岩体的研究结果,文章认为形成老鸦巢和鸭公塘岩体的岩浆主要起源于古老下地壳玄武岩-火成岩的部分熔融。该矿田在165~155 Ma处于中晚侏罗世地壳拉张减薄的构造背景中,岩浆岩锆石的εHf(t)值急剧增加,幔源岩浆底侵作用增强。水口山铅锌多金属矿田与鸭公塘及仙人岩的岩体形成时代一致,三者具有成因联系,壳幔岩浆混合为成矿提供了大量金属物质,是区内形成众多铜铅锌金矿床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北山铅锌黄铁矿矿床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上朝镇北山村附近。目前,关于该矿床的成因尚存在争议,其中较具代表性的观点有:沉积-改造矿床,热卤水热液矿床,喷流沉积矿床。鉴于此,本文在阐述北山铅锌黄铁矿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从含矿岩性组合、矿石矿物特征、区域白云石化等方面,对矿床的成因进行探讨,以期待为区域上同类型矿床的找矿勘探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关于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的一些探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是全球最重要的铅锌矿床类型之一,由于其储量大、开发早,在成矿规律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如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的驱动机制、成矿金属的迁移机制和沉淀富集机制、成矿时代、成矿模式等。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从含矿建造和区域盆地卤水活动两个方面对MVT矿床的成矿规律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综合研究,厘定了MVT矿床的含矿建造,主要包括特定的含矿岩性组合、盆地中的红层、生烃层等,分析了区域盆地卤水活动对MVT矿床的制约,主要包括区域白云石化与MVT铅锌矿床的空间分布关系、与MVT铅锌矿床常伴生的其他类型矿床,并对MVT铅锌矿床的成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最后,认为特定的岩性组合(特别是砂岩、碳酸盐岩、泥页岩组合)、含矿岩系下部碎屑岩的褪色蚀变、区域红层盆地的广泛发育、生烃盆地的边缘、区域白云石化的前锋地带等,是MVT矿床及其伴生矿床找矿勘探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湖南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我国南岭成矿带中段北缘,是南岭成矿带中的重要类型之一。宝山矿床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带性,即以花岗闪长斑岩为中心的铜钼矿化,周边是铅锌银矿化。本文通过对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中的石榴子石、透辉石、黄铁矿、闪锌矿等矿物进行矿物学研究及电子探针测试分析,归纳总结出: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期次为矽卡岩阶段、退变质与氧化物阶段、硫化物阶段;矿床石榴石端员组分总体以钙铁榴石(23.48%~90.39%)为主,其次为钙铝榴石(5.81%~71.27%);辉石的成分端员以透辉石(Di61-95)为主,石榴子石成分和透辉石组分与世界上典型矽卡岩型铜矿的石榴子石和透辉石组分十分相似,属于典型的矽卡岩型铜矿床。从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硫化物中黄铁矿、闪锌矿矿物成分组成可以看出,该矿床硫化物为岩浆热液成因,并呈现出北东向比南西向成矿温度高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小柯勒河钼铜矿床是近年来大兴安岭北段发现的斑岩型矿床,成矿与花岗闪长斑岩有关。本文研究的花岗斑岩脉侵位到花岗闪长斑岩中,围绕花岗斑岩叠加了新的蚀变和矿化。花岗斑岩内部和两侧发育有带状分布的钾化、硅化和绢英岩化蚀变,蚀变带内发育浸染状和细脉状黄铁矿、辉钼矿和黄铜矿,辉钼矿矿化尤为强烈,总体表现为中高温热液蚀变和矿化特征。本文通过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与Hf同位素研究,揭示了花岗斑岩岩石成因、岩浆源区和构造背景。获得岩石锆石U-Pb年龄为(131.42±0.39) Ma,为早白垩世。小柯勒河花岗斑岩的组成矿物主要为正长石、钠长石、微斜长石和石英,无碱性铁镁矿物及富铝矿物。岩石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高SiO2(76.24%~77.55%)、富碱((K2O+Na2O)含量8.12%~8.44%)、贫MgO(0.09%~0.16%)、低CaO(0.30%~0.65%)的特点,A/CNK值为0.94~1.04,并富集Rb、Th、U,亏损Nb、P、Ti。岩石的(Zr+Nb+Ce+Y)含量和10000 Ga/Al比值均低于A型花岗岩的下限,综合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花岗斑岩属于高分异I型花岗岩。锆石的εHf(t)的值为-0.2~+4.0,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Hf)=1 199~931 Ma,表明岩浆主要起源于亏损地幔的新增生地壳,形成过程可能有古老地壳物质的混染。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资料及构造判别图,认为岩石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弧后扩张和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后的伸展环境。晚侏罗世末期—早白垩世是大兴安岭中北段重要的钼(铜)矿化爆发期,这一时期侵位的浅成高钾钙碱性花岗质侵入体,是寻找斑岩型钼(铜)的重要目标地质体。  相似文献   
16.
迪彦钦阿木钼多金属矿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辖区内,是最近发现的远景储量达大型的钼矿床,其钼金属量0.7923Mt(Mo平均品位0.099%)。目前,关于该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成矿年代、成矿物质来源、成因类型和成矿动力学背景等方面已有深入研究(聂秀兰和侯万荣,2010),这些工作对认识该矿床成因及找矿预测起到很大帮助。但是,作为岩浆热液矿床的重要成矿介质,成矿流体的研究却显得较为薄弱,其中,成矿流体的氧逸度条件对于成矿作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因此,本次本文通过岩相学和矿相学研究,深入剖析了成矿流体的氧化还原条件,并对成矿流体的演化特征提出进一步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18.
湖南常宁水口山享有"世界铅都"、"中国铅锌工业摇篮"等美誉,老鸦巢铅锌金矿区位于湖南省衡阳市以南湘江之畔,已有百年以上历史,是我国重要的铅锌、贵金属生产基地,其开采史远可追溯到宋代。进入新世纪后,矿山资源危机明显,如何确保老矿山长盛不衰并不断发展,是广大地质工作者及矿山工作人员亟待解决的  相似文献   
19.
康家湾铅锌矿床位于湖南省水口山矿田,矿体主要产于二叠系当冲组下段泥灰岩、硅质岩与栖霞组灰岩的层间硅化破碎带中。根据矿物组合和穿插关系,可将该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黄铁矿-石英阶段、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石英阶段和方解石-闪锌矿-方铅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康家湾铅锌矿床黄铁矿-石英阶段的流体主要为中-高温(243~343℃)、中-高盐度(18.4%~33.8% NaCleqv)的流体;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石英阶段的流体为中-高温(278~352℃)、中-低盐度(1.1%~20.7% NaCleqv)流体;晚期方解石-闪锌矿-方铅矿阶段的流体为低温(125~191℃)、低盐度(0.2%~6.7%NaCleqv)的流体。其中,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石英阶段的流体发生了沸腾作用。激光拉曼分析结果显示,该矿床成矿期的石英和闪锌矿中的液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主要为H_2O。H-O、S同位素研究显示,康家湾铅锌矿床的成矿流体可能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并在运移过程中混合了大气水。结合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和氢氧、硫同位素特征,流体混合导致温度、盐度降低和沸腾作用可能是导致康家湾铅锌矿床成矿物质发生大规模沉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1∶50 000固体矿产地质调查是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长期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是矿产勘查的重要基础和先导性工作,是国家地质调查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程度的重要指标,目的是摸清国家矿产资源家底、实现重大找矿突破或新发现、引导和拉动后续矿产勘查,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9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正式印发《固体矿产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 000)》(DD2019-02),创建了以成矿作用类型为主线、以成矿要素为对象、以预研究为基础、以矿产地质专项填图为核心、按成矿作用类型填(编)建造构造图的新方式和基于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技术体系,建立了地质潜力、技术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影响“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工作体系,为固体矿产地质调查及其成果表达指明方向,为支撑固体矿产勘查提供技术保障。其中1∶50 000矿产地质图是固体矿产地质调查核心成果图件,在此结合技术要求简要阐述1∶50 000矿产地质图编制与数据库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